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主成分分析)和t-SNE(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都是降维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的可视化和特征提取。
降维:把数据或特征的维数降低,其基本作用包括:
降维主要可以分为线性降维和非线性降维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它通过将原始数据投影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中,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消除,并保留最有用的信息。具体来说,PCA会找到数据中的主成分,将数据沿着主成分方向进行旋转,使得旋转后的数据方差最大。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模型复杂度,避免过拟合。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X={x1,x2,...,xn},其中 ,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从 d维降至 k维 (k 下面是 PCA 的数学公式: 在实现PCA算法时,我们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NumPy和SciPy库来实现PCA算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Python和NumPy实现PCA算法: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 PCA可以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从而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这种可视化方式通常被称为“主成分分析图”或“PCA图”。下面我们以手写数字数据集为例,演示如何利用PCA进行数据可视化。 首先加载手写数字数据集: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PCA降维: 最后,我们将数据可视化: 运行上述代码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二维的PCA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点代表不同的手写数字,如下图所示: 这个图显示了手写数字数据集的PCA可视化结果。在这个二维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数字在不同的区域内形成了簇。例如,数字0、6和1在左上角的区域内形成了簇,数字3、8和9在右下角的区域内形成了簇,数字2和7分别位于两个簇的中间位置。 PCA除了可以做数据可视化,也可以对数据进行降维操作。如在图像处理领域,我们常常需要将高维的像素点转化为低维的向量,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图像分类、压缩等操作。使用PCA对图像进行降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以人脸识别为例,我们可以使用PCA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处理,将每张人脸图像转化为一个低维向量,然后使用这些向量进行人脸识别。 除此之外,PCA还可以做数据压缩和去噪。 t-SNE(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是一种非线性降维算法,用于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与PCA不同,t-SNE旨在保留数据点之间的局部关系,并在低维空间中反映这种关系,而不是仅仅保留方差最大的维度。它的主要思想是在高维空间中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然后在低维空间中将这些相似度转换为概率分布,从而最小化原始空间和低维空间之间的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Python中有多个库可以实现t-SNE算法 其中, t-SNE主要用于可视化高维数据,特别是当我们想要探索数据中的局部结构时。例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我们可以使用t-SNE来可视化单词嵌入,以了解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图像处理中,t-SNE可以用于可视化图像的特征向量,以探索图像之间的相似性。 t-SNE也可以用于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和图像聚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图像特征,并使用t-SNE对这些特征进行降维,然后进行聚类或可视化。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预先训练好的CNN模型,如VGG或ResNet,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我们可以使用t-SNE将这些高维特征降到二维或三维,以便进行可视化或聚类。 以下是一个使用t-SNE可视化MNIST数据集的示例: 该代码使用MNIST数据集作为示例数据集。首先,我们通过 t-SNE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词向量的可视化方面。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我们经常使用词向量来表示单词。词向量是将每个单词表示为一个向量,使得每个向量都能够捕捉到该单词的语义信息。词向量通常在高维空间中表示,其中每个维度对应于单词的某个特定特征。 使用 t-SNE 可以将高维词向量降至 2 维或 3 维,然后使用二维或三维散点图将它们可视化。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词之间的相似性,例如,在这些可视化中,词向量非常相似的单词将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彼此靠近。 运行上述代码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散点图,其中每个点代表一个单词,相似的单词会被放置在相似的位置,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型数据集,t-SNE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降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随机子采样来减少数据点数量。 在选择PCA或t-SNE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数据类型:如果数据是高维稠密的,那么PCA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t-SNE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处理大规模数据。如果数据是低维或稀疏的,t-SNE是更好的选择。 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3578950/article/details/130042918
。其中,特征向量 表示数据在第 i 个维度上的投影方向。1.2. PCA的实现
numpy.cov()
函数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使用numpy.linalg.eig()
函数进行特征值分解,然后选择前k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我们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的低维空间中。1.3 数据可视化
2. t-SNE
具体来说,对于每个数据点i,t-SNE首先计算它与其他数据点j之间的相似度 ,并利用高斯分布函数转换为概率分布,表示如果在低维空间中,点i选择点j作为邻居点的概率。在低维空间中,每个点k被表示为 的概率分布,表示如果在高维空间中,点i选择点j作为邻居点的概率。t-SNE通过最小化和 之间的KL散度来优化这些概率分布,从而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n_components
指定了降维后的维度数,perplexity
是t-SNE算法中的一个超参数,用于控制每个点周围的邻居数量,early_exaggeration
是控制t-SNE计算过程中的簇大小的参数,learning_rate
是学习率,控制梯度下降的步长。2.1 t-SNE的应用
2.1.1 图像处理
fetch_openml
函数获取MNIST数据集,并对像素值进行归一化。然后,我们使用预训练的CNN模型提取图像的特征。最后,我们使用t-SNE将这些特征降至二维,并将结果可视化。2.1.2 自然语言处理
3. 如何选择PCA还是t-SNE
目标:如果目标是可视化数据集并检查其聚类结构或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查看数据点的分布,t-SNE是更好的选择。如果目标是减少数据的维度以进行机器学习或其他应用,PCA是更好的选择。
计算资源:PCA是一个快速而直接的方法,而t-SNE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如果计算资源有限,PCA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