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有大型传统制造企业是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动力系统、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多个业务板块、分子公司遍及世界、产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品类繁多,分支架构错综复杂。
近年来,数字化的深入让传统制造逐步向集成制造转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种类、型号开始不断增长,新品迭代速度加快,现有系统缺乏对于不断变化的产品数据的有效、统一管理,无法满足正常的业务需求。加之,产品主数据分散在设计、工艺、生产等多个业务部门,从产品构思和规划开始,然后过渡到生产和排序,一直延续至产品交货和使用寿命,被众多异构系统使用,具备多学科特点,周期漫长,难以管控……因此,在各类主数据里面,产品主数据是成熟度最低的主数据之一。
作为企业中最核心的主数据,产品主数据管理不仅对企业价值巨大,还是后续产品分析促进产品研发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敏捷生产且机构庞杂的制造企业,掌握下属企业的数据经营管控最好的抓手就是产品主数据。做好产品主数据管理, 企业能够实现:
明确产品主数据的定义与标准,确定产品主数据管理的组织、流程与制度,提升产品数据质量和安全,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提升产品信息在企业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共享水平,支持管理流程协同,提升质量,节约成本。
通过统一管理产品及其属性,对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缩短研发到应用到上市的过程,提高集团的创新能力。
从集团层面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合理规划产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扩大收入,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
尽管产品主数据管理价值巨大,但要做得好却并不容易。在“说得清、数得清、能共享”的成熟指标中,多数企业的产品主数据甚至停留在说都没法说清的阶段。多年来的信息化发展,让不少企业具备主数据基础,但多处于弱管控状态,仅对部分集中管控,对于某些核心属性缺乏控制。
基于上述现状,软信天成对该国有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在兼顾各分支机构对于产品主数据的业务需求下,聚焦企业产品主数据管理难点,逐一落实产品主数据管理建设,以期支撑领导管理决策,提高集团管控能力,为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石。
考虑到制造企业架构复杂,基于不同层级的需求,企业需要围绕四大核心能力对产品主数据进行管理建设。
对于产品主数据管理而言,不同的管理模式意味着企业对主数据管理的不同要求和策略。企业需要考量自身对产品数据的管理诉求,合理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以突出行业特点,提高管理效率。因此,企业主数据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集中型、联邦型(或协同型)、分散型几类:
综合企业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制度流程等方面的考量,软信协助该企业建立了集团级产品分类体系以满足各级组织对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的需求,通过汇总集团内部各个产业完整的产品信息,实现产品数据共享,纵向支持集团对下属产业机构的经营监控、产业板块之间的系统运营,贯通所有产品数据,保障集团层面对数据的使用和分析,推动产品协同,提高各个产业间产品的利用率,及时准确获取各产业最新型谱信息,支持集团决策分析;横向打通研发、应用、生产、销售、财务等价值链环节产品数据的使用壁垒,通过产品型谱构建竞品型谱,推动产品协同,支撑市场部门和销售环节的创新应用,满足业务经营需求和各环节业务对产品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需求。
后期,企业应加快统一完善管控模式、数据标准、管理流程和技术平台,明确集团和各级子公司对产品主数据管理的职责、组织、制度和方法;制定子公司产品主数据的数据标准、包括分类体系、数据编码、数据属性标准,提升数据质量;规范产品主数据管理流程,综合管控模式,明确产品主数据管理的流程节点与职责;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和查重,确保产品主数据编码的唯一性,统一主数据管理的系统源头,确保主数据在一个源头系统创建和分发其他系统使用。
时至今日,以客户为中心的大环境已经使准确、及时的产品数据成为决定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制造业这类的生产创造性企业而言,其重要性更是堪比产品本身。因此,产品主数据的管理不仅要求获取、管理和共享准确可信的产品数据,还需要突破产品信息管理界限,帮助企业增强客户体验、建立品牌透明度和信任、增加向上/交叉销售,改善协同方式,降低风险的同时推动效率提升,最终实现提供透明度、数字化转型以及由数据驱动的洞察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