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针和数组试题解析(2)字符数组部分


    对于指针和数组的关系!想必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已经了解差不多了!即有指针数组,数组指针,还有函数指针数组……一系列复杂关系!所以,笔者吸取学长经验,私底下窃取了一些材料,再加上仔细地思考分析,所以,决定系统的发一套指针和数组试题解析供大家分析理解!!虽然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凝聚下来的便都是精华!也是笔者精心打造,请各位老铁耐心欣赏一下!!顺便动用一下发财的小手,一键三连呀!!

    言归正传,请各位老铁仔细欣赏笔者的文章!!!

    谨记:对于字符数组,我们要跟字符串区分开!!
    下面进入笔者的指针和数组试题解析部分!

    1. #include <stdio.h>
    2. int main()
    3. {
    4. char arr[] = { 'a','b','c','d','e','f' };
    5. printf("%d\n", sizeof(arr)); //6
    6. printf("%d\n", sizeof(arr + 0)); //4
    7. printf("%d\n", sizeof(*arr)); //1
    8. printf("%d\n", sizeof(arr[1])); //1
    9. printf("%d\n", sizeof(&arr)); //4
    10. printf("%d\n", sizeof(&arr + 1)); //4
    11. printf("%d\n", sizeof(&arr[0] + 1)); //4
    12. return 0;
    13. }

    注意,笔者的代码是在vs2022 的x86环境下进行演示的!请注意细节,若是在vs2022的x64环境下,将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但那个结果也是正确的!

     若是有老铁能直接看懂,并且能够跟答案对上号,那么这篇博客,这位老铁就没有看的必要了,下面内容主要是对上面的代码的讲解!并不做其他的内容!但若是有兴趣,可以进一步欣赏!
    下面进入讲解部分!

    对于字符数组:char arr[] = { 'a','b','c','d','e','f' };  数组有6个元素!每个元素都为: char 类型,所占1个字节!

    1.sizeof(arr)  : arr是数组名,并且单独放在sizeof内部,计算的是数组的总大小,单位为字节! 6

    2.sizeof(arr + 0)  : arr是数组名,并非单独放在sizeof内部,arr表示首元素的地址!arr+0 还是首元素的地址!

     地址存储起来就需要4个字节,与char类型无关!(包过与其他类型也无关)

    3.sizeof(*arr)  : arr 是首元素的地址!*arr 就是得到了首元素!sizeof(*arr) 计算的就是首元素的大小,(char类型)1个字节!

    4.sizeof(arr[1])  : arr[0]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则arr[1] 是数组的第二个元素, .sizeof(arr[1])计算的就是第二个元素(char类型)的大小!1个字节!

    5.sizeof(&arr)  : &arr 取出的是数组的地址!sizeof(&arr)计算的是数组的地址!但是数组的地址也是地址,是地址就是4/8个字节!

    6.sizeof(&arr + 1)  : &arr 的类型为: char (*)[6]  ;

     &arr 是数组的地址!&arr+1跳过整个数组!!即指向 'f' 的后边!&arr的本质:还是地址,既然是地址,就是4/8个字节!

    7.sizeof(&arr[0] + 1)  : &arr[0] 的类型为:char * 类型! &arr[0]  取出的是:'a'的地址! &arr[0] +1取出的是 :‘b' 的地址!是地址就是4/8个字节!

    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到此为止,笔者所精心钻研指针和数组试题解析(2)部分已经结束!期待着后续部分!!

  • 相关阅读:
    Docker Swarm Mode
    shell常用快捷键和通配符
    面试Python一定要记住的超基础知识点【速记】
    MySQL -- 环境安装(CentOS7)
    JS事件处理机制/微任务和宏任务
    算法竞赛交互题模板
    AI概念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一章 绪论 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Arduino Nano 引脚复用分析
    纯Unity环境下,把一个object系列化成json并保存到本地,然后读取json再次反系列化成object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64308540/article/details/12689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