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1所示电路PC/XT系统板上的接口控制电路的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写出8237A,8259A,8253,8255A的端口地址范围
解答:
【G1A非】和【G2B非】为低电平有效,因此A8=0,A9=0
74ls138中,是按CBA进行输入,因此CBA=A7A6A5
Y0至Y7的输出由A5、A6、A7决定,而A7A6A5的范围是000~111
选择【Y0非】时,A7A6A5=000,即选择8237
选择【Y1非】时,A7A6A5=001,即选择8259
选择【Y2非】时,A7A6A5=010,即选择8253
选择【Y3非】时,A7A6A5=011,即选择8255
选择【Y4非】时,A7A6A5=100
选择【Y5非】时,A7A6A5=101
选择【Y6非】时,A7A6A5=110
选择【Y7非】时,A7A6A5=111
同时,由于A4~A0并未进入74LS138芯片,因此A4A3A2A1A0的范围是00000~11111
综上所述,选择8237时的端口地址范围为:00 000 00000~00 000 11111
选择8259时的端口地址范围为:00 001 00000~00 001 11111
选择8253时的端口地址范围为:00 010 00000~00 010 11111
选择8255时的端口地址范围为:00 011 00000~00 011 11111
(A10及以上的高位若存在,则均为0,同时可以把上述binary address改为hexadecimal address)
2:画图设计电路,实现对端口0318H~031FH的寻址和读写,地址线为16位,并写出分析过程
解答:
高位始终保持不变的接入【G1A非】、【G2B非】或【G1】
如0318=0000 0011 0001 1000
031F=0000 0011 0001 1111
不变的为:0000 0011 0001 1xxx,即A15=A14=A13=A12=A11=A10=A7=A6=A5=0,A9=A8=A4=A3=1
(可用与非门接入G1A非或G2B非)
低位存在片选的接入74LS138芯片的CBA
即A2、A1、A0分别接入C、B、A
最后需要考虑IO/M、AEN非使能端等接口
画图不再赘述
3:写出此译码电路的所选端口范围
解答:分析过程和前面题目保持一致,这里只展示做题结果
4: 下列可用作为简单输入接口的电路是 ( )
译码器
三态缓冲器
放大器
总线控制器
解答:三态缓冲器
基本的输入开关量通过三态缓冲器(输入输出同相 或 输入输出反相)与系统数据总线连接
5:接口最基本的功能是输入() 和 输出 () 。
解答:缓冲、缓存
数据锁存与缓冲,其中分别针对输入缓冲,和,输出缓存
6:地址译码是接口的基本功能之一,地址码中()用作接口芯片的选择,()用作接口内不同端口的选择。
解答:高位地址、低位地址
地址译码电路(74LS138,3-8译码器,G2A=G2B=0,G1=1)中,高位地址用于译码芯片使能,低位地址用于选择接口内不同的端口
7: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是()、()、()三种。
解答:程序方式、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
8:数据的输入输出指的是()进行数据交换。
A,CPU与接口
B,CPU与外设
C,存储器与外设
D,内存与外存
解答:A
A和B具有迷惑意义,单独列出都是对的,但是CPU和外设是经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因此在两个说法同时出现时,优先选择【CPU与接口】
9:在中断输入/输出方式下,外设的()线可用于向CPU发送中断请求信号。
A,地址
B,状态
C,数据
D,其他
解答:B
首先排除D选项,因为只有三种线。由于是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即改变CPU的状态,所以选择【状态线】
10:查询传送方式输出接口电路中有()。
A,控制端口
B,状态端口
C,数据输出端口
D,数据输入端口
E,中断控制逻辑
解答:ABC
关键词:输出接口,查询传送方式(条件传送方式)。
PPT中73页及其之后,尤其是80页点明,接口内有【数据端口】和【状态端口】,CPU会读取接口中的状态,即【状态端口】。同时已经是查询传送方式(程序方式),就不可能是中断方式。
11:下列关于中断说法正确的是()。
A,软中断是随即发生的
B,硬中断是外部硬件产生的,包括不可屏蔽中断NMI与可屏蔽中断INTR
C,硬中断只包括可屏蔽中断INTR
D,硬中断是可以调用的
解答:B
软中断(3-中断系统 第10页):CPU逐个查询各中断源的状态,确定是哪一个设备申请了中断。
(第21页):外部中断分为INTR和NMI
12:当外部有中断请求,CPU未响应,可能的原因是()。
A,CPU在执行非屏蔽中断服务
B,CPU当前关中断
C,CPU在执行高优先权的中断服务程序
D,当前执行DMA操作
解答: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