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m32定时器输入捕获模式


    频率测量

    频率测量有两种方法

    • 测频法:在闸门时间T内,对上升沿或下降沿计次,得到N,则评率fx=N/T
    • 测周法:两个上升沿内,以标准频率fc计次得到N,则频率fx= fc/N
    • 中界频率:测频法和测周法误差相等的点fm=√(fc/T),fx大于fm选用测频法更准确。

    定时器输入捕获测频原理

    在说原理前需要先讲一下定时器的主从模式
    主模式则是设置定时器输出时上升沿/下降沿触发自动执行的操作
    从模式则是设置定时器输入时上升沿/下降沿触发自动执行的操作
    下面我们用到的从模式是复位模式,进入中断定时器的计数器会自动复位清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定时器运行框图,输入捕获只有看红色框出来的部分就可以了。可能有点抽象,接下来我来翻译一下。

    首先是第一框中的TI1代表的是定时器x的通道1GPIO引脚输入的波频,TI2、3、4同理

    然后看到是第二个框中第一条通道的TI1FP1和TI1FP2,分别代表的是,TI1这个波频输入哪一个通道处理,TI1FP1则使用定时器通道1的资源对TI1这个波频进行捕获上升沿/下降沿,TI1FP2则使用的是定时器通道2的资源,TI2FP1则代表TI2这个波频使用定时器通道1的资源。

    然后就到了处理波频的步骤了,在我们第一个上升沿到来时,定时器的CNT寄存器开始计时,然后下一个上升沿到来,CNT里的值传入CCR输入/比较寄存器,接下来从模式将CNT寄存器自动清零。我们将CCR里的值取出就可以知道一个周期计时值,通过该值大小知道该波频的频率高低。

    整个流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时器输入捕获测量占空比(PWMI模式)

    上文提到,定时器通道1的引脚输入的波频可以分为TI1FP1和TI2FP2到两个通道的计时器处理,那么我们将一段波频分别给两个定时器通道处理,一个捕获上升沿,一个捕获下降沿,在第二次捕获上升沿的中断进入时,用捕获上升沿的CCR1获取的值减去捕获下降沿的CCR2的值就可以得到高电平的时间,计算即可得到占空比。

    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步骤:
    第一次捕获到上升沿:CNT开始计时
    第一次捕获到下降沿:CCR2获取CNT的值,得到高电平时间
    第二次捕获到上升沿:CCR1获取CNT的值,进入从模式清除CNT的值,得到周期

    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占空比了。

    定时器编码器模式

    stm32的定时器拥有编码器模式,使我们可以使用编码器,计算电机转速

    AB相编码器

    这种编码器可以理解为编码器会输出两个相差90°相位差的波频,而通过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判断电机正转反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模式的操作原理比较简单
    两波频进入编码器接口后,判断相位差是哪个在前,如果为A相在前就将计数器加1,负责计数器减1。

    使用定时器编码模式的软件代码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hal_TIM.h"
    
    /****************************************************************************
    *@*名称 : hal_TIM_Encoder_Config
    *@*功能 : 初始化定时器2的编码器模式
    *@*形参 : 无
    *@*返回值 : 无
    ****************************************************************************/
    static void hal_TIM_Encoder_Config(void)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x,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TIM_ENCODER_A_PIN | TIM_ENCODER_B_PIN;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时钟分频因子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Period = 65536 - 1;		//ARR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Prescaler = 1 - 1;		//PSC	预分频器		//使用系统时钟作为定时器的编码器模式的时钟,实现 1 至 65536 分频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RepetitionCounter = 0;
    	TIM_TimeBaseInit(TIMx,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TIM_ICStructInit(&TIM_ICInitStructure);												//因为结构体没有定义完整,但担心有不知名错误,先初始化结构体
    	TIM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 TIM_Channel_1;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xF;												//滤波次数7次
    	TIM_ICInit(TIMx, &TIM_ICInitStructure);
    	TIM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 TIM_Channel_2;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xF;
    	TIM_ICInit(TIMx, &TIM_ICInitStructure);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x, TIM_EncoderMode_TI12, 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Cmd(TIMx, ENABLE);
    }
    
    /****************************************************************************
    *@*名称 : hal_TIM_Encoder_Init
    *@*功能 : 初始化定时器2的编码器模式
    *@*形参 : 无
    *@*返回值 : 无
    ****************************************************************************/
    void hal_TIM_Encoder_Init(void)
    {
    	hal_TIM_Encoder_Config();
    }
    
    /****************************************************************************
    *@*名称 : hal_TIM_Encoder_Get
    *@*功能 : 获取定时器编码器模式计数的CNT(TIM_EncoderMode_TI12通道12都计数,一个周期记4次)
    *@*形参 : 无
    *@*返回值 : CNT计数值
    ****************************************************************************/
    int16_t hal_TIM_Encoder_Get(void)
    {
    	int16_t Temp;
    	Temp = TIM_GetCounter(TIMx);
    	return Temp;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相关阅读:
    LangChain实战技巧之五:让模型“自动生成”Prompt(提示词)的两种方式
    【电压质量】提高隔离电源系统的电压质量(Simulink实现)
    DeconvNet--学习笔记
    Java的集合框架总结
    编程资源分享2022
    Nested loop(PostgreSQL 14 Internals翻译版)
    Qt常用快捷键
    第 2 章 线性表(学生健康登记表实现)
    如何使用springcloud LoadBalancer代替ribbon
    前端-electron教程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70042862/article/details/13436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