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资产或产能对冲的全球超发货币:全球货币超发危如累卵。
原材料供给冲击与通胀式衰退:从原材料到消费品涨价的层层吸收是存在弹性的。但供给冲击力度越来越大,化解能力越来越小。原材料供给冲击削弱全球增长动力。
劳动供给冲击长期化:疫情只是劳动力供给冲击的加速器,疫情的短期劳动供给冲击是未来20年的缩影。
国际大循环受阻,增加通胀式衰退风险:疫情对全球经济循环的冲击巨大,贸易保护主义破坏了国际大循环,电商、快递红利见顶,放大通胀传导风险,国际大循环受阻,加重通胀式衰退风险。
垄断挑战竞争,放大通胀与衰退风险:垄断放大通胀压力,削弱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头部化放大全球通胀与衰退风险。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核心通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英语: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CPI;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定义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国家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紧缩银根、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生产、平抑物价等。
核心通胀率,就是指消费价格指数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化之后的价格变化率。考虑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化较为频繁、变化幅度较大、受供给方面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剔除他们的影响有利于更为准确的判断价格总水平和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
生产价格指数(PPI)
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生产者物价指数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PPI不仅是工业通胀率,也是经济景气指标。从PPI与CPI的不同组合,可以研判经济周期。
采购经理指数(PMI)
PMI指数的英文全称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PMI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PMI商业报告,时间上大大超前于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报告,所选的指标又具有先导性,所以PMI已成为监测经济运行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
食品价格指数
食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食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食品价格指数是价格指数的一个细分类,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食品价格指数是研究食品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它为制定、调整和检查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提供依据。发展中国家更要重视食品通胀。
经济指标的组合使用:
对于已成为纯消费者的退休人员,保障其生活水平不受物价上涨过多影响的方式就是上调基本养老金,2020年中国总体按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又一次上调了养老金水平,这已经是中国连续17年上调养老金了。
通胀有利于负债人,而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在通胀发生时,银行里的储户作为债权人成了实际受损者。(对于贷款者,商业银行充当债权人,也会受损失,只是银行可以把它们的实际利息损失转嫁给储户)
曾经支持中国房价上涨的五大类因素,目前都已经在弱化甚至逆转,中国未来的房价普涨阶段已经结束,未来必然走向分化。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一线城市是国家的经济、科技、金融、文化、贸易中心,通常还充当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角色,在国际上则对标纽约、伦敦、新加坡这些大都市,其特殊吸引力很难被替代,因此即便由于经济下行、金融收缩或其他周期性因素阶段性造成房价下跌,长期看仍然能涨回来,像伦敦就曾经历过若干次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但是如今房价仍然高高在上一样。因而,居住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城市核心地段的居民,仍然可以继续持有房产,及时对抗通货膨胀,长期也能抵御经济衰退。
成都、重庆、西安、合肥、武汉等大城市圈中心、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由于相对于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城,这些城市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产业聚集优势,商业和服务业发达,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因而未来将继续吸引人口流入,房价相对稳定。
那些位于超大城市,大城市圈外围的卫星城市,三、四线城市,将因核心城市强烈的“虹吸效应”而进一步失去吸引力。
考虑到投资知识能力有限、资金量小、对专业投资机构难以甄别等原因,选择信用高、收益率大于银行存款利率的高收益债券,对很多家庭而言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在通胀初期或利率上升的过程中,对于市场上的存量债券,利率风险成为利率债面临的主要风险。例如,2020年下半年起,随着CPI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趋于上升,市场存量债券因而价格下跌。
在通胀后期、利率水平较高的阶段,认购新发行的、高收益长期债券通常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在1997年前后,伴随着高通胀率,中国的长期存款利率水平达到15%以上。在那时如果购买了高收益的债券、高收益的保险产品,甚至在银行按照15%以上利率存5年、10年的定期,当通胀水平和市场利率水平回落到个位数之后,持有这些长期债券的投资者仍然可以每年得到两位数的固定利息,直到产品到期。
股市的整体收益是否会随着通胀升高而降低,关键取决于央行会不会因为通胀走高而加息。
有机构测算了1973年以来美国标普500的市盈率在各个通胀区间的均值,发现通胀上升对股市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在通胀低于3%时,通胀上升伴随市盈率上升,而当通胀高于此阈值时,通胀的进一步上升压制市盈率。
尤其是在通胀的后期阶段,任何国家的央行都不会坐视不管,那时候指望通过投资指数基金获取股市的一般收益,来抵御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恐怕就比较困难了。
好公司的股票,即使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仍有望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全球通胀与衰退研究机构 DataTrek 的统计显示,1972-1980年美国高通胀期间,标准普尔指数成分公司的盈利增长了120%,超过同一时期消费物价110% 的累计涨幅。
首先,要找到的是那些高速成长的上市公司。这些优秀的企业所带来的高业绩增长,不仅可以抵御通胀,还将穿越经济衰退。理论上,如果一个公司可以高于20%的增速永远成长下去,它的估值可以给到无限高。
其次,能不能从稳定成长型股票上获得可观收益,取决于买人的时机是否正确、买入价格是否合理,要在估值偏低的时候才能买入。理论上,如果一个10%-20%稳定增长的成熟消费品企业,即便有商誉等护城河,给予20-30倍的市盈率(PIE)也差不多了。
从历史上看,高通胀时期铜等有色金属上涨最快,经济衰退来临时下跌得也最惨。
黄金虽然也是稀缺贵金属,但是它的价格波动主要不是取决于工业用途,而是被人们当成一种避险资产。从较长时间来看,黄金与货币超发、CPI走势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确是抵抗通胀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数字货币(指比特币等)的冲击,其有效性已经大不如从前。
在传统的股票、债券、货币类资产之外的金融或实物资产投资可统称为另类投资,包括证券化资产、金融衍生品、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大宗商品、风险投资(VC)、古董和艺术品等。与传统资产相比,另类投资相对小众,通常起点较高,流动性差,锁定期较长,所受的监管相对也少。
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无论是PE/VC,还是大宗商品、艺术的投资或许还可以称为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经济衰退风险来临的时候,PE/VC 项目的失败风险必然迅速被放大,而那些价格弹性大的艺术品、奢侈品、艺术品、各种可有可无的非必需品,价格都有可能剧烈下跌,只有那些具有价格刚性的必需品在展现其价值吸引力。
至于金融衍生品投资,理论上可以用来投机:单向做多或做空(也可以用来套利或对冲风险),其盈亏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策略,而与经济是通胀或衰退无关。单纯投机策略的金融衍生品一般而言也并不适合普通家庭参与。
个人和家庭应对总结:
企业以研发、场景、体验价值对抗通胀与衰退,如一体化营销、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变革。
政府有没有吸纳超发货币的新蓄水池?
内循环为主体:
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