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类从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开始,直到卸载,它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卸载,其中的验证-准备-解析可以理解为链接阶段。类加载过程就是将.class
文件中类的元信息加载进内存,创建Class对象并进行解析、初始化类变量等的过程。
类不单单只会在创建对象的时候被加载,一个类可能会有静态/非静态变量,静态/成员方法等等,再操作这些类里的“东西”的时候也会被加载,先简单介绍一下类在什么情况下会加载:
1)使用new关键字来实例化对象;
2)读取或者设置一个类的静态字段;
3)调用一个类的静态方法;
4)对类进行反射调用(java.lang.reflect
),如果类没有被加载,就要先进行加载;
5)初始化一个类的时候,如果其父类还没被初始化,则要先对这个父类进行初始化;
6)虚拟机启动的时候,用户需要制定一个执行的主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类。
1)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类名,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2)将这个字节流所表示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运行时数据结构;
3)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的各种数据访问入口。
验证是为了确保xx.class
(注意和 .java 文件区分开)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符合当前虚拟机的要求,且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的安全。
在这个阶段正式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空间并设置初值
1、静态变量是基本类型(int、long、short、char、byte、boolean、float、double)的默认值为0
2、静态变量是引用类型的,默认值为null
3、静态常量默认值为声明时设定的值设置
说明:
public static int temp = 1;
在准备阶段的时候temp的值并不是1而是初始化为了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emp = 1;
那么在准备阶段temp的值就是1了。
虚拟机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变为直接引用的过程。
此处针对的是静态方法及属性和私有方法与属性,因为这类方法与私有方法不能被重写,静态属性在运行期也没有多态这一说,即在编译器可知,运行期不可变,所以适合在该阶段解析
初始化阶段是为类的类变量初始化值的过程,通过执行类构造器clinit()
方法来完成。clinit()
方法是编译器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语句块(static{}
块)中的语句合并产生的,编译器收集的顺序是由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所决定的,静态语句块中只能访问到之前定义在静态语句块之前的变量,定义在之后的静态变量不能访问。
此外clinit()
方法与类的构造函数init()
不同,它不需要显式的调用父类构造器,虚拟机会保证在子类的clinit()
方法执行之前,父类的clinit()
方法已经执行完毕。
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41563912/article/details/116642556
https://www.jianshu.com/p/79e00eddd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