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使用STM32F103调试串口3,也遇到了问题,即使最简单的功能,一些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初学者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算做记录,对于初学者会帮助,另外因为之前做过相关实验,虽然当时用的F4,但相关代码功能有很大帮助,算是体现记录的好处。
软件环境:STM32cubeIDE 1.8.0
硬件环境:STM32F103xx(相关系列都可以)
下载模块:ST-link下载器 (下载器)
串口模块:串口转换器 (可用232模块代替)
新建stm32项目,先配置下载口和时钟口,如下图。
uart3配置稍微复杂点,但是配置串口多了,熟悉了,其实也就知道了,分为几个步骤。
(1)配置异步通信与开启中断使能,这个时候uart3默认IO就会出来。
(2)配置DMA,这部分直接添加就好,都是默认的也不需要改什么。
(3)配置串口的波特率相关设置,改成你需要的波特率,一般也只改波特率,其它不用动。
也就是外部时钟配置,之前F4用的是168M,现在换F1了,是72M,配置如下。
建议先保存,然后生成代码,否则直接生成代码,可能导致软件崩掉。
具体打印方式,之前就写过,所以不要重复造轮子,之前看文章,将代码复制过来。
文章连接:# 关于软件stm32cubeIDE下配置printf重定向无法输出问题-解决方式之一
//>>第一步:添加库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nt.h"
/* Private includes ----------------------------------------------------------*/
/* USER CODE BEGIN Includes */
/* USER CODE END Includes */
//>>第二步:定义数组
uint8_t u_buf[64];
/* Private typedef -----------------------------------------------------------*/
/* USER CODE BEGIN PTD */
//>>第三步:定义输出函数printf
#define printf(...) HAL_UART_Transmit_DMA((UART_HandleTypeDef * )&huart3, (uint8_t *)u_buf,\
sprintf((char *)u_buf,__VA_ARGS__));
/* USER CODE END PTD */
//>>第四步:打印输出
printf("abscdasdf");
HAL_Delay(1000);
随便输出些什么,进行打印测试,在网上找个串口上位机工具,然后连接后串口转USB工具,对应引脚,就可以进行测了。
第四步代码放在主函数,这里没有截图上位机串口数据,打印可以放置的位置指示下。
具体代码见下边连接,这里放置图片展示代码内容。
触发发送与接收,都会回调函数,完成函数接收时,数据会被存在数组“UART3_ReceBuf”,我们需要复制出来。这里展示回调函数部分内容。
这点还是挺重要,在中断函数内加入回调函数,不加入相应功能无法实现。
我们收到什么数据,就发出什么数据,因为在回调函数里,不能再用DMA发送了,但可以堵塞发出。
我们将数据收到后,如果数据对了,我们只是将数据复制一份,处理不在回调内做,以免拖慢回调。
这里这里发放出成功接收并解析代码,处理后发送出来,就是如果接收到数据“123”,那么返回数据“456”。
代码连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2146161/86394451
实际测试中发现,总会多个0x0D数字,不知道哪里来的,多次检查后,发现其实之前有发送,因为进入空闲中断后,停止了造成这种奇特现象。
原因点如下:发现有奇怪数据时候,一定看看有没其它地方输出。
调试解析时候,我甚至将收到数据打印出来了,但是就是无法触发发送,才发现复制函数数组赋值那块弄错了,还是需要注意的。
在我们不清楚的情况,或者要测试逻辑时候,可以让其将数据打印出来了,帮助我们定位错的原因。如下图,我们不知道收到什么是数据时候,可以让其直接发回来,帮助我们判断,甚至,复制完数据后,成没成功,也可以打印出来。
我这里代码有时候说“123”,有时候又说0x31,0x32,0x33,其实这是他们进制表示不同,一个是十进制,一个是十六进制,比如,十进制的1等同于十六进制0x31,跟ascii码对照表有关系。
不同上位机串口工具,在使用的时候有差异的,如果不切换到16进制进行显示,我也不会发现十六进制的0x0D,后来发现这个其实是换行符‘\n’。
在简单东西,也有细节值得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