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物联网数智化园区行业基于 KubeSphere 的云原生实践


    公司简介

    作为物联网 + 数智化园区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致力于为大中型园区、停车场提供软硬件平台,帮助园区运营者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在使用 K8s 之前我们使用传统的方式部署上线,使用 spug(一款轻量级无 Agent 的自动化运维平台) 自动化在单节点完成代码部署上线,也没有进行容器化,随着产品上线提上日程,对稳定性要求提高,以及私有化部署环境管理问题,我们开始使用 Docker 以及 K8s。

    背景介绍

    降本增效是每个企业的目标,而 DevOps、容器化、云原生就是研发团队降本增效的方法论。在这个趋势下,使用 Docker、K8s 几乎是每个开发团队的必经之路。

    物联网平台对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停机,所有设备都将掉线重连,因此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减少停机时间就非常重要。

    在使用 K8s 之前,我们很多时间都要人工处理各种繁琐重复的服务维护问题,这种枯燥且毫无技术含量琐碎极大的消磨开发团队的激情。为了将人力从大量重复的环境配置、服务维护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开发迭代效率,我们就决定全面容器化,拥抱云原生。

    总结来说就是:

    • 服务稳定性,自动化运维,减少停机时间;
    • 分布式部署,弹性伸缩;
    • DevOps 规范的部署上线流程。

    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开始调研容器化、Docker、K8s 的应用。

    选型说明

    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因此一开始我们就希望找到一款能够帮助快速上手 K8s 的工具,在调研 KubeSphere、Zadig、Rancher、KubeVela、Kubeadm 等多款工具后,我们最终选择了 KubeSphere。

    选择 KubeSphere 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它的社区活跃,有问题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同时它集成了很多开箱即用的插件如 DevOps,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当然第一眼就选中 KubeSphere 还是因为它的颜值,能看得出来 KubeSphere 的 UI 是经过精心设计过的,这在开发工具领域中是极为难得的,从这点上就能够看出背后的开发团队对于打造一款基于 K8s 的云原生操作系统的理念与决心。

    使用 KubeSphere 让我们立马就拥有了成熟 DevOps 工作流了,而无需额外的搭建成本,这对于我们毫无 K8s 经验的团队来说太重要了,极大的降低了上手门槛。

    目前我们将所有无状态应用全部容器化,使用 K8s 负载,提交代码 Webhook 触发 KubeSphere 流水线自动发布,对于不习惯命令行操作的用户,KubeSphere 后台能满足所有需求。

    实践过程

    容器化及迁移到 K8s、KubeSphere

    第一步就是将应用全部 Docker 容器化,然后使用 K8s 的 deployment 进行部署。实现分布式高可用的服务部署。

    K8s 让我们轻易的就拥有了一个分布式高可靠的架构了,分布式部署从未如此简单。

    创建 DevOps 项目流水线

    KubeSphere 的 DevOps 项目不同于常规项目,这是 KubeSphere 中独有的概念,和 K8s 的命名空间没关系,流水线可以直接用 Jenkinsfile,也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创建,非常方便。

    配置好发布流水线后,对于开发来说只用提交代码就行了,KubeSphere 会自动帮我们按照预期把应用部署到集群中,上线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被彻底解决了。

    管理 Pod

    在 KubeSphere 后台可以直接管理 Pod ,容器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直接进入容器,查看容器实时日志。负载也能一键伸缩,轻点鼠标就能够快速部署和回滚。

    日志和监控方案

    由于我们之前就有了 ELK 和 Prometheus、Grafana 了,因此日志我们只需要将容器内的应用日志采集到集中的 ELK 上去就可以了。监控也是如此,只需要采集 node_exporter 和业务指标就行了。

    如果之前没有相关方案,也可以直接使用 KubeSphere 开箱即用的日志监控方案,同样也是基于 Elasticsearch 和 Prometheus 的。

    多租户资源可视化

    企业空间完美契合了多租户管理,这样对于私有化部署、资源利用统计都非常方便,同时企业空间下的项目 刚好就对应 K8s 中的命名空间,这让人非常惊喜,KubeSphere 是紧贴 K8s 标准的,不会增加任何学习使用成本。

    集群状态和资源用量排行可以直观看到各节点资源使用情况,方便为未来资源预算做好规划。还可以对企业空间进行配额限制,满足了不同租户资源控制需求。

    存储

    由于我们目前主要是无状态应用,对储存要求不高,所以用的是最简单的方案集中式 NFS,由于是单节点存储,所以存在单点问题,这个后面可以使用云厂商的 NAS 存储或者其它分布式存储。

    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案

    1. CI 构建节点配置问题

    节点配置至少在 4C·16G ,否则 DevOps Jenkins 可能无法正常运行,这个还是有些占资源的,建议 使用特定节点充当 CI 节点:为依赖项缓存设置 CI 节点

    1. 流水线不响应问题

    有时会出现流水线一直等待运行,或者卡住的问题,这通常是构建节点资源问题,我们遇到过前端 node 打包 cpu 占满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首先检查打包节点的资源情况,kill 掉占用高的打包进程就行了。或尝试重新创建 DevOps-jenkins 负载通常能够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进入 Jenkins 后台查看问题(密码与 KubeSphere 后台密码相同)。

    1. 构建缓存问题

    由于 git 缓存问题,所以我们将 jenkins-casc-config.yaml 中定义的 Agent 配置 idleMinutes 改为一个较大的值,以实现打包 Pod 在构建后不会被删除。

    之所以只能这样,是因为 base-n8qkj 的卷 workspace-volume,卷类型是 EmptyDir 临时的,如果是 HostPath 类型的就好了,这点不知道官方是怎么考虑的。

    1. configmap 更新问题

    在 K8s 中 configmap 的更新会自动生效,并同步到各个挂载了 volumes configMap 的 Pod 上去,这样就可以实现配置更新后自动生效而不用重新发布应用。

    但是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个问题,这种生效机制是通过软连接实现的(改变软连接指向,删除旧的文件),而某些应用可能会出现在更新配置时,短暂的找不到文件报错的问题(phpfpm),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额外做了处理,原理是应用不直接挂载 configMap 了,而是通过另一个容器去挂载 configMap 并处理好稳定的文件后再供目标应用使用。

    使用效果

    使用 KubeSphere 后我们几乎就没再关注过服务是否在线等运维的琐碎事情了,因为 K8s 会保证一切按照预期进行,这使得我们的迭代发布速度大大提高,开发要做的只是提交代码,其它的一切都不用操心,极大的提高了开发编码的幸福度和对保障服务稳定的信心。

    • 无状态应用分布式部署,弹性伸缩;
    • 自动发布,自动化运维,故障自愈;
    • 一次构建到处运行,无惧环境搭建。

    未来规划

    由于还在逐步学习应用中,目前对 K8s 的应用场景还比较简单,未来还有很多探索的点,如:

    • 存储上,目前为了解决 web 无状态应用 可能也会有临时文件上传等需求,使用了 NFS 存储,这样多节点 Pod 可以共享存储,后面可以尝试使用其它更为可靠的分布式存储。
    • 应用上,目前主要是将无状态应用部署了上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后面可以将更多的有状态应用也部署上来。

    最后希望 KubeSphere 能够越来越普及,紧跟 K8s 官方标准,在降低上手门槛、社区、文档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快速的享受到 K8s 的好处。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发平台 OpenWrite 发布!

  • 相关阅读:
    bs4获取图片
    04 src和href的区别?link标签和script标签的区别?如何提高权重?DOM和BOM区别
    物联网卡有哪些神奇的功能?
    uqrcode+uni-app 微信小程序生成二维码
    IK分词器实现原理剖析 —— 一个小问题引发的思考
    训练神经网络解决二分类问题的原理
    RepVGG论文详解
    Eclipse IDE 2022的下载与安装
    谷歌掀桌子!开源Gemma:可商用,性能超过Llama 2!
    SpringCloud Alibaba 入门到精通 - Nacos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zpf17671624050/article/details/13261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