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各个大厂频繁裁员,打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根据媒体报道,阿里裁员达30%,腾讯裁员也达10-20%,华为更是一夜裁掉7000人……云计算行业成为这波裁员潮的重灾区。
阿里是国内最早涉足云行业的玩家之一,在AWS尚未画出亚马逊第二增长曲线的2009年,阿里就预判了云计算行业对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必要性。马云甚至放话“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10年,做不出来再说。”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阿里等来了跻身云计算3A(AWS、Azure、阿里云)之一、连续5个季度的盈利。
有了阿里云的身先士卒,腾讯、百度、美团等大厂一改之前态度,纷纷试水云计算,国内云计算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安全性、稳定性等硬指标相差不多的前提下,几家企业间同质化的问题变得格外明显,于是价格战成为争抢市场的第一方案。
云商像打了激素一样快速发展,但根基是虚浮的。他们选择暂时性忽略云基建消耗的巨大成本。根据 IDC报告,2021年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强劲,比 2020 年增长 8.8%,总额为 739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云基础设施服务的支出将增长 21.7%,达到 900 亿美元。在烧钱占地盘的日子里,中小型云商及时止血,陆续退出,留到最后的大厂也没有笑得太开心。
为了摆脱前期价格战的拖累,云商大厂纷纷发力差异化。
阿里云打出“云钉一体”这张牌,从早先的服务互联网用户向传统产业渗透,做深企业服务,这一策略就目前而言颇见成效,在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报告中,钉钉制造类应用的数量同比增长300%。
腾讯云则将重点放在了一贯擅长的生态上,整合2B业务、打通云与行业。就像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小程序等SaaS产品打出来的定位一样,腾讯更愿意让云计算发挥连接器的作用,实现B端工作协同。
华为云继续加码云计算,在2020年初把Cloud&AI升级为Cloud&AI BG后,进一步压缩定制化私有云的比重,向公有云、混合云转向。
在中国云商的野蛮生长中,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3280.亿元,增速为45.4%。云服务目前在供给端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格局,上云、用云也在需求侧初步形成共识。但云巿场已经过了“概念变现“阶段﹐要从“能力变现”角度出发去探寻多元增长曲线,用长时间的技术能力升级、生态能力构建换取更广阔的巿场空间。
Gartner认为,尽管宏观经济逆风,但支持或提供公有云服务的产品将呈剧烈增长趋势,SaaS(软件即服务) 仍然是最大的细分市场。
由于云迁移的策略和技术差距,企业适应 IaaS 的速度较慢。后起的国外云商们大多选择直接向企业提供SaaS云服务,如Azure等云商巨头们,也开辟了除IaaS外的Paas和SaaS市场。
相较于国外云服务的细分市场趋于成熟,国内的云服务市场依然处于混沌状态。大部分云商仍停留在IaaS层,与云相关的服务商、软件商、集成商等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整个国内云生态依然不够成熟。
这就造成企业在寻求云服务的时候,难以找到一套完整的符合自己需求的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先寻找云商解决云资源问题,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寻找相应的软件服务提供商。其中寻找资源的成本、沟通成本让企业疲惫不堪,货比三家后依然难以保证云服务解决方案的品质。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即使有心上云、用云,也会因为门槛过高望而却步。
国内的云商们在发展中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像砍去树上多余的枯枝,云商们也对各自企业内部进行新一轮的布局和洗牌。他们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己擅长的Iaas层和PaaS,将底座夯实,并提供能力给SaaS厂商,再通过MSP(云管理服务提供商)汇聚这些中小型云服务商的能力,将各自的硬件、软件服务集中到一起,以此为企业客户提供一整套完整优质的云解决方案,进一步打开国内云市场。
行业发展是有周期性的,螺旋式前进才是一家企业健康的发展模式,而裁员是企业自省、自救的方法之一。云计算行业对全球来说都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空间的新兴行业。我们可以将云商大厂的集中性裁员看作国内云市场的一次升级迭代。而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