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Internet 因特网

    1.1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 多个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
    • 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1

    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大小写)

    •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
    •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2 因特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

      •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

      • 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1

    二、三种交换方式

    1

    2.1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1

    2.2 *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报文划分为若干等长的数据段
    • 然后给各数据段添加首部构成分组
      • 首部(包含重要的控制信息)
      • 添加首部的作用:存放目的地址
    • 结点交换机(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 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走不同的路径
    • 目的主机接收分组后,去掉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报文
      1

    2.3 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早期使用,现在都是分组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没有精确统一的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是:互连、自治、计算机集合
    不同阶段定义不同,反映当时的网络技术发展水平
    1

    四、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常用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八个:
    1
    1

    4.1 比特 和 速率

    • 比特
      • 数据量单位
    • 速率 (数据率/比特率)
      • 每秒传输多少个比特
        1

    • 1

    时间 t
    路程 S
    速度 V
    V = S/t
    S = Vt
    t = S/V

    4.2 *带宽

    • 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 也就是“最高数据率”
      • 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速率。

    1

    4.3 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1

    4.4 *时延

    •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电磁波的传送速率
    • 处理时延
      1
      例题:
      1

    4.5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
    1

    4.6 往返时间

    双向交互一次所需时间
    1

    4.7 *利用率

    1

    4.8 丢包率

    1

    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TCP/IP 协议簇:
    1

    5.2 分层的必要性

    1
    数据链路层:作用范围 解决分组在一段链路或网络上的传输问题

    网络层: 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问题

    运输层: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5.3 专业术语

    • 1. 实体

      • 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后室
    • 对等实体:

      • 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网页前端与 tomcat后端)
    • 2.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集合(不同层级 使用对应的协议,HTTP、TCP、UDP等

      • 协议三要素:
        • 语法 定义交换信息的格式 (哪些字段何种信息构成…)
        • 语义 定义收发双方要完成的操作(发送请求 返回响应…)
        • 同步 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 3.服务

      •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本层能够向上层服务。
      • 要使用本层协议,需要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不知道协议
    • 服务访问点: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
      • 网络层为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字段”
      • 运输层为“端口号”
    • 服务原语 : 上下层交换一些命令

    1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
    • 服务数据单元SDU :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
    • 多个SDU可以合成为一个PDU,一个SDU可以划分为几个PDU

    总结

    计算机网络笔记(湖科大教书匠版本)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 _ 湖科大教书匠 _ BLIBLI _ 视频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专用术语

    1

    OSI 参考模型

    1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通过ISP接入英特网,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能拿到IP。

    1
    1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1

  • 相关阅读:
    锁-分布式锁
    Druid SQL和Security在美团点评的实践
    缓存中间件-Redis(一)
    C++字符串比较的踩坑/详解
    【无标题】
    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神经网络识别图像原理
    Arcgis js Api日常天坑问题3——加载geojson图层,元素无属性
    第07讲:Java 内存模型与线程
    手机强制移除ppt密码,ppt权限密码多少?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GavinGroves/article/details/13665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