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
A、局域网和广域网
B、本地计算机和通信网
C、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D、服务站和工作站
解析:选C
计算机网络
从组成部分上看,由硬件、软件、协议组成
从工作方式上看,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从功能组成上看,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2、局域网和广域网和差异不仅在于他们覆盖的范围不同,还在于他们()
A、所使用的介质不同
B、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C、所能支持的通信量不同
D、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解析:选B
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覆盖的范围不同,还在于它们所采用的协议和网络技术的不同。
局域网属于广播式网络,采用广播式通信技术
广域网属于点对点网络,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3、下列关于广播式网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共享广播通信
B、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C、可以不要网络层
D、不需要服务访问点
解析:选D
广播式网络共享广播通信(如总线),局域网是广播式网络的一种形式,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所以不涉及路由选择和网络层。但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服务必须通过服务访问点实现。
服务访问点就是邻层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从物理层开始,每一层都向上层提供服务访问点。
1、()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解析:选B
分层属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范畴
分层的基本原则:
①每层都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降低大系统的复杂度
②各层之间界面清晰自然,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③各层功能的精确定义独立于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⑤整个分层结构应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从分层的基本原则可以看出,分层的目的可以概括为:“标准、独立”两个词,体中A、C体现了标准,D体现了独立。
对于B,分层定义了各层的功能,但对于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并没有定义。
2、协议是指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A、同一结点的上下层
B、不同结点
C、相邻实体
D、不同结点对等实体
解析:选D
协议是对等层实体之间进行逻辑通信而定义的规则的集合
同一结点的上下层:例如下图左边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不同实体:例如下图左边和右边两个计算机
相邻实体:例如左边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中和活动元素
不同结点对等实体:例如下图左边和右边的网络层中的活动元素
3、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可以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解析:选C
物理层:传输单位是比特,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定义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和物理与逻辑链接方法。
数据链路层:数传单位是帧,将网络层传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传输管理。
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或分组,把网络层的协议单元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网际互联
传输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负责主机中了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采用抽象的的标准方法定义数据结构,采用标准的编码形式。数据压缩、加密、解密
应用层:用户与网络的界面。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参考模型环境的手段。
ISO/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链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
TCP/IP模型在网络层仅有无连接的通信,在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
4、下列说法中,正确描述了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
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仅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
B、网络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封装成分组,并增加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
C、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
D、表示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并增加相应的源目的和端口信息
解析:选B
对于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除了增加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外,也增加控制信息。(因为数据链路层还要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对于B,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报或分组,因为网络层是第三层,因此增加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
对于C,传输层的传输单位为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因此是封装成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
对于D,传输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进行分割,并增加相应的源目的和端口信息。
5、在OSI参考模型中,(①)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网络向用户B传送数据,那么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上头部后送入会话层;在会话层加头部后送入传输层;在传输层将数据分割为(②)后送至网络层;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③)后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封装成(④)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数据以(⑤)形式发送到到物理线路。用户B所在的系统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最终将原数据传送给用户B。
①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②A、数据报 B、数据流 C、报文 D、分组
③A、数据流 B、报文 C、路由信息 D、分组
④A、数据段 B、报文 C、数据帧 D、分组
⑤A、比特流 B、数据帧 C、报文 D、分组
解析:选①B ②C ③D ④C ⑤A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通信。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UDP)或报文段(TCP)。
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数据报或分组。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
6、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解析:选A
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不可靠的通信,采用分组存储转发的方式,因此是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PS:有连接一定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