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层次)分类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内存)
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所需的程序和数据,CPU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访问。
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外存)
辅存的内容需要调入主存后才能被CPU访问。
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Cache(位于主存和CPU之间)
用来存放当前CPU经常使用的指令和数据,以便CPU能够高速地访问他们。
按存储介质分类
按存储方式分类
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就是内存
存储器的任何一个存储单元都可以随机存取,而且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它与 ROM 的最大区别是数据的易失性,即一旦断电所存储的数据将随之丢失。
RAM又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
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存储器的内容只能随机读出而不能写入。
断电不会丢失
串行访问存储器
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存储字长*字长(如1M*8位)
存储字数表示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大小;
字长表示一次存取操作的数据量。
单位成本
存储速度
数据传输率=数据的宽度/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Ta):存取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分为读出时间和读入时间。
存取周期(Tm):存取周期又称读写周期或访问周期。它是指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即连续两次独立访问存储器操作(读或写操作)之间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主存带宽(Bm):主存带宽又称数据传输率,表示每秒从主存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单位为字/秒、字节/秒(B/s) 或 位/秒(b/s)。
寄存器
Cache
主存/内存
SSD/HDD硬盘
磁带、磁盘
SRAM芯片的工作原理
通常把存放一个二进制位的物理器件称为存储元,它是存储器的最基本的构建。地址码相同的多个存储元构成一个存储单元。若干存储单元的集合构成存储体。
特点:SRAM的存取速度快,但集成度低,功耗较大,价格昂贵,一般用于高速缓冲器。
DRAM的工作原理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是利用存储元电路中栅极电容上的电荷来存储信息的,DRAM的基本存储单元通常只使用一个晶体管,所以它的密度要比SRAM的密度要高很多。
常用的刷新方式(3种)
只读存储器(ROM)特点
ROM和RAM 都是支持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其中 SRAM 和 DRAM 均为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而 ROM 中一旦有了信息,即使断电也不丢失。
ROM 器件有两个显著的优点:
1)结构简单,所以位密度比可读写存储器的高
2)具有非易失性,所以可靠性高。
ROM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