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常用命令及解释大全(三)


    目录

    前言

    一、字符设置和文件格式转换

    二、文件系统分析

    三、初始化一个文件系统

    四、备份

    五、光盘

    六、网络

    总结


    🌈嗨!我是Filotimo__🌈。很高兴与大家相识,希望我的博客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Filotimo__✍️原创,首发于CSDN📚。

    📣如需转载,请事先与我联系以获得授权⚠️。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收藏⭐️,并在留言区📝与我互动,这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的格言:森林草木都有自己认为对的角度🌟。

    前言

    本篇文章继续介绍了一部分linux常用命令,包括字符设置和文件格式转换,文件系统分析,初始化一个文件系统,备份,光盘,网络这六个部分。linux常用命令及解释大全(三)详情请看正文。

    这是本篇文章的脉络图:


    一、字符设置和文件格式转换

    在执行这些命令之前,要确保已正确安装相应的工具(如dos2unix、unix2dos和recode),并提前备份你的文件以防止丢失。

    1.

    dos2unix filedos.txt fileunix.txt
    

    该命令将名为 filedos.txt 的MSDOS格式文本文件转换为UNIX格式,并将结果保存为 fileunix.txt

    2.

    unix2dos fileunix.txt filedos.txt
    

    该命令将名为 fileunix.txt 的UNIX格式文本文件转换为MSDOS格式,并将结果保存为 filedos.txt

    3.

    recode ..HTML < page.txt > page.html
    

    该命令将名为 page.txt 的文本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并将结果输出到名为 page.html 的文件中。

    4.

    recode -l | more
    

    该命令将显示所有可用的字符转换格式列表,并以分页方式展示,你可以逐页查看。


    二、文件系统分析

    1.

    badblocks -v /dev/hda1
    

    该命令用于检查磁盘 “/dev/hda1” 上的坏磁块,并以详细模式显示检查的进度和结果。

    2.

    fsck /dev/hda1
    

    该命令用于修复或检查磁盘 “/dev/hda1” 上Linux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它会自动进行必要的修复操作。

    3.

    fsck.ext2 /dev/hda1
    

    e2fsck /dev/hda1
    

    这两个命令都用于修复或检查磁盘 “/dev/hda1” 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可以选择使用其中之一。

    4.

    e2fsck -j /dev/hda1
    

    fsck.ext3 /dev/hda1
    

    这两个命令都用于修复或检查磁盘 “/dev/hda1” 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可以选择使用其中之一。

    5.

    fsck.vfat /dev/hda1
    

    fsck.msdos /dev/hda1
    

    dosfsck /dev/hda1
    

    这些命令用于修复或检查磁盘 “/dev/hda1” 上FAT文件系统或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可以选择使用其中之一。


    三、初始化一个文件系统

    1.

    mkfs /dev/hda1
    

    该命令将在hda1分区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具体的文件系统类型将取决于系统的默认设置。

    2.

    mke2fs /dev/hda1
    

    该命令将在hda1分区上创建一个Linux ext2的文件系统。

    3.

    mke2fs -j /dev/hda1
    

    该命令将在hda1分区上创建一个Linux ext3(带日志)的文件系统。

    4.

    mkfs -t vfat -F 32 /dev/hda1
    

    该命令将在hda1分区上创建一个FAT32文件系统。

    5.

    fdformat -n /dev/fd0
    

    该命令用于格式化一个软盘。

    6.

    mkswap /dev/hda3
    

    该命令将在hda3分区上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7.

    swapon /dev/hda3
    

    该命令用于启用一个新的swap文件系统。

    8.

    swapon /dev/hda2 /dev/hdb3
    

    该命令用于启用多个swap分区,以hda2和hdb3为例。


    四、备份

    1.

    dump -0aj -f /tmp/home0.bak /home
    

    该命令将创建一个 ‘/home’ 目录的完整备份,并将其保存到"/tmp/home0.bak"文件中。

    2.

    dump -1aj -f /tmp/home0.bak /home
    

    该命令将创建一个 ‘/home’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并将其保存到"/tmp/home0.bak"文件中。

    3.

    restore -if /tmp/home0.bak
    

    该命令将从"/tmp/home0.bak"文件中还原备份的内容。

    4.

    rsync -rogpav --delete /home /tmp
    

    该命令将同步源目录"/home"和目标目录"/tmp"之间的文件和目录,并确保目标目录与源目录保持一致。

    ip_address和ip_addr是示例中的占位符,实际使用时需要替换为合适的IP地址或主机名

    5.

    rsync -rogpav -e ssh --delete /home ip_address:/tmp
    

    该命令将使用SSH通道,将源目录"/home"的内容同步到远程主机的目标目录"/tmp"中。

    6.

    rsync -az -e ssh --delete ip_addr:/home/public /home/local
    

    该命令将通过SSH通道在本地将远程主机上的目录“/home/public”内容同步到本地目录“/home/local”中,并且使用压缩来加快传输速度。

    7.

    rsync -az -e ssh --delete /home/local ip_addr:/home/public
    

    该命令将通过SSH通道在本地将目录“/home/local”的内容同步到远程主机的目录“/home/public”中,并且使用压缩来加快传输速度。

    8.

    dd bs=1M if=/dev/hda | gzip | ssh user@ip_addr 'dd of=hda.gz'
    

    该命令将备份本地磁盘/dev/hda的内容,并通过SSH通道将其传输到远程主机,并保存为hda.gz文件。

    9.

    dd if=/dev/sda of=/tmp/file1
    

    该命令将/dev/sda的磁盘内容备份到文件/tmp/file1中。

    10.

    tar -Puf backup.tar /home/user
    

    该命令将对目录/home/user执行一次交互式备份操作,并将结果保存为backup.tar文件。

    11.

    ( cd /tmp/local/ && tar c .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share/ && tar x -p'
    

    该命令将本地目录/tmp/local/的内容通过SSH通道复制到远程主机的目录/home/share/中。

    12.

    ( tar c /home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backup-home && tar x -p'
    

    该命令将本地目录/home的内容通过SSH通道复制到远程主机的目录/home/backup-home中。

    13.

    tar cf - . | (cd /tmp/backup ; tar xf - )
    

    该命令将当前目录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目录/tmp/backup中,并保留原有的权限和链接关系。

    14.

    find /home/user1 -name '*.txt' | xargs cp -av --target-directory=/home/backup/ --parents
    

    该命令将在目录/home/user1中查找所有以 ‘.txt’ 结尾的文件,并将它们复制到目录/home/backup/中,并保留原有的目录结构。

    15.

    find /var/log -name '*.log' | tar cv --files-from=- | bzip2 > log.tar.bz2
    

    该命令将在目录/var/log中查找所有以 ‘.log’ 结尾的文件,并将它们打包为一个bzip2压缩包log.tar.bz2。

    16.

    dd if=/dev/hda of=/dev/fd0 bs=512 count=1
    

    该命令将将磁盘/dev/hda的MBR内容复制到软盘/dev/fd0。

    17.

    dd if=/dev/fd0 of=/dev/hda bs=512 count=1
    

    该命令将从软盘/dev/fd0中复制的MBR内容恢复到磁盘/dev/hda。


    五、光盘

    1.

    cdrecord -v gracetime=2 dev=/dev/cdrom -eject blank=fast -force
    

    该命令将清空一个可复写的光盘的内容,并弹出光盘。

    2.

    mkisofs /dev/cdrom > cd.iso
    

    该命令将从光驱设备/dev/cdrom中创建一个光盘的ISO镜像文件cd.iso。

    3.

    mkisofs /dev/cdrom | gzip > cd_iso.gz
    

    该命令将从光驱设备/dev/cdrom中创建一个光盘的ISO镜像文件,并将其压缩为cd_iso.gz文件。

    4.

    mkisofs -J -allow-leading-dots -R -V "Label CD" -iso-level 4 -o ./cd.iso data_cd
    

    该命令将创建一个名为cd.iso的ISO镜像文件,其中包含目录data_cd的内容,并添加标签“Label CD”。

    5.

    cdrecord -v dev=/dev/cdrom cd.iso
    

    该命令将刻录名为cd.iso的ISO镜像文件到光驱设备/dev/cdrom中。

    6.

    gzip -dc cd_iso.gz | cdrecord dev=/dev/cdrom -
    

    该命令将刻录一个压缩了的ISO镜像文件cd_iso.gz到光驱设备/dev/cdrom中。

    7.

    mount -o loop cd.iso /mnt/iso
    

    该命令将ISO镜像文件cd.iso挂载到目录/mnt/iso中,以便访问其中的内容。

    8.

    cd-paranoia -B
    

    该命令将从CD光盘转录音轨,并将其保存为WAV文件。

    9.

    cd-paranoia -- "-3"
    

    该命令将从CD光盘转录音轨,并将其保存为WAV文件。参数-3指定了一些特定的选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10.

    cdrecord --scanbus
    

    该命令将扫描总线以识别SCSI通道,并列出可用的CD/DVD设备。

    11.

    dd if=/dev/hdc | md5sum
    

    该命令将从设备/dev/hdc读取数据,并计算其MD5校验和。


    六、网络

    1.

    ifconfig eth0
    

    该命令将显示名为eth0的以太网卡的配置信息。

    2.

    ifup eth0
    

    该命令将启用名为eth0的网络设备。

    3.

    ifdown eth0
    

    该命令将禁用名为eth0的网络设备。

    4.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该命令将设置名为eth0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5.

    ifconfig eth0 promisc
    

    该命令将设置名为eth0的网络设备成为混杂模式,以便嗅探网络数据包。

    6.

    dhclient eth0
    

    该命令将以DHCP模式启用名为eth0的网络设备,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和配置信息。

    7.

    route -n
    

    该命令将显示当前系统的路由表。

    8.

    route add -net 0/0 gw IP_Gateway
    

    该命令将配置默认网关,其中IP_Gateway是要设置的网关的IP地址。

    9.

    route add -net 192.168.0.0 netmask 255.255.0.0 gw 192.168.1.1
    

    该命令将配置一个静态路由以将流量发送到目标网络’192.168.0.0/16’,其中IP地址192.168.1.1是用于到达目标网络的网关。

    10.

    route del 0/0 gw IP_gateway
    

    该命令将删除一个静态路由,其中IP_gateway是要删除的路由的网关IP地址。

    11.

    hostname
    

    该命令将显示当前主机的机器名。

    12.

    host www.example.com
    

    该命令将解析主机名www.example.com为对应的IP地址,或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13.

    nslookup www.example.com
    

    该命令用于查询DNS记录,检查域名解析是否正常。在网络故障排除时,可用于诊断网络问题。

    14.

    ip link show
    

    该命令将显示当前系统中的网卡信息。

    15.

    mii-tool
    

    该命令用于查看和管理介质网络接口的状态。

    16.

    ethtool
    

    该命令用于查询和设置网卡的配置信息。

    17.

    netstat -tupl
    

    该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上TCP/UDP的状态信息。

    18.

    tcpdump tcp port 80
    

    该命令用于捕获并显示所有HTTP协议流量。


    总结

    本文是对linux常用命令总结的最后一篇。学习Linux命令可以提高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扩展技术广度,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它培养了问题解决和自动化思维,提升了技术竞争力。掌握Linux命令还能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工作原理,为进一步学习与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 相关阅读:
    基于HTML+CSS+JavaScript角色后台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源码
    所有 Windows 用户请注意:该高危零日漏洞已被利用 7 周
    Golang开发--互斥锁和读写锁
    机器学习——决策树
    基因组的Phasing原理
    广东海颐开发笔试编程题回顾
    Python 面向对象简介
    PostgreSQL 数据库中查找阻塞和被阻塞的进程
    E. Non-Decreasing Dilemma
    A_02.Aosp11源码编译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71369515/article/details/13276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