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扣113题引发的关于DFS和回溯的一点思考


    1. 最近刚学回溯和DFS,刷力扣遇到一道题(113题),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我们不细究回溯和DFS的区别联系。关于这道题的2种写法,我把第一种称为回溯。
    class Solution {
        List<List<Integer>> res = new LinkedList<>();
        LinkedList<Integer> trace = new LinkedList<>();
        public List<List<Integer>> pathSum(TreeNode root, int targetSum) {
            //标准回溯写法
            if (root == null) return res;
            trace.add(root.val);
            targetSum -= root.val;
            backTrack(root, targetSum);
            return res;
        }
        void backTrack (TreeNode root, int targetSum) {
            //标准的回溯写法:1.结束条件2.可选择项:递归调用4.对每一个选择项回溯
            //这种回溯的写法需要先对根节点进行选择。
    
            //结束条件
            if (0 == targetSum &&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s.add(new LinkedList<>(trace));
            };
            //可选择项(把节点上的值,看成所在分支)
            if (root.left != null) {
                trace.add(root.left.val);
                targetSum -= root.left.val;
                backTrack(root.left, targetSum); //递归调用
                //回溯
                trace.removeLast();
                targetSum += root.left.val;
            }
            //可选择项(把节点上的值,看成所在分支)
            if (root.right != null) {
                trace.add(root.right.val);
                targetSum -= root.right.val;
                backTrack(root.right, targetSum); //递归调用
                //回溯
                trace.removeLast();
                targetSum += root.right.val;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我把第二种方法称为DFS,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List<List<Integer>> res = new LinkedList<>();
        LinkedList<Integer> trace = new LinkedList<>();
        public List<List<Integer>> pathSum(TreeNode root, int targetSum) {
            if (root == null) return res;
            trace.add(root.val);
            targetSum -= root.val;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targetSum == 0) {
                res.add(new LinkedList<>(trace));
            }
            pathSum(root.left, targetSum);
            pathSum(root.right, targetSum);
            trace.removeLast();
            targetSum += root.val;
            return res;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1. 我们知道回溯的标准框架:
    backtrack (当前状态) {
    	1.判断结束条件
    	2.根据当前状态获取下一个状态的选项列表,然后递归
    	for (可选项:可选项列表){
    		处理可选项;
    		backTrack(可选项);
    		撤销可选项;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回溯框架的应用场景一般是对分支做选择,而我们这道题的选项都是节点,对于上述的回溯代码,需要把这些节点变成分支,再去套用回溯框架可能更好理解一些。我把节点上的值变到分支上,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就是套用回溯的框架了,那么我们如何开始调用backtrack()方法呢,具体来说,我们的backtrack方法中传入的root应该是啥呢?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backtrack方法的第一个参数的作用纯粹是为了引出后续的可选分支,我们加入路径的也是后续的可选分支,我们的backtrack方法不对第一个参数(一个分支)做其他事情,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通过第一个5这个分支引出4和8这两个分支,而在backtrack这个方法中,5这个分支我们就不会考虑到了,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去访问5这个分支,并加入路径,也就对应代码:

    if (root == null) return res;
    trace.add(root.val);
    targetSum -= root.val;
    
    • 1
    • 2
    • 3

    有了这一层铺垫之后,后序就可以不断地: 引出可选项–>递归–>回溯了。
    4. 我们把第二种方法就叫DFS吧(虽然回溯思想也需要用到DFS算法)。
    第二种方法处理的就是节点,我们也可以仿照回溯的代码框架来,但是需要注意不同之处。

    • dfs()方法中虽然第一个参数(一个节点)也用于引出后序节点,但是dfs()也会访问这个节点,也就是加入路径,而backtrack第一个参数在调用之前就已经访问过了。
    • 可以看到,dfs()是先处理访问节点,再去判断是否结束,而backtrack直接就判断了。
    • 因为回溯和dfs对分支和节点的处理时机不同,导致撤销选择时机不同。如下图代码框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相关阅读:
    windows开启远程桌面
    欧冠比赛数据集(梅西不哭-离开巴萨也可能再创巅峰)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以及CA证书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学习(三)------->从Attention到Transformer再到BERT
    模型训练环境相关(CUDA、PyTorch)
    “顶梁柱”滑坡、新增长极难担重任,阿里“蹲下”是为了跳更高?
    IPD的商业实现过程
    Python面经
    Stable Diffusion 手动安装扩展报错 catch exception for non git extensions
    ASP.NET Core MVC应用模型的构建[2]: 定制应用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hpccph15/article/details/12794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