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汉字结构 六书的内容 (1)象形 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 甲骨文:日 月 金文:日 月 小篆:日 月 * 象形字举例: 斤:甲骨文:斤;金文:斤;小篆:斤。《说文》:“斫木也。”《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行:甲骨文:行;金文:行;小篆:行。《说文》:“人之步趋也。”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本义::道路。 文:金文:文;小篆:文。《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本义:花纹;纹理。 而:金文:而;小篆:而。《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干:金文:干;小篆:干。《说文》:“犯也。从反入,从一。” 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本义:盾牌。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三:金文:三;小篆:三。《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四:金文:四;小篆:四。《说文》:“阴数也。象四分之形。”

    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

    刃:金文:刃;小篆:刃。《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本:金文:本;小篆:本。《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末:金文:末;小篆:末。《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亦:金文:亦;小篆:亦。“亦”是“腋”的古字。

    寸:金文:寸;小篆: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又象手,“一”指寸口,即中医试脉之处。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朱:金文:朱;小篆:朱。《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本义:赤心木。

    牟:小篆:牟。《说文》:“牛鸣也。象其声气从口出。”厶指所出之气。本义:牛叫声。

    血:金文:血;小篆:血。《说文》:“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甘:金文:甘;小篆:甘。《说文》:“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甘的本义是美味,“一”指口中的美味。

    曰:金文:曰;小篆:曰。《说文》:“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按:甲骨文中的“一”象指口中发出的言语。

    尺:小篆:尺。《说文》:“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从尸,从乙,乙所识也。”篆文“ ”象指寸口至肘的部分。本义:十寸。

    中:甲骨文:中;金文:中;小篆:中。《说文》:“内也。从口、一,上下通。按:甲骨文“中”象一竖线的中央用圆圈指明中部所在。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4)形声

    许慎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名,即字,这里指形符(即意符)。譬,指与所要造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全句的意思是:根据词所要表示的事物立个义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义符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声字,例如“江”、“河”二字就属于这样的字。

    典型形声字举例:

    物:小篆:物。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是杂色牛的名称。

    岁(歲):金文:歲;小篆:歲。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脩:金文:脩;小篆:脩。干肉。。从肉,攸(yōu)声。本义:干肉。

    发(發):金文:發;小篆:發。从弓, 声。本义:放箭。

    里(裏):甲骨文:裏;金文:裏;小篆:裏。《说文》:“衣内也,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更:甲骨文:更;金文:更;小篆:更。从攴(pū),“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本义:改变。

    *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省声字

    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例如:

    秋:秋(小篆)。《说文》:“禾榖孰也。从禾, 省声。 籀文不省。”

    夜:夜(小篆)。《说文》:“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

    家:家(小篆)。《说文》:“居也。从宀,豭省声。”

    (2)省形字

    所谓省形字是指构形时将形符的一部分省去了。例如:

    寐:寐(小篆)。《说文》:“卧也。从 省,未声。”

    屦: (小篆)。《说文》:“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也。”

    (3)亦声字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这种字的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于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时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例如:

    婚:婚(小篆)。《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忘:忘(小篆)。《说文》:“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琀:琀(小篆)。《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仲:仲(小篆)。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婢:婢(小篆)。从女,从卑;卑亦声。本义:旧社会里被迫受剥削阶级役使的女子。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古今词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二、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下面分別予以說明:

    (一)詞義範圍不同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

    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

    1、詞義範圍擴大(簡稱詞義擴大)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採取了全面擴張的方式,使古義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擴大。(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菜:古義專指蔬菜,《說文·艸部》:“菜草之可食者。”《禮記·學記》:“大學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謂芹藻之屬。”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記載:仇泰然對一幕僚說:“某爲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這裏“菜”與“肉”分別畫然。到了吳敬梓《儒林外史》時,菜已經由專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該書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窩、鴨子、雞、魚……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來。”這裏的“菜”顯然指前面的“鴨子、雞、魚”等。“菜”的意義演變可以用下圖表示: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蔬菜

    蔬菜

    義素二

    肉蛋奶等副食

    ②睡:古義指打盹。《說文·目部》:“坐寐也。”《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史記·蘇秦列傳》:“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蘇軾《秋聲賦》:“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以上幾例中“睡”均爲“坐寐”義。後來“睡”由“坐寐”發展到各種方式的睡覺。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打盹

    打盹

    義素二

    其他睡覺方式

    ③糧:古義指外出時隨身攜帶的(供旅行者吃的)乾糧。《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注:“居家爲食,行道曰糧。”後來泛指各種糧食。《晉書·吳隱之傳》:“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餘悉分授親族。”《後漢書·和帝紀》:“詔貸被災諸郡民種糧。”這兩處的“糧”均泛指所有糧食,尤其是後面一句,能做種糧的“糧”顯然不是指“乾糧”。現在所說的“糧”也是幹濕生熟均可。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供旅行者吃的)乾糧

    (供旅行者吃的)乾糧

    義素二

    其他各種糧食

    ④江:古專指長江。《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逕巫峽。”今泛指多條河流。陸雲《答兄平原》:“南津有絕濟,北渚無河梁。”

    ⑤河:古專指黃河。《山海經·海外北經》:“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今泛指多條河流。杜甫《秋興八首》其七:“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⑥皮:古專指獸皮。今泛指多種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樣的東西。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傅”中的“皮”即爲古義。《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禮記·坊記》鄭玄注:“古者殺牲,食其肉,坐其皮。”

    ⑦響:古專指回聲。《水經注·江水》:“空穀傳響,哀轉久絕。”今泛指聲音。洛賓王《在獄鳴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宜沈。”

    ⑧唱:古義指領唱。《詩經·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唱予和女。”今泛指唱歌。王勃《騰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此外,“雄、雌、牙、齒”等詞也表現出詞義範圍的擴大。

    2、詞義範圍縮小(簡稱詞義縮小)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由寬泛到狹窄,採取了全面收斂的方式,使今義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縮小。(今義小於古義,今義包含在古義之中,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臭:古義泛指各種氣味。既有好聞的,也有難聞的;既有香氣,也有臭氣。《周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氣味象蘭草一樣芳香)。”在表示穢氣時在“臭”之前加“惡”,如《禮記·大學》:“如惡惡臭。”“惡臭”指難聞的氣味。後來又泛指各種氣味而專指穢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這裏“臭”和“香”相對,顯然指穢氣。

    ②宮: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稱“宮”。《說文·宀部》:“宮,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墨子·節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掘穴而處焉。”《經典釋文·爾雅音義》:“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爲宮也。”先秦無論貴賤所住的地方皆稱宮,自秦始皇始專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宮”的意義範圍又進一步縮小,現在指一些群衆集會的地方,如“文化宮”、“少年宮”、“科技宮”等。

    ③禽:古義爲飛禽走獸的總稱。《白虎通》:“禽者何?鳥獸之總名。”《周禮·天官·庖人》:“有六禽。”鄭玄注:“宜爲羔、豚、犢、麛、雉、雁。”《三國志·魏書·方技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後來詞義範圍縮小專指鳥類,如《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者謂之禽,四足而毛者謂之獸。”

    ④蟲:古代對動物的總稱。《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後指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西遊記》第一回:“如今人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再後來專指昆蟲。今方言中,鳥稱蟲蟻,麻雀稱小蟲,蛇稱長蟲,虎稱大蟲,仍可見端倪。

    ⑤瓦:古義指陶器的總名。《說文·瓦部》:“土器已燒之總名。”今專指一種建築材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震。”

    ⑥穀:古義泛指各種糧食作物。《詩經·豳風·七月》:“其始播百穀。”《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今專指一種農業作物——穀子。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穀》:“凡穀,成熟有早晚。”

    ⑦子:古義爲子女的總稱。《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後專指兒子。《戰國策·趙策》:“父母之愛其子,則爲之計深遠。”

    ⑧墳:古義指大土堆。《九歌·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後指墳墓。《禮記·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墳。”

    ⑨金:古義指金屬的總稱。《說文·金部》:“五色金也。”《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後專指黃金。《世說新語·德行》:“管甯、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

    此外,人們的稱謂“朕、丈夫、丈人”等也屬於詞義範圍縮小的例子。

    3、詞義範圍轉移(詞義轉移)

    詞義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今義古義之間不存在類屬關係,只是具有一定的聯繫。詞義範圍由某一事類轉移到另一事類,由甲範圍變爲了乙範圍。如:

    ①羹:古義指帶汁的肉。《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帶湯煮熟的蔬菜,《韓非子·五蠹》:“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古詩《十五從軍行》:“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後來指湯類的食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羹”“湯”同義連文。如今之牛肉羹、粟米羹、蓮子羹等。

    古義

    今義

    帶汁的肉

    湯類的食品

    ②涕:古義指眼淚。《莊子·大宗師》:“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入哭,甚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洟”來表示。《詩經·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毛亨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後來由眼淚變爲鼻涕。上古漢語中一般不用“淚”,漢代才有“淚”。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於是淚、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漢以後仍有用“涕”表示眼淚者,如《出師表》:“臨表涕零。”

    古義

    今義

    眼淚(自目)

    鼻涕(自鼻)

    ③寺:古義指官署。今義指寺院。《後漢書·劉般傳》:“官顯職閑,而府寺寬敞。”漢代有鴻臚寺,專門接待外賓的地方。東漢明帝年間,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應邀來洛陽,起先就住在鴻臚寺。不久,在洛陽西門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與安置經傳,並以馱運經卷的白馬命名,又襲用當時官署之稱,名曰“白馬寺”。隨著弘法運動的展開,寺院逐漸成爲僧衆供佛和聚居修行場所的專稱,而其官署之義反而隱沒不見了。

    ④暫:古義指突然、一下子。《說文·穴部》:“突,犬從穴中暫出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後意義變爲短暫的、短時的,庾信《鏡賦》:“不肯片時入匣裏,暫出園中也自隨。”再後來變爲暫時的意思。

    ⑤葷:古義指蔥蒜等有辛辣刺激氣味的蔬菜。《說文·艸部》:“葷,辛菜也。”《管子·立政》:“瓜瓠葷菜,百果具備。”後指魚肉等肉類食品,《舊唐書·王維傳》:“居常蔬食,不茹葷血。”范成大《離堆行》:“款門得得酬清樽,椒漿桂酒刪膻葷。”舒夢蘭《遊山日記》:“公已絕葷久矣,亦尚思肉味否?”

    ⑥湯:古義指熱水。《列子·湯問》:“日中如探湯。”今義指湯類食品或煮飯的汁。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此外,“官、兵”等詞也表現爲詞義的轉移。

    (二)詞義感情色彩不同

    詞的感情色彩可分爲褒義、貶義、中性三類。詞以發展的過程中,大多數詞的感情色彩沒有變化。但有少數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變化的情形可以如右圖所示:

    下面我們簡單予以說明。

    1、由褒義變爲貶義

    ①復辟:古義指恢復君位。《明史·王驥傳》:“石亨、徐有貞等奉英宗復辟。”感情色彩爲褒義。今義指反動勢力捲土重來。用作貶義。

    ②爪牙:古義指勇猛的幹將、得力的助手。《國語·越語》:“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閣下爲王爪牙,爲國藩垣。”《左傳·成公十二年》:“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略其武夫,以爲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後來指壞人的幫兇。

    另外,“心腹(也作腹心)”以及“走狗”在古義中也多用爲褒義。

    2、由貶義變爲褒義

    ①鍛煉:古義有玩弄法律誣陷人的意思。《漢書·路溫舒傳》:“則鍛煉而周納之。”《後漢書·韋彪傳》:“鍛煉之吏,持心近薄。”注:“鍛煉猶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鑄陶,鍛煉使之成熟也。”用爲貶義。今義則用爲褒義。

    3、由中性變爲褒義

    ①祥:古義指吉凶的徵兆、預兆。《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預兆時爲中性詞。後指吉祥,《韓非子·內儲說上》:“主欲治而不聽之,不祥。”爲褒義。

    4、由中性變爲貶義

    ①謗:古義指背後議論人。《左傳·襄公十四年》:“士傳言,庶人謗。”杜預注:“庶人不與政,聞君過則誹謗。”《史記·夏本紀》:“女無面諛,退而謗予。”賈山《至言》:“商人庶人誹謗己而改之,從善無不聽也。”《戰國策·齊策》:“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今義則指誹謗、誣陷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②侵:古義指不宣而戰,無正義非正義之分。《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鐘鼓曰侵,輕曰襲。”後指非正義的侵略、侵犯。《韓非子·內儲說上》:“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三)詞義程度輕重不同

    有些詞意義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異。表現是古義輕今義重或者古義重今義輕。

    1、詞義由輕變重,即古義輕今義重

    ①誅:古義爲責備。從誅的字形可以分析出來。《說文·言部》:“誅,責也。”今成語有“口誅筆伐”。《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後來詞義變重,成爲“殺”的意思,《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成語有“天誅地滅”。

    ②恨:古義指遺憾。《史記·淮陰侯列傳》:“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洛陽伽藍記》:“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今義指痛恨,詞義程度明顯加重。李賀《老夫采玉歌》:“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2、詞義由重變輕,即古義重今義輕

    ①怨:古義指痛恨。《史記·淮陰侯列傳》:“秦父兄怨此三人,入於骨髓。”《史記·袁盎列傳》:“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秦本紀》:“繆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後指埋怨,《陌上桑》:“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②購:古義指重金購求、懸賞。《說文·貝部》:“購,以財有所求也。”《史記·項羽本紀》:“吾聞漢購吾頭千金,邑萬戶。”今義指一般的購買。《清史稿·兵志》:“請令兩廣督臣續購大小洋炮。”

    另外“感激”一詞意義也是由重變輕。

    古今詞義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上幾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個詞意義的變化往往貫穿著幾個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古今爲一對相對的意義或時間概念。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何为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

    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早上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堂、朝廷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代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 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 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 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 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 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 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 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五、词义引申举例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腰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中间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 堤坝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堵水、防止水患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 禁止、防备、防止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约束

    ⑤君子行有防表。 规范、标准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竹节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木节、草节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关节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季节、节气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 节奏、节拍

    ⑥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气节、节操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礼节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节约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旌节、节杖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语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

    1、“者……也”

    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王制》

    ③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王蠹》

    ④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友也者,友其德也。 《孟子·万章下》

    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周易·乾第一》

    ⑧弦高者,郑商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⑨晋人者,晋子也。 《 榖 梁 传·僖公三十三年》

    2、“者……”

    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战国策·秦策》

    ②屈完者何?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二十七章》

    ④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⑥栗者,民灾害所种。 晁错《论贵栗疏》

    3、“……也”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例如:

    ①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②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④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乾第一》

    ⑤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⑥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同上)

    ⑦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⑧夫轸,天下之辩士也。 《战国策·秦第一·陈轸去楚之秦》

    ⑨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⑩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⑾公曰:“此晋国之宝也。” 《榖 梁传·僖公二年》

    ⑿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 《左传·成公二年》

    ⒀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⒁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⒂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韩愈《答李翊书》

    4、“……”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风,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列传》

    ④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⑤韩,天天之咽喉。 《战国策·秦策》

    ⑥刘备,天下袅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 《左传·庄人八年》

    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⑦公非长者。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我非生而知之者。 《论语·述而》

    ⑨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向》

    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例如:

    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②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战国策·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

    ③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③)或“所”字结构(例④),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现象(例②)、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④),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⑤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子丘。” 《论语·微子》

    ⑦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同上)

    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子张》

    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 《左传·宣公四年》

    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史 记·魏公子列传》

    ⑾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 《汉书·原涉传》

    ⒀此则寡人之罪也。 《国语·越语上》

    ⒁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汉书·贾谊传》

    ⒂我马维骐。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⒄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

    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 《世说新语·量》

    二、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史记·游侠列传》

    ②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传·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郤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动词)于……”

    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荀子·王制》

    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

    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

    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山木》

    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山传》

    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⑿志乎古必遗乎今。 韩愈《答李翊书》

    2、“……为(名词、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②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吕氏春秋·慎大》

    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 《盐铁论·褒贤》

    ⑤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⑦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设。 《战国策·策燕三》

    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左传·襄公十年》

    ⑥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论衡·自纪》

    3、“为(名词)所……”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例如:

    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②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 《礼记·檀弓》

    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⑤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⑦范雎为须贾所谗。 《论衡·变动》

    ⑧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 《后汉书·吕强传》

    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②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 )所杀。 《汉书·王莽传中》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4、“……见(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例如:

    ①盆成括见杀。 《孟子·尽心下》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⑤尹文曰:“使若入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 《吕代春秋·正名》

    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

    ⑦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荀子·正论》

    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汙;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非十二子》

    5、“见……于……”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谓语后用介词“於”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於”与引进的名词或各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商君书·更法》

    ③蔡泽见逐於赵。 《战国策·齐策》

    ④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韩非子·说难》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於张仪。 《史记·楚世家》

    ⑦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史记·李斯列传》

    ⑧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韩愈《进学解》

    6、“……被(名词、动词)……”

    “被”在被动词句式中作为介词出现是汉以后的事。在先秦两汉,“被”一般都不是作为介词而是作为动词出现在一些被动句中的动词之前的,义为“遭受”,例如:

    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战国策·齐策一》

    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韩非子·五蠹》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④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七国之难,发怒於错,错卒以被戮。 《史记·酷吏列传》

    ⑥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汉书·食货志上》

    ⑦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汉书·贾谊传》

    ⑧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论衡·感虚篇》

    ⑨实孝而赐死,诚忠而被诛。 《论衡·感虚篇》

    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词,是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加在动词之前的,“被”字后引进行为动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两汉很难找到,也就是说,在先秦两汉,“被”并没有引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以构成介词结构的功能。从魏晋开始,“被”才具有了带介词宾语的功能,故只能认为自魏晋以后“被”才真正转化成了介词。例如:

    ①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②瑒、祯各被太祖辟。 《三国志·魏书·王桀传》

    ③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世说新语·政事》

    ④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 《世说新语·方正》

    ⑤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世说新语·言语》

    ⑥常被元帝所使。 《颜氏家训·杂艺》

    ⑦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 《晋书·谢安传·谢玄》

    ⑧全体(全身)如被刀刺。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三、词序

    古代漢語的語序和現代漢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種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為:

    〔狀語〕,(定語)主語 ‖〔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但是在古代漢語中也有和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賓語前置、謂語後置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中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應放在謂語之前,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

    (一)疑問代詞作賓語

    古代漢語中常用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曷、胡、惡、奚、安、焉”等,可用於問人、問事、問地點。先秦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

    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盜者孰謂?謂陽虎也。(《公羊傳·定公元年》)

    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戰國策·齊策》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

    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疑問代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

    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的時候,也應放在介詞之前。例: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曷爲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許子奚爲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

    何以戰?(《左傳·莊公十年》)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

    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

    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格式,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沿用。例: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吾何以傳汝曹哉?(汪琬《傳是樓記》)

    (二)否定句代詞作賓語

    這種句式需要同時具有兩個條件:1、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未、無(毋)、莫”等。2、賓語必須是代詞。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

    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韓非子·外儲說下》)

    願,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左傳·昭公十二年》)

    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詩經·魏風·園有桃》)

    舜喪於滄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禮記·檀弓上》)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代詞賓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

    晉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國語·晉語》)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要求不如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嚴格,因而同時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代詞賓語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漢語中兩種格式都有出現。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聖人不愛己。(《荀子·正名》)

    漢果不擊我。(《漢書·趙充國傳》)

    漢代以後後置現象逐漸多了起來,但後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賓語前置的情況,例: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故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區寄傳》)

    而狼未之知也。(馬中錫《中山狼傳》)

    (三)賓語用代詞復指

    古代漢語中爲了強調賓語,使賓語前置以後,還可以借助指示代詞“是、之”復指前置的賓語。句子格式為:賓語 + 是(之)+ 謂語動詞。例: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

    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左傳·僖公十五年》)

    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經·小雅·節南山》)

    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於求之問。(《論語·先進》)

    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左傳·僖公十五年》)

    寡人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國語·晉語》)

    賓語用代詞復指的格式中,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唯(惟)”,形成“為……是(之)……”的固定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很明顯。

    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

    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成公十三年》)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左傳·宣公十五年》)

    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列子·湯問》)

    雞鳴而駕,塞井夷竃,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如果前置的賓語是由疑問代詞“何”作定語的定中結構短語,那麽復指的指示代詞一般用“之”。例:

    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國語·越語》)

    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列子·説符)

    孔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夫子居之,何厭之有?(《論語·子罕》)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商君書·更法》)

    如果前置的賓語是代詞,有兩種方法:

    1、沿用原來格式,復指的代詞只用“之”。例:

    “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乎?(《左傳·宣公二年》)

    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穀梁傳·僖公二年》)

    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新語·資質》)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2、不用復指代詞,直接把代詞“是”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

    維葉莫莫,是刈是濩。(《詩經·周南·葛覃》)

    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往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古代漢語中再強調介詞的賓語時,也常把其賓語放在介詞的前面。尤其是介詞“以”的賓語。例: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軍喊殺聲震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史記·項羽本紀》)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

    秋陽以暴之,江漢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孟子·離婁上》)

    若晉軍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左傳·僖公十五年》)

    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左傳·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疏》)

    除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而使之前置以外,其他一些介詞有時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詩經·邶風·日月》)

    其一二父兄懼墜宗主,私族於謀而立長親。(《左傳·昭公十九年》)

    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墨子·非樂上》)

    二、謂語後置

    主語在前謂語在後是現代漢語的常規句式,但在古代漢語中有謂語後置的現象,主要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

    (一)表示感嘆語氣。例: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敗矣,子所使求馬者!(《列子·說符》)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大哉,堯之為君!(《論語·泰伯》)

    宜乎,百姓之謂我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善哉,祁黃羊之輪也!(《呂氏春秋·去秋》)

    (二)表示疑問語氣。例:

    子也,言伐莒者?(《呂氏春秋·重言》)

    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淵》)

    何哉,君所謂踰者?(孟子·梁惠王上)

    除了賓語前置、謂語前置的情況以外,古代漢語中還有定語後置等現象,我們在閲讀古代文獻時一定要注意,這裡我們不再詳細介紹。

    古漢語詞類活用

    一、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使動用法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可用作使動用法的詞類有動詞、形容詞、名詞。

    (一)動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發出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爲”。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皆可用作使動。

    A、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跟賓語,古漢語中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多用作使動。例: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史記·晉世家》)

    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謀攻》)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

    B、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欲闢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微子》)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說苑·君道》)

    動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論》)

    (二)形容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傳》)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傳》)

    其達士,則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礪之於義。(《國語·越語》)

    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能勝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形容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論》)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說林下》)

    (三)名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成爲或者擁有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

    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吾見申叔,所謂生死而肉白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二、意動用法

    表示“以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主要是人們主觀上的某種想法與事實不需要完全一樣。可用作意動用法的詞類有形容詞和名詞。

    (一)形容詞意動用法

    表示“認爲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只是人主觀上的認識,實際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意動用法也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

    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

    (二)名詞意動用法

    表示“把賓語看成、當作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人們的主觀想法,事實不一定如此。名詞的意動用法含有“對賓語做出某種處置”的意義,所以有的語法書也稱之爲“處動用法”。例: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戰國策·齊策》)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傳·宣公二年》)

    託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荀子·賦》)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傳·僖公八年》)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三、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指除了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外的其他用法,用作動詞以後可以帶賓語,不需作特殊的理解。例: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傳·成公二年》)

    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一母見信飢,飯信。(《史記·淮陰後列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四、名詞作狀語

    普通名詞出現在狀語的位置上,根據所表示的意義可分爲四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爲的處所。例: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北山經》)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國語·越語》)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戰國策秦策》)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漢書·高帝紀》)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遺以水。(《韓非子·五蠧》)

    2、表示工具或依據。例: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吾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3、表示對人的態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彼秦者,棄禮儀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東向坐,西向對,師事之。(《史記·淮陰後列傳》)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

    4、表示比喻。例: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馬中錫《中山狼傳》)

    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以外,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還有形容詞用作名詞、數詞用作動詞等用法本節不予介紹,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歸納。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4、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傳·莊公十年》)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東,逕巫峽。(《水經注·巫山巫峽》)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史記·滑稽列傳》)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相关阅读:
    docker安装RabbitMQ
    java旋转base64位,自定义旋转角度角度
    Navicat连接报2059异常
    智能工单系统(IT运维工单系统),为企业IT运维跨部门协作量身定制!
    多线程多进程并发服务器
    Flink之常用处理函数
    【Simulia】 Lsight多学科仿真流程 | 达索系统百世慧®
    网站优化Preload进行预加载的使用方法
    《操作系统导论》之并发问题
    项目级AIM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源码,C#手麻系统源码,应用案例+演示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37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