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解释是:将回调函数延迟到下次DOM更新时执行。
听起来有点抽象,个人理解可以是:用于需要直接操作DOM的时候使用,因为Vue虽然有响应式的特性,但是DOM更新和数据是异步的,当然我们以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来看一下下面几个案例就能体会到异步的细节了。
<template>
<button ref="box" @click="boxClick">{{a}}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return {
a: '111'
}
},
methods: {
boxClick(){
this.a = '222';
// 由于dom元素还没有更新, 因此打印出来的还是未改变之前的值;
console.log(that.$refs.box.innerText);//输出的是111
this.$nextTick(()=>{
console.log(that.$refs.box.innerText);//输出的是222
})
}
},
created(){
console.log('1')
console.log(this.$refs['box'])
this.$nextTick(()=>{
console.log(4)
console.log(this.$refs['box'])
})
},
mounted(){
console.log(2)
console.log(this.$refs['box'])
this.$nextTick(()=>{
console.log(3)
console.log(this.$refs['box'])
})
}
}
// 输出结果: 1 undefined 2 box标签 4 box标签 3 box标签
script>
上面的案例大概能涵盖大部分使用情况了,特别讲一下,在created生命周期中如果想修改dom,一定要使用nextTick,因为这个时候Dom还没有挂载,此时想获取DOM肯定是undefined。
总结:
在以下两个情况下需要用到Vue.nextTick()
----------------------------------------------后续说响应式,留个坑-----------------------------------------------------
DOM异步更新和Vue的响应式密切相关
vue将遍历data对象中所有的属性,并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把这些属性全部转为 getter/setter;但是我们是没有办法看到 getter/setter的,但是在内部它们让 Vue 能够追踪依赖,在属性被访问和修改时通知变更。每个组件都对应一个 watcher 实例,它会在组件渲染的过程中把“接触”过的数据属性记录为依赖。之后当依赖项的 setter 触发时,会通知 watcher,从而使它关联的组件重新渲染。但watcher不是接到通知就更新dom,而是开启一个队列,并缓冲在同一事件循环中发生的所有数据变更,如果同一个 watcher 被多次触发,只会被推入到队列中一次。这种在缓冲时去除重复数据对于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 DOM 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在下一个的事件循环“tick”中,Vue 刷新队列并执行实际 (已去重的)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