• Jackson公司蛋白质电印迹方法&确认蛋白质转移


    Jackson公司蛋白质电印迹方法:

    有三种不同的电印迹方法:湿法、半干法和干法。在所有方法中,凝胶和膜直接接触,确保它们之间的所有空气都被排出。(表1)

     

     

    Jackson公司:确认蛋白质转移

    蛋白质标记转移的目视检查可以粗略评估蛋白质转移的效率。然而,临时膜染色是确定蛋白质转移的更准确的方法。Ponceau S(0.1% w/v Ponceau S,5% v/v 乙酸水溶液)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染色剂,与硝酸纤维素膜和 PVDF 膜兼容。

    染色后,蛋白质显示为红色条带。条带的强度表示与膜结合的蛋白质的量,并表示印迹均匀性。

    可能会干扰蛋白质转移的气泡显示为空白圆圈。

    Ponceau S 可以通过用去离子水洗涤去除,并且不影响蛋白质印迹的后续步骤。Ponceau S 的灵敏度低,检测限相对较低 (250 ng)。其他蛋白质染色剂包括胶体金、印度墨水和考马斯亮蓝。然而,这些不能轻易地用水逆转并阻碍随后的免疫探测。

    考马斯亮蓝可用于染色聚丙烯酰胺凝胶以识别任何未能转移的蛋白质。确定蛋白质转移是否完成对于下游分析很重要。因此,必须通过调整缓冲液成分和优化转移时间来优化印迹过程。

    Jackson公司替代蛋白质印迹平台

    已经开发出新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灵活性。新平台通过结合毛细管电泳、微流体和芯片实验室微分析系统等技术来缩短分析时间、提供多路检测并实现高通量。这些小容量设备可以处理更少量的蛋白质,需要更少量的抗体和其他试剂,并降低每次检测的成本。更快的处理使高通量和多路复用分析成为可能。

    与传统的蛋白质印迹程序相比,一些新系统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已经开发出新技术来促进自动化,减少在传统蛋白质印迹中观察到的用户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提供标准化的结果。然而,在这些设备普及之前仍有待改进。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因为它们通过填充有聚合物基质的小毛细管迁移,该聚合物基质以类似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式阻碍它们的迁移。

    蛋白质从毛细管洗脱到缓慢移动的膜上,从而解决蛋白质大小问题。然后使用传统的蛋白质印迹法探测蛋白质。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 (MCE) 也使用毛细管作用来按大小解析蛋白质。使用微芯片代替毛细管。然后将分离的蛋白质捕获在膜上并通过免疫测定进行探测。

    2016 年,金等人。与传统的蛋白质印迹相比,使用 MCE 设备证明了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分辨率。

    Herr 小组进一步开发了一种使整个蛋白质印迹过程小型化的设备。光敏凝胶通过光诱导蛋白质与凝胶的交联来捕获分离的蛋白质,然后进行原位免疫探测。

    单细胞免疫印迹

    使用多层微流体装置实现单细胞蛋白质印迹,允许分析细胞间的变化。将单个细胞置于微孔中,并通过“盖层”添加裂解试剂。

    然后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层使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该技术已被证明可实现亚细胞分辨率,并在 6 小时内处理 103 个细胞。

     

    文献参考:

    布兰彻 C.等人。(2001 年)。SDS-PAGE 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子医学方法。doi: 10.1385/1-59259-136-1:145。

    杰克逊免疫研究实验室公司(2017 年)。蛋白质印迹故障排除指南!

    GE医疗。(2011)。蛋白质印迹原理和方法。

    巴斯 JJ等人。(2017)。Western Blotting 应用于生理研究的技术考虑概述。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doi: 10.1111/sms.12702。

    山内 KA等人。(2017)。单细胞的亚细胞蛋白质印迹。微系统和纳米工程。doi:10.1038/micronano.2016.79。

    桑德斯 BJ等人。(2016 年)。微量蛋白质印迹的最新进展。分析方法。doi:10.1039/C6AY01947A。

    米什拉 A.等人。(2017)。蛋白质纯化和分析:下一代蛋白质印迹技术。期待评论蛋白质组学。doi:10.1080/14789450.2017.1388167。

     

  • 相关阅读:
    华为云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评测 | 华为云部署Docker容器
    Redis专题-队列
    CentOS 编译安装Redis
    【超简单的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
    XPS表征(工作原理与特点)-科学指南针
    【算法练习Day27】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跳跃游戏&&跳跃游戏 II
    浅谈小程序开源业务架构建设之路
    【STM32】HAL库UART含校验位的串口通信配置BUG避坑
    Huggingface遇到 Couldn‘t reach xxx on the Hub (ConnectionError)解决方法
    Kafka 单机和集群环境部署教程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Sylvia_sc/article/details/12666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