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第三方库-argparse的使用(简单实用)


    前言

    argparse 模块是 Python 内置的一个用于命令项选项与参数解析的模块,argparse 模块可以让人轻松编写用户友好的命令行接口。

    argparse能够帮助程序员为模型定义参数、通过sys.argv 解析命令行参数。模块还会自动生成帮助和使用手册,并在用户给程序传入无效参数时报出错误信息。

    安装

    直接按照python第三方库的安装方法
    用 pip install argparse 命令安装

    argparse 三个步骤

    创建命令行解析器对象 – 创建 ArgumentParser() 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test')
    
    • 1

    给解析器添加命令行参数 --调用add_argument() 方法添加参数

    通过调用 add_argument() 方法给ArgumentParser() 对象添加程序参数信息
    通常,这些调用指定 ArgumentParser 如何获取命令行字符串并将其转换为对象。
    这些信息在 parse_args() 调用时被存储在ArgumentParser实例化对象中,以供后续使用。

    参数解释:

    1. name or flags:普通参数或flag参数选项参数的名称或标签,例如 foo 或者 -f, --foo。Flag参数不需要指定参数值,只需要带有参数名即可
    2. action: 命令行遇到flags参数时的动作。有两个常见的动作,store_true:设定flag参数为true;store_false:设定flag参数为False
    3. nargs:应该读取的命令行参数个数,可以是具体的数字,或者是?号,当不指定值时对于 Positional argument 使用 default,对于 Optional argument 使用 const;或者是 * 号,表示 0 或多个参数;或者是 + 号表示 1 或多个参数
    4. default:不指定参数时该参数的默认值
    5. type:命令行参数应该被转换成的数据类型
    6. required:是否为必选参数或可选参数
    7. help:参数的帮助信息,当指定为 argparse.SUPPRESS 时表示不显示该参数的帮助信息
    8. metavar:在 usage 说明中的参数名称,对于必选参数,默认就是参数名称,对于可选参数默认是全大写的参数名称
    9. dest:解析后的参数名称,默认情况下,对于可选参数选取最长的名称,中划线转换为下划线
    10. choices:参数可允许的值的一个容器
    11. const: action 和 nargs 所需要的常量值
    12. store_const:表示赋值为const
    13. append:将遇到的值存储成列表,也就是如果参数重复则会保存多个值
    14. append_const:将参数规范中定义的一个值保存到一个列表
    15. count:存储遇到的次数;此外,也可以继承 argparse.Action 自定义参数解析

    解析命令行的参数 --使用 parse_args() 解析添加的参数

    检查命令行中每个参数,转换为适当的数据类型,然后调用相应的操作,并把参数结构化后存放在对象args中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1

    代码示例

    import argparse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t", "--timer_name", help="timer name")
    parser.add_argument("-p", "--project", help="project name")
    parser.add_argument('-s', '--sparse', action='store_true', default=False, help='GAT with sparse version or not.')
    parser.add_argument('-d', '--seed', type=int, default=72, help='Random seed.')
    parser.add_argument('-e', '--epochs', type=int, default=10000, help='Number of epochs to train.')
    
    args = parser.parse_args()
    print(args.timer_name)
    print(args.sparse)
    print(args.seed)
    print(args.epoch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相关阅读:
    【C++】类和对象(中)
    数学建模:多目标优化算法
    Vue2.0 —— Vue.set(vm.$set) 源码探秘
    中间件上云部署 zookeeper
    【Linux】文件系统及动静态库
    [Spring实战] 整合Spring/SpringMVC/Mybatis(SSM)实现登录与注册功能(带前端)
    【LeetCode】每日一题 2023_11_20 最大子数组和(dp)
    webpack5基于React+Antd搭建开发和生产环境
    3G网络关闭,4G还会远吗?
    Camera2的使用【详细】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pythonuser1/article/details/1261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