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队列只允许在队列头(front)进行删除操作,在队列尾(rear)进行插入操作,当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在队列中插入元素称为入队,从队列中删除元素称为出队。因为队列只允许在尾端插入,在头端删除,所以只有最早进入队列的元素才能最先从队列中删除,即队列有先进先出的特点。
即仅在队头进行删除在队尾进行插入,可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队列中的数据,比如数组。队头和队尾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要设置头、尾指针。
初始化时的头尾指针,均置为 0。 当头尾指针相等时队列为空或者为满,在非空队列里,头指针始终指向队头元素,尾指针始终指向队尾元素的下一位置。
由队列的原理可以将头指针当做读操作,将尾指针当做写操作,即在尾端插入数据就是写入队列,在头端删除数据就是将队列中的数据读出,这样好理解点。
刚开始头指针和尾指针都在同一位置
当队列入队时,尾指针加一,头指针保持不变,a1入队,尾指针rear+1指向下一个地址空间,即尾指针始终指向队尾的下一地址,如a4入队后,尾指针rear+1 。
队列出队时,尾指针保持不变,头指针依次加1,由先进先出原则,a1先入队,则a1先被读走,然后front+1,指向了 a2,a2删除后,front+1指向了 a3。
当a5删除后,头指针和尾指针的指向又相同相等了,即说明队列中的数据 已经全部读走
在顺序队列中,当尾指针已经指向了队列的最后一个位置的下一位置时,如果再有元素入队,就会发生“溢出”,此时队列中已经填满了数据,头指针还在开始位置。
顺序队列的 “假溢出” :即队列的存储空间并未填满,却发生了溢出。
比如 rear 现在指向了最后一个位置的下一位置,按照上面所说此时队列已经被填满,如果再有元素入队,就会发生“溢出”,但这是在头指针没有移动的前提下,如果之前队列头也删除了一些元素,那么队列头指针经过n次的 +1 之后,会遗留下了很多空地址,但是顺序队列就会认为再有元素入队,就溢出,即出现 “假溢出” 现象,这是不合理的,故出现了环形队列。
环形队列的使用场景还是挺多的,比如要将单片机一些模块采集的数据连续上传到PC端,这里就可以用到环形队列,即将采集的数据放到队列中去,再将队列中的数据读出上传到PC端,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将采集端和上传端直接相连呢?因为采集数据的速度和上传数据的速度是不知道的,如果直接相连会出错。
环形队列的原理就是将新元素加入到第一个位置上,构成类似于一个环一样的队列,入队和出队还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环形队列的空间利用率高。
环形队列解决了顺序队列 “假溢出” 的现象,但是又出现新的问题,即怎么判断队列是否为空,如果单用 rear = front 判断空或满显然是不行的,比如
此时两种情况都是 rear = front 的情况,在环形队列中,当队列满了之后 rear + 1会指向第一个地址,即出现了 rear = front 的情况。
一般判断队列空的条件是 rear = front, 通常少用一个元素的储存空间用来判断队列是否满,即在入队前测试尾指针加 1 后是否等于头指针,若相等则认为队满。
或者当用数组array[len]来表示队列时,则可用(rear - front)的差和数组长度 len 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说明队列已满,(在下面说明这种方法)。
W等于尾指针rear,R等于头指针front,相当于写操作和读操作。
- /*队列结构体*/
- typedef struct ring_buff{
-
- int array[len];
- int W;
- int R;
- }*ring;
- /*队列初始化*/
- struct ring_buff *fifo_init(void)
- {
- struct ring_buff *p = NULL;
- p = (struct ring_buff *)malloc(sizeof(struct ring_buff));
- if(p == NULL){
- printf("malloc error\n");
- return -1;
- }else{
- p->W = 0;
- p->R = 0;
- memset(p->array,0,sizeof(p->array));
- return p;
- }
- }
将队列相应空间清零。
- /*判断是否满*/
- int get_ring_buff_fullstate(struct ring_buff *P_ring_buff)
- {
- if((P_ring_buff->W - P_ring_buff->R) == len){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
如上图所示,array[6] 的存储空间为array[0] - array[5],即6个数,当R和W等于0时指向array[0],存入数据后W++,指向下一个地址,当W将array[5]存入数据后会自加一,此时W = 6,R = 0,下一次判断队列是否满时条件成立,即W - R = len,len为数组长度6。
- /*判断是否为空*/
- int get_ring_buff_emptystate(struct ring_buff *P_ring_buff)
- {
- if(P_ring_buff->W == P_ring_buff->R){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
当头指针和尾指针相等时判断为空
- /*插入数据*/
- int ring_buff_insert(struct ring_buff *P_ring_buff,int data)
- {
- if(P_ring_buff == NULL){
- printf("insert P_ring_buff error\n");
- return -1;
- }
- /*判断队列是否满*/
- if(get_ring_buff_fullstate(P_ring_buff) == 1){
- printf("full\n");
- return -1;
- }
- P_ring_buff->array[P_ring_buff->W%len] = data;
- P_ring_buff->W++;
- return 0;
- }
W = {0、1、2、3、4、5 },则array[W%len] = {0、1、2、3、4、5},刚好依次对应,当W = 6时,6 % 6 = 0,又从array[0]开始存储数据,这也是环形队列的关键,即形成闭环。
- /*读取数据*/
- int ring_buff_get(struct ring_buff *P_ring_buff)
- {
- int data = 0;
- if(P_ring_buff == NULL){
- printf("get P_ring_buff error\n");
- return -1;
- }
- data = P_ring_buff->array[P_ring_buff->R%len];
- P_ring_buff->R++;
- return data;
- }
读取数据和写入数据类似,也是当R = 6时,6 % 6 = 0,又从array[0]开始读取数据
- /*销毁*/
- int ring_buff_destory(struct ring_buff *P_ring_buff)
- {
- if(P_ring_buff == NULL){
- printf("destory P_ring_buff error\n");
- return -1;
- }
- free(P_ring_buff);
- return 0;
- }
- #define len 6
- int main()
- {
- int i;
- int getData = 0;
- /*初始化队列*/
- ring Pt_ring_buff = fifo_init();
- /*向队列中写数据,即0 - 5*/
- for(i = 0;i < 6;i++){
- ring_buff_insert(Pt_ring_buff,i);
- }
- /*将写入的数据读出三个,由先进先出原则应该读的0 - 2*/
- for(i = 0;i < 3;i++){
- printf(" %d",ring_buff_get(Pt_ring_buff));
- }
- printf("\n");
- /*再写入三个数据,此时写入的数据应该在上面的数据之后,即在5之后*/
- for(i = 8;i < 11;i++){
- ring_buff_insert(Pt_ring_buff,i);
- }
- /*读取队列中的数据,此时再次读取队列中的数据时,0 - 2 已经被读走,所以应该是从3、4、5、8、9、10、3 ...循环读取十个数据*/
- for(i = 0;i < 10;i++){
- printf(" %d",ring_buff_get(Pt_ring_buff));
- }
- ring_buff_destory(Pt_ring_buff); //释放空间
- printf("\n");
- system("pause");
- return 0;
- }
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