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meFi的发展路径


    P2E是GameFi 1.0,那么P&E是2.0?

    Axie Infinity 在 2021 年初的持续流行,让一个词火了——P2E。但在经历了巨大的炒作和跟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加密货币的熊市,大量类似 Axie 的项目消失或破产,整个加密行业也开始总结和反思 GameFi 存在哪些问题。比如:缺乏真正的玩法和乐趣,经济体系过于单一,玩法机制不成熟,代币波动不合理,缺乏新玩家来维持庞氏结构等等。

    业界自然提出了GameFi 2.0的概念。目前业界GameFi 2.0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定义,值得肯定的是GameFi 2.0的共识是强调区块链游戏“FUN”部分的回归,提倡从众多P2E项目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解决GameFi 1.0 的所有问题,并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自然进化并产生了一个新的口号,P&E(Play and Earn),比如Axie Infinity就把P2E的口号改成了P&E,目的是提高游戏内玩家的留存和消费通过使游戏更有趣,同时吸引新玩家进入。

    但转为 P&E 会吸引更多的传统游戏用户吗?P&E真的是GameFi 2.0吗?我们来看一个核心问题:GameFi产品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它的目标用户是在寻找PLAY吗?还是寻求 EARN?

    P2E产品本质上不是游戏产品,而是金融产品(包括DeFi,包括假DeFi)的游戏化表现。游戏更像是一个包装器,便于用户理解,便于用户进入,也有利于体验。但这里的体验上限很低,在“赚”的核心诉求下,收益的效率和稳定性将比游戏体验重要得多。在 P&E 的故事下,核心诉求仍将是“赚”,绝大多数追求“赚”的用户对 Play 的容忍度依然不会太高。同样,绝大多数追求Play的用户也不会为了“赚”这个不是他们的核心诉求,不符合他们的需求而放弃对游戏体验的追求,

    P&E的故事更多的是行业探索和尝试,P&E不会成为GameFi 2.0,也不会超越P2E,更不会取代P2E。

    那么GameFi后续发展的机会在哪里呢?让我们将 Play 和 Earn 分开,然后将它们结合起来!

    如果我们把Play和Earn分开,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分为Play for Fun和Play to Earn,很多问题都会在一秒钟内解决。

    这不是一个新概念,游戏生态中有大量的娱乐消费玩家愿意为优质内容的品质体验买单,也有游戏世界通过服务他人获得价值回报的劳动者,甚至还有一些坚信游戏发展的玩家,成为游戏经济生态的投资人,而站在金字塔顶端,既能享受游戏,又能靠游戏赚钱的顶级玩家寥寥无几。在一些游戏中,比如《梦幻西游》和《魔兽世界》,它们甚至可以长期和谐共处,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去中心化技术、代币和 NFT 的出现应该加强和增强 P4F 和 P2E 结合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使它们更简单、更方便、更强大和更安全,前提是游戏开发者允许并支持这种变化。

    GameFi发展到今天,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顶级游戏开发者,资深游戏开发者也开始关注和研究行业动态、技术和产品。相信GameFi也会很快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作为游戏行业的长期从业者和Crypto行业的观察者,对于GameFi的走势有一些预判,希望与大家分享:

    趋势一:P2E将永远作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模式存在,仍将是GameFi的重要形态之一,在数量上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金融产品的游戏化包装,目前以卡牌游戏RPG类型为代表)

    我认为P2E游戏会存在很长时间,不会被其他模式完全取代。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和期货一样,期货的出现并没有取代股票,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产品。

    这类产品本质上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游戏产品,而是DeFi产品的游戏化性能,是金融产品的游戏化包装,比如Axie Infinity就展示了NFT结合DeFi的成功用例来介绍DeFi的思想在代币设计中&#

  • 相关阅读:
    【目标检测】YOLOv5:640与1280分辨率效果对比
    腾讯云的ubuntu系统,远程登录不上,解决方案
    【瑞吉外卖】day06:文件上传下载、菜品新增、菜品分页查询、菜品修改
    中国领先世界的机会稍纵即逝
    《工程伦理》1-13章汇总
    洛谷 P1967 [NOIP2013 提高组] 货车运输(最大生成树,最近公共祖先)
    Nginx+php+mysql+wordpress搭建自己的博客站点
    element-ui 修改el-form-item样式
    【python】(十七)python常用第三方库——yaml
    LeetCode75——Day31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32193015/article/details/12699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