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想伙伴问在单片机c语言编程时volatile这个关键词怎么理解?有什么作用?
Volatile是C语言的一个关键字,在stm8和stm32的固件库里也会经常看见这个关键字的使用。
如果真的想理解透彻,可能要追溯到编译器优化机制和cpu访问变量的原理。
这个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并不是很划算,我一直强调学习也要把控好投产比,也就是你投入研究的时间要和回报成正比。
很明显,对于一个开发者来说并不需要深入研究编译器优化代码的机制,至少我这么多年没深入研究过,也不影响我做产品。
很熟悉和只了解,同样都能实现功能,所花的时间成本却是天差地别的。
所以,我们只需要知道有编译器优化的概念,和cpu访问变量的原理就够了。
重点是记住volatile这个关键词的使用场景,什么时候必须要用!
我们看上图代码。
代码第一行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a,第6行把a赋值为1。
程序在执行的时候,首先会把1这个值赋值给cpu的寄存器里(比如R0-R7),然后再把寄存器里面这个1赋值到&a这个内存地址里。
这是给变量赋值的过程。
代码第一行定义了两个全局变量a和b,第12行把变量a的值赋值给b。
程序在执行的时候,会先把a这个内存地址的值(也就是1)取出来先存到寄存器里,然后再把寄存器里的值存储到变量b的内存地址里。
这是读取变量值的过程。
我们可以再看一下上面那个代码,是不是觉得程序执行过程中第16行(&a内存地址->寄存器)的操作有点多余?
因为a的值已经存在寄存器里了,直接把寄存器的值存到变量b的内存地址里不就行了?
为什么还要重新从a的内存地址里重新取值到寄存器?有种脱裤子放屁的感觉对吧?
你能想到的,大聪明编译器肯定也能想到。
一般访问寄存器要比访问内存(RAM)的效率高。
所以,编译器也是基于这些规律特点,对我们写好的代码进行优化。
我们常用的开发工具Keil可以对优化等级进行设置,比如说Keil这个开发工具可以设置优化等级。
具体这几个优化等级有啥区别,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下。
经过编译器代码优化以后,为了执行效率更高,执行这段程序的流程就会被优化。
最终程序执行可能就直接把寄存器的值赋值给变量b这个内存地址了,而不是重新从变量a的内存地址里读取到寄存器,这样效率就提高了。
编译器优化原则之一:减少对内存访问的次数,因为从内存里读写数据效率比较低。
如果这样被优化掉,会不会出现问题?哪些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答案是有可能会,比如以下几种情况:
假设程序执行到第12行,发生了一个定时器4中断,中断里a=2了。
这个时候b=a,大家猜结果等于多少?是不是还是等于1?
而实际上a=2了,这个时候程序就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
所以,如果你有全局变量,会在中断里去改变它的值,最好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下。
相信大家都知道,实时操作系统任务之间是可以根据任务优先级打断的。
如上图,假设Task2任务优先级比Task1优先级高,说明Task2是可以随时打断Task1的。
假设Task1执行到12行,Task2任务就绪开始执行了,然后把a=2,执行完又回到Task1的第14行继续执行,这样b=a,大家猜猜结果等于多少?是不是还是等于1?
实际上a=2了,这个时候程序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
所以,如果你程序加了RTOS,并且多个任务共享一个全局变量时,最好也用volatile关键词修饰下。
USART1->DR是STM32单片机串口1的数据寄存器,当有串口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时候,数据都会在这个寄存器里。
USART1->DR里面的数据可能会一直会变化的。
假设cpu执行到上图程序第9-13行时,USART1->DR发生改变,那a和b的值肯定也不相等。
所以,如果你有变量是读取寄存器的值,最好也用volatile关键词修饰下。
简单来说,volatile就是告诉编译器编译时不要过渡优化,以便告诉cpu,当你执行到这个变量的时候,记得重新从内存里去读,以保证读出来的值是最新的。
一般以下使用场景需要用:
1.中断里会改变全局变量的值
2.多任务共享同一全局变量
3.变量读单片机寄存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