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视频技术-电脑连接调音台时交流声的产生与消除


    当电脑(笔记本/台式机)声卡通过音频线与调音台(或扩音机)连接时,能听到“交流声”。有时很轻微,有时很明显,甚至干扰正常的演讲或发言。

    d128e9076428474a9b2079c8c8202b01.png

    很多时候,我们在台上演讲时,都会使用电脑播放PPT,遇到视频时,还需要将视频中的音频扩大。电脑音频的输出口一般都是3.5的,我们一般都会用一端3.5插头另一端莲花头的音频线与调音台的莲花座连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能听到音箱中传来嗡嗡的“交流声”或大或小,令人听着无比烦躁。

    0951a49d02c847a4bedaddfe142b5d3b.png

     这种持续嗡嗡的噪音,是由电源串入的,因此被称为“交流声”,如果恰好是笔记本电脑,我们可以测试一下,断开市电仅使用电池供电,交流声就消失了。只是重要会议谁也不敢只用电池供电呀!

    04d2992dec654b96850ea88d909e1018.png

    电脑使用的舞台上的市电插座供电,音响系统使用的控制室的市电插座,中间的音频线是双声道非平衡线缆(请关注我,另文介绍)连接,也就是每根同轴缆传输一个声道。我们知道,非平衡连接是没有降噪功能的,这样“交流声”就顺着电缆传到了调音台上。

     

    0e180faeb8ab412ebd8970618627650f.png

    也许有人会问到,交流声不是应该从电源地线流入大地吗?没错,理应如此,如果“共地”就不会产生交流声。但是如果电脑与调音台不在一个电源插座上供电,也就是没有“共地”,通过音频线的连接,电脑与调音台合并成了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至少两个接地点。多个接地点的系统中,接地点之间就会产生“电位差”,这时电流会向电阻低的方向流动,如果恰巧控制室接地更好,这时交流声信号就顺着音频线来到了调音台,与电脑的音频信号一起被混合放大了。这个交流声产生的现象,就被称为“共地噪音”。

    明白了产生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了,采取“隔离”的办法,不让地线连通,笔记本、调音台分别自己接地。

    ecf9fad608db45fab8f7d977accc95d3.png

    音频隔离器的输入端为莲花座,可以连接普通音频线;输出端为卡农座,用来使用卡农线与调音台实现“平衡”连接。隔离器内部采用隔离变压器,分割了输入与输出端,因此不会出现“共地噪音”。输出端采用“平衡”连接后,线路长一些,也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因此,使用音频隔离器是最佳方案。

    ee108a43b959404dbdf0ee9592801ecc.png

    如果现场“交流”声突然产生,而且没有音频隔离器可以使用,这时可以临时采用“浮地”方法解决。

    158a6cc8aa1a48baadfbe95093f281bb.png

    所谓“浮地”就是人为断开地线,让系统处于无地线的“浮地”状态,这就避免了“电位差”的产生,强制实现了“单点接地”,进而避免了交流声的产生。

    不过这种方法实在是无奈之举,虽然临时解决了“交流声”问题,但是让系统处于“无地线”状态工作,终归不是妥善之道。

    各位还有何高招,可以在评论区咱们继续讨论。

     

     

  • 相关阅读:
    设计模式面试题
    最新超高效的Docker学习笔记,实战总结一步到位,“啃完”不是问题
    利用 Python PyPDF2库轻松提取PDF文本(及其他高级操作)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开关电源 BUCK电路设计
    郭明錤:Meta收缩有利于VR竞品发展,苹果XR头显将改变行业规则
    蓝桥杯双周赛算法心得——串门(双链表数组+双dfs)
    linux用户组管理
    【AWS实验 】在 AWS Fargate 上使用 Amazon ECS 部署应用程序
    每天五分钟机器学习:经典的机器学习PCA的核心——特征分解技术
    MyBatis动态设置表名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dgnankai/article/details/13623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