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多维数组指针(学习笔记)


    一、基础知识

    int zippo[4][2]
    
    • 1

    1、zippo[0]是一个占用一个int大小对象的地址,而zippo是占用2个int大小对象的地址。由于这个整数和内含2个整数的数组都开始于一个地址,所以zippo和zippo的值相同。
    2、给指针加1,会增加对应类型大小的数值。zippo和zippo[0]不同。
    zippo+1指向的对象占用了2个int大小,
    zippo[0]指向的对象占用了1个int大小。
    3、解引用一个指针(*)或数组名后使用带下标的[]运算符,得到引用对象的值。
    zippo是地址,必须解引用2次才能获得原始值。地址的地址或指针的指针就是双层间接。

    int zippo[4][2] ={{2,4},{6,8},{1,3},{5,7}};
    /*
    zippo=		0x0064fd38
    zippo+1=	0x0064fd40,跨2个int
    zippo[0]=	0x0064fd38
    zippo[0]+1=	0x0064fd3c,跨1个int
    *zippo=		0x0064fd38,对二维数组指针解引用,得到的值是一维数组指针
    *zippo+1=	0x0064fd3c,对一维数组指针加1,得到的是一维数组下一个值的指针
    
    	zippo[0][0]=2
    	  *zippo[0]=2
    		**zippo=2
    	zippo[2][1]=3
    *(*(zippo+2)+1)=3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4、*(*(zippo+2)+1)详细解释

    /*
    zippo			←二维数组首元素的地址(每个元素都是内含两个int类型元素的一维数组)
    zippo+2			←二维数组的第3个元素(即一维数组)的地址
    *(zippo+2)		←二维数组的第3个元素(即一维数组)的首元素(一个int类型的值)地址
    *(zippo+2)+1	←二维数组的第3个元素(即一维数组)的第2个元素(一个int类型的值)地址
    *(*(zippo+2)+1)	←二维数组的第3个一维数组元素的第2个int类型元素的值,即数组第3行第2列的值(zippo[2][1])
    */
    
    • 1
    • 2
    • 3
    • 4
    • 5
    • 6
    • 7

    二、声明一个指针变量pz指向一个二维数组(如pizzo)

    int (* pz)[2];//正确。pz指向一个内含两个int类型值的数组[]优先级大于()
    int * pax[2];//不正确。pax是一个内含两个指针元素的数组,每个元素都是指向int的指针
    
    • 1
    • 2
    int zippo[4][2] ={{2,4},{6,8},{1,3},{5,7}};
    int (* pz)[2];
    pz=zippo;
    /*
    zippo=		0x0064fd38
    zippo+1=	0x0064fd40,跨2个int
    zippo[0]=	0x0064fd38
    zippo[0]+1=	0x0064fd3c,跨1个int
    *zippo=		0x0064fd38,对二维数组指针解引用,得到的值是一维数组指针
    *zippo+1=	0x0064fd3c,对一维数组指针加1,得到的是一维数组下一个值的指针
    
    	zippo[0][0]=2
    	  *zippo[0]=2
    		**zippo=2
    	zippo[2][1]=3
    *(*(zippo+2)+1)=3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三、多维数组函数声明
    1、列固定的二维数组

    //一般而言,声明一个指向N维数组的指针时,只省略最左边方括号的值
    int sum4d(int ar[][12][20][30],int rows);
    int sum4d(int (*ar)[12][20][30],int rows);
    
    • 1
    • 2
    • 3
    #define Rows 3
    #define Cols 4
    void sum_rows(int ar[][Cols],int rows);//[]写法,正确。
    void sum_cols(int [][Cols],int);//省略形参名,正确。
    int sum2d(int(*ar)[Cols],int rows);//指针写法,正确。
    
    int sum2d(int ar[][],int rows);//错误。
    int sum2d(int ar[][4],int rows);//正确。
    int sum2d(int ar[3][4],int rows);//正确,但是3会被忽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typedef int arr4[4];//arr4是一个内含4个int的数组
    typedef arr4 arr3x4[3];//arr3x4时一个内含3个arr4的数组
    int sum2(arr3x4 ar,int rows);//有效。与下面声明相同。
    int sum2(int ar[3][4],int rows);//有效。与下面声明相同。
    int sum2(int ar[][4],int rows);//有效。与下面声明相同。
    
    • 1
    • 2
    • 3
    • 4
    • 5

    2、变长数组
    C规定,数组的维数必须是常量,不能用变量代替Cols。但实际情况是,函数要能处理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
    C99新增变长数组,允许使用变量表示数组维度。
    C11把变长数组作为可选特性,而不是必须强制实现的特性。
    变长数组,指的是创建数组维度时,可以使用变量。而不是可以修改已建数组的大小。
    变长数组,可以兼容处理传统C数组。

    //函数声明
    int sum2d(int rows,int cols,int ar[rows][cols]);//正确。ar是一个变长数组
    int sum2d(int,int,int arr[*][*]);//正确。省略维度形参写法。
    int sum2d(int ar[rows][cols],int rows,int cols);//错误。顺序不能变。
    //函数定义
    int sum2d(int rows,int cols,int ar[rows][cols])
    {
    	int tot=0;
    	for(int r=0;r<rows;r++)
    		for(int c=0;c<cols;c++)
    			tot += ar[r][c];
    	return tot;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相关阅读:
    JVM学习-类加载过程(二)
    掉瓶子小游戏
    28 【事件传播】
    [Games 101] Lecture 13-16 Ray Tracing
    前端Vue小兔鲜儿电商项目实战Day07
    appium
    主辅助服务市场出清模型研究【旋转备用】(Matlab代码实现)
    【Pytorch】第 1 章 :强化学习和 PyTorch 入门
    用低代码平台开发应用
    【动手学深度学习】模型选择、欠拟合和过拟合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ni996570734/article/details/13404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