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首先将待排序数组组成一个大根堆,那么此时最大数就是大根堆的顶端;
② 将顶端的数与末尾的数进行交换,此时末尾的数为最大值,剩余待排序数据个数为 n - 1;
③ 将剩余 n - 1个数再次构造成大根堆,再将顶端数与末尾数(n - 1)进行交换。如此重复执行,并能最终得到有序数组。
注意:升序用大根堆,降序就用小根堆(默认为升序)
对于一个完全二叉树,在填满的情况下(非叶子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每一层的元素个数是上一层的二倍,根节点数量是1,所以最后一层的节点数量,一定是之前所有层节点总数+1,所以,我们能找到最后一层的第一个节点的索引,即节点总数/2(根节点索引为0),这也就是第一个叶子节点,所以第一个非叶子节点的索引就是第一个叶子结点的索引-1。那么对于填不满的二叉树呢?这个计算方式仍然适用,当我们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填充二叉树的过程中,第一个叶子节点,一定是序列长度/2,所以第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的索引就是 arr.len / 2 -1,对于此图数组长度为5,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为5/2-1=1,即为6这个节点
步骤一:构造初始堆。将给定的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升序大顶堆,降序小顶堆)。
a. 设给定无序序列结构如下:
b. 此时我们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叶结点自然不用调整,第一个非叶子结点 arr.length/2-1=5/2-1=1,也就是下面的6结点),从左至右,从下至上进行调整。
c. 找到第二个非叶节点4,由于[4,9,8]中9元素最大,4和9交换。
d. 这时,交换导致了子根[4,5,6]结构混乱,继续调整,[4,5,6]中6最大,交换4和6。
此时,该无序序列已经被构造成了一个大顶堆。
步骤二.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使末尾元素最大。然后继续调整堆,再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如此反复进行交换、重建、交换,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a. 将堆顶元素9与末尾元素4进行交换。
b. 此时重新调整结构,使其符合大顶堆定义。
c. 再将堆顶元素8与末尾元素5进行交换(9已经是有序区,排除在外)。
d. 后续过程,继续进行如上调整、交换,直到最终整个序列有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Heap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9,8,7,6,5,4,3,2,1};
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1.构建大顶堆
for(int i=arr.length/2-1;i>=0;i--){
//从第一个非叶子结点从下至上,从右至左调整结构
adjustHeap(arr,i,arr.length);
}
//2.调整堆结构+交换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
for(int j=arr.length-1;j>0;j--){
swap(arr,0,j);//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
adjustHeap(arr,0,j);//重新对堆进行调整
}
}
/**
* 调整大顶堆(仅是调整过程,建立在大顶堆已构建的基础上)
* @param arr
* @param i
* @param length
*/
public static void adjustHeap(int []arr,int i,int length){
int temp = arr[i];//先取出当前元素i
for(int k=i*2+1;k<length;k=k*2+1){//从i结点的左子结点开始,也就是2i+1处开始
if(k+1<length && arr[k]<arr[k+1]){//如果左子结点小于右子结点,k指向右子结点
k++;
}
if(arr[k] >temp){//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将子节点值赋给父节点(不用进行交换)
arr[i] = arr[k];
i = k;
}else{
break;
}
}
arr[i] = temp;//将temp值放到最终的位置
}
/**
* 交换元素
* @param arr
* @param a
* @param b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int a ,int b){
int temp=arr[a];
arr[a] = arr[b];
arr[b] = tem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