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命令设计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请求或操作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允许参数化客户端对象,队列请求,将请求记录到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将请求的发出者(调用者)与请求的接收者(执行者)解耦,这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容易维护。

    以下是命令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

    1. 命令接口(Command):定义了执行操作的方法(通常名为execute),该接口可能包含多个具体命令类的共同操作。

    2. 具体命令(Concrete Command):实现了命令接口,封装了具体的操作,通常持有对接收者的引用,以便执行实际操作。

    3. 接收者(Receiver):负责执行实际操作的对象。具体命令通过调用接收者的方法来执行操作。

    4. 调用者(Invoker):负责向命令对象发出请求,即发起请求的对象。它不知道如何执行具体操作,只负责调用命令的execute方法。

    5. 客户端(Client):创建命令对象,并将命令对象与接收者关联,然后将命令对象传递给调用者。

    命令模式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撤销和重做功能:命令模式允许跟踪操作历史,从而实现撤销和重做功能。每个命令对象可以记录其执行前的状态,以支持撤销操作。

    2. 队列请求:您可以使用命令模式来创建命令队列,以确保请求按照特定顺序执行。这对于任务调度和作业队列非常有用。

    3. 菜单和按钮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菜单项和按钮通常与命令对象关联。点击按钮或选择菜单项时,执行与命令对象关联的操作。

    4. 遥控器:遥控器是命令模式的经典示例。每个按钮上都有一个命令对象,按下按钮时执行与该命令对象相关联的操作。

    5. 日程安排:日程安排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命令模式来处理预定的事件。每个事件可以表示为一个命令,可以在指定的时间执行。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Java 代码示例,演示了命令设计模式的应用,该示例模拟了一个遥控器控制灯的开关操作:

    // 命令接口
    interface Command {
        void execute();
    }
    
    // 具体命令 - 开灯
    class LightOn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Light light;
    
        public LightOnCommand(Light light) {
            this.light = light;
        }
    
        public void execute() {
            light.turnOn();
        }
    }
    
    // 具体命令 - 关灯
    class LightOff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Light light;
    
        public LightOffCommand(Light light) {
            this.light = light;
        }
    
        public void execute() {
            light.turnOff();
        }
    }
    
    // 接收者 - 灯
    class Light {
        public void turnOn() {
            System.out.println("灯已打开");
        }
    
        public void turnOff() {
            System.out.println("灯已关闭");
        }
    }
    
    // 调用者 - 遥控器
    class RemoteControl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pressButton() {
            command.execute();
        }
    }
    
    public class CommandPatter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ght light = new Light();
            Command lightOn = new LightOnCommand(light);
            Command lightOff = new LightOffCommand(light);
    
            RemoteControl remote = new RemoteControl();
    
            remote.setCommand(lightOn);
            remote.pressButton(); // 打开灯
    
            remote.setCommand(lightOff);
            remote.pressButton(); // 关闭灯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这个示例展示了命令模式的基本原理,其中命令对象将开灯和关灯操作封装,并遥控器(调用者)通过设置不同的命令对象来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封装和解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以轻松添加新的命令和接收者。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是的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

    这句话描述的是命令设计模式中的核心思想。它指的是将一个请求或操作封装成一个对象(命令对象),使得客户端可以使用不同的命令对象来参数化请求,而不需要直接调用请求的接收者或操作。

    让我为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

    假设您正在开发一个家庭自动化系统,其中有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不同的家电设备,如电视、音响、电灯等。每个设备都有不同的操作,例如打开、关闭、增加音量、减小亮度等。现在,您希望遥控器能够支持不同的操作,并且能够轻松扩展以添加新设备。

    使用命令设计模式,您可以创建命令对象来封装每个家电设备的操作。这些命令对象实现了相同的命令接口,通常包括一个execute方法,用于执行相应的操作。每个命令对象持有对特定家电设备(接收者)的引用。

    例如,以下是一个电视机的命令对象:

    interface Command {
        void execute();
    }
    
    class TVOn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TV tv;
    
        public TVOnCommand(TV tv) {
            this.tv = tv;
        }
    
        public void execute() {
            tv.turnOn();
        }
    }
    
    class TV {
        public void turnOn() {
            System.out.println("电视已打开");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现在,您可以创建不同的命令对象来封装其他设备的操作,如音响、电灯等。

    然后,您可以将这些命令对象传递给遥控器,并让遥控器知道如何执行这些命令。这使得客户端可以轻松地使用不同的命令对象来控制不同的设备,而无需了解设备的具体操作。

    public class RemoteControl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pressButton() {
            command.execute();
        }
    }
    
    public class RemoteControl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V tv = new TV();
            Command tvOn = new TVOnCommand(tv);
    
            RemoteControl remote = new RemoteControl();
            remote.setCommand(tvOn);
            remote.pressButton(); // 打开电视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这里,遥控器将不同的命令对象(如TVOnCommand)作为参数,从而允许客户端(RemoteControlClient)对遥控器进行参数化。客户端可以轻松地控制电视,而不需要直接调用电视对象的方法。这就是将请求封装为对象并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端进行参数化的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

    void pressButton()方法可以调用class TVOnCommand 中的public void execute() 方法?

    void pressButton() 方法可以调用 class TVOnCommand 中的 public void execute() 方法是因为 pressButton() 方法接收的参数是一个实现了 Command 接口的对象。在Java中,接口允许多态性,这意味着您可以使用实现了接口的对象,而不需要知道具体对象的类型。

    在上述示例中,Command 是一个接口,其中定义了 void execute() 方法。 class TVOnCommand 实现了 Command 接口,因此它需要提供 execute() 方法的具体实现。

    遥控器的 pressButton() 方法接收一个 Command 类型的对象作为参数,这意味着它可以接受任何实现了 Command 接口的对象。当您调用 pressButton() 方法时,它实际上会调用传递给它的命令对象的 execute() 方法。

    这种方式允许遥控器通过接口与不同类型的命令对象进行交互,而无需关心具体的命令类型。这是多态性的应用,其中一个方法可以操作多种不同类型的对象,只要它们实现了相同的接口。

  • 相关阅读:
    我的创作纪念日
    gem5学习(25):用于异构SoC的片上网络模型——Garnet2.0
    车载通信架构 —— 新车载总线类型下(以太网)的通信架构
    Python自动操作电脑|pywin32
    Java 开发中的 Lombok 是什么?
    【JVM】java中char,boolean,short,byte在存储时会自动转换成int类型的原理
    使用数据增强从头开始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
    SQL 基础篇 SQL 22 统计每个学校的答过题的用户的平均答题数
    玩转PyCharm
    SQL SERVER查询生命周期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63958646/article/details/13404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