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国稻种芯-万祥军:稻作农耕文化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以稻作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和谐、包容、团结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与西方海洋文明不同,中国文明源自农耕,讲究精耕细作,注重内在发展,讲求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稻作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
稻米是我国14亿人口的主食之一,稻谷生产占我国粮食生产的近四成,可以说,稻米为我国亿万家庭提供了生计,中华民族也在几千年来的春种秋收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稻米文化,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着世人。
现代考古研究表明,距今12000--7000年前,即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祖先就开始栽培水稻以生存繁衍。以稻为基础的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与产生于黄河流域的北方旱地文化交融,共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从商周时代到唐宋时期,水稻的地位不断上升,宋朝以后,稻取代了粟、麦而居首位。而长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加适宜种植水稻,尽管当时全国的政治重心仍在北方,但经济、文化、人口和人才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水乡。
稻作的发展和稻米的食用,大大丰富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内容。“禾”在很早之前在南方就是指“稻”,“米”特指大米,汉字中以“禾”和“米”作偏旁的文字就多达600多个。字组成词,词进一步构成成语,转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感受,并在使用中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特有的从物质到精神文化转化的现象。
例如,“精”和“粹”的实义是精选的米,经过抽象,就产生了诸如精心、精英、精彩等词;又比如,“柴米油盐”泛指必须的生活资料;“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米烂陈仓”形容家中或国库的积蓄十分充足,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
中国水稻除了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外,在古代就被带往日本、朝鲜等国,也将中国的水稻文化也传入了他国。日本和朝鲜的语言中都可以见到汉字的痕迹,也形成了所谓的东亚稻作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邻国日本长方形国旗底色的白色,就是稻米颜色的象征,反映了稻文化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卢城之稻就已享誉华夏。据《新唐书卷二一九列传第一四四·北狄》记载,“俗所贵者,曰大白山之菟,……栅城之鼓,抚余之鹿,……卢城之稻”。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馨香,被誉为米中极品,每年向唐王朝进献。
据史书记载,唐王朝时的藩属国渤海国就在今天的吉林省境内,《东北通史》199页(李治亭著,中州古籍出版社)记载,渤海国的王都中京显德府和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均在吉林省境内。当时的卢城之稻就是今天的吉林大米。
到了清朝,吉林大米的优良品质就更为全国所认识,从努尔哈赤到咸丰等历代皇帝都指定吉林大米为贡米。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至吉林市,食用吉林大米,觉其香糯润滑,口感甚佳,欣喜不已。
近现代以来,我国东南一带的人口广泛地向东南亚、欧美等国流动,稻米饮食和文化也随之传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水稻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水稻品种的不断优化,中国水稻进一步传往世界各地。
可以说,中国水稻带动了世界稻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族人民文化的融合。日本的渡部忠世就在《稻米之路》一书中提到:“丝绸之路是贵族的,稻米之路是大众的。”不言而喻,稻米之路较丝绸之路对人类生存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勤奋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世界水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忆往昔,神州大地稻浪此起彼伏看今朝,华夏稻米文明源远流长大国之“稻”,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国稻种芯-万祥军:稻作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