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化运营02 告别迷茫!北极星指标,为业务指明方向


    在实际业务经营中,我们都需要在不同的产品阶段寻找到合适的指标,让这个指标可以准确代表当前产品阶段的方向和目标,并对目标用户和产品定位也有很好的指向性,就像天上的北极星,永远处在北方,永远指向正确的方向。这就是北极星指标。

    每个产品都有很多指标,每个指标都反映了对应业务的经营情况。而北极星指标,与其他指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能为整个业务方向、产品运营规划,以及团队组织结构起到根本性的定向作用,所以北极星指标制定的好坏至关重要。

    对于北极星指标,方向是最重要的。但实际工作中,很多团队犯的也恰恰是方向性错误。比如,陷入与北极星相悖的“虚荣指标”的陷阱;或者由于对目标理解不全,对目标方向的追逐出现“片面”追求。

    所以,这一讲的目的就是带你解决这些关于令人头疼的问题。

    为业务指明方向的指标: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又叫作第一关键指标(OMTM),是指在当前运营阶段最重要的指标,目的是通过北极星指标专注和聚焦在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上。

    换句话说,设定北极星指标代表了当前阶段的战略方向,而北极星指标的经营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战略的成败。

    我讲一个真实案例。之前,社交网络的第一人并不是 Facebook,在 Facebook 之前,MySpace 已是互联网社交产品的领头羊。对于 MySpace,其战略指标是“总注册用户数”,而 Facebook,却用“活跃用户数”作为战略指标。

    很明显两家社交平台关注的战略指标完全不一样:

    • MySpace 是关注注册用户数,典型的规模类指标,是在追求用户规模,对应的策略就是大量扩张新用户;

    • 而 Facebook 是关注活跃用户数,典型的质量类指标,很明显更关心用户的质量,对应的策略就是从产品功能、运营策略上不断去满足用户需求。

    由于关注的战略指标不同,导致两个公司截然不同的经营策略,最终结果就是 MySpace 不知去向,而 Facebook 成为互联网社交大佬。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北极星指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北极星指标呢?我建议从产品的类型、阶段、客群入手。

    1.从“产品类型”选择

    产品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解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大而全地覆盖用户全部需求的产品并不存在,这就要求产品和用户需求、行业特征等密切关联,也就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存在价值、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所以,不同产品类型的北极星指标完全不同,需要按照产品的类型来制定北极星指标。例如,对于内容型产品而言,用户能够在产品中点击更多的视频,观看内容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对产品产生更高的黏性,产品自身的商业化场景(如广告)就更能产生价值。

    2.从“产品阶段”选择

    产品的重要特征就是产品具有明确的生命周期,即诞生、发展、衰退和消亡,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产品所反映的特征、所满足的用户需求也都不尽相同,若用固化的思维来选择北极星指标显然不合时宜。

    在产品诞生期,因初次进入行业市场,初次面对用户,初次展示自己的能力,一般均以规模性指标作为北极星指标,以体现产品在诞生期的快速积累用户的战略方向。

    在产品发展期,用户规模已达到一定规模,用户口碑已初步建立,产品也经历过几次大版本迭代和升级,功能上也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此时一般均以质量类指标作为北极星指标,以体现产品在发展期深耕用户经营,提升用户黏性和活跃的战略方向。

    关于规模性指标和质量类指标,你可回顾《01 | 指标体系,思考业务逻辑的第一步》的内容。

    在产品衰退和消亡期,市场占有率已达饱和,行业中也出现大量的竞争对手,用户指标开始出现疲态,增长乏力,此时一般以寻求新增长方向上的用户规模为北极星指标,以体现产品在新的增长方向和路径上的状态。

    北极星指标是体现当前产品阶段的战略方向和核心任务的,当目前阶段产品的战略目标达成,产品经营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北极星指标自然需要进行一轮迭代,废弃旧的北极星指标,启用新的北极星指标。

    3.从“产品客群”选择

    不论何种类型,处于何种生命周期的产品,都有各种各样的客群,所以我们需要划分不同的客群,分别制定北极星指标,以达到精细化用户运营的目的。

    并且用户增长里也经常提到要特别关注新用户的留存、老用户的活跃。比如,对于新增的新用户,需要关注新用户首触产品的留存、停留时间和流失率;对于老用户,需要继续做好停留时长、打开次数等活跃类指标;而对于已产生首购付费的用户,更应该做好复购率、客单价等营收类指标。

    与北极星相悖,让业务迷失的虚荣指标

    在产品运营中,与北极星指标相对应的就是虚荣指标。北极星指标是当前产品阶段在战略层面的指标,而虚荣指标是无法体现当前阶段的战略方向的,它仅仅是数字上很漂亮的指标,故所谓“虚荣”指标。

    最典型的虚荣指标就是累计注册用户数,很多产品对外宣传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用户,规模看似咋舌,但是圈内人一眼就看得很明白,只提累计,不提活跃和留存就是忽悠人。

    我在《03 | 如何规避虚荣指标,合理界定“有效注册用户”?》中还会再专门讲解注册类指标。

    因为产品的累计用户数哪怕再多,但是其中有用户是只打开一次的,只用过几秒钟,甚至只使用一次就卸载的,这些都会计入累计用户数中,这对于整体产品运营毫无贡献,完全没有价值。

    所以,假如后续你再遇到此类情况,除了表面上点头称赞外,别忘了补一句:活跃和留存有多少呢?看看对方的回答,然后你再做定夺。

    像累计注册用户数这样的大部分规模类指标都是虚荣指标,如累计产品销售额、累计活动参与人数、累计下载量、累计曝光量等。你会发现,虚荣指标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特性:只增不减,所以它相当于是个“只报喜不报忧”的指标,是无法反映真实业务情况的。

    但这不代表规模类指标一定不能采用,比如刚刚我提到,在产品诞生期便可以选用“规模类指标”作为北极星指标。因为产品诞生期需要快速积累用户,快速在用户中形成口碑,快速在市场中形成规模效应,所以会将规模类指标作为这个阶段的北极星指标。

    累计注册用户数是所有类型的互联网产品都需要注意的虚荣指标。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对于电商类产品和内容型产品,它们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虚荣指标。

    1. 对于电商类产品

    营收是电商类产品生命周期内都需要考察的北极星指标。而收入规模(GMV、订单量等)、用户活跃和用户留存都不能算是它的北极星指标,因为用户只要不完成购买转化,产品就无营收,营销效果就是零。

    也就是说,对于这类产品,只要购买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等营收类指标不上涨,多高的 DAU 也无济于事。

    2. 对于内容型产品

    用户“看过”内容详情才算是有意义,某些严苛一点的产品要求用户观看内容详情超过一定时间,才算是用户看过内容,也就是用户消费了内容。所以对应地,CTR、观看完成率(播放完成率)、观看时长(播放时长)等均是内容型产品的北极星指标。

    比如,你现在正在观看磊叔的专栏课程,那对应的观看完成率就会上升,这就可以作为我内容质量的北极星指标了。

    而内容下发量、点击量均是虚荣指标:

    • 下发量大,即出现在了内容列表,有机会看到内容的概要信息,如图片、标题或简介等,但是只要没有进入详情就无法称之为真正的“看过”;

    • 点击量大,即用户确实进入内容详情了,但只看了 1 秒钟就退出,或者几秒内从文章开头下滑到文章结束,内容并没有仔细看,这样的文章对用户并没有切实的价值和意义。

    假如,你仅仅是被今天这个课时的标题吸引,然后几秒内“滑完”内容就退出了,也没吸收知识,这样我的内容就没意义。即使点击量再高,我的质量依旧是没达标的。

    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了“虚荣”指标为何虚荣了,我也将以上虚荣指标总结为下表:
    image-1.png
    注意,这些也都是虚荣指标:点击 PV,因为可以刷;累计注册用户,因为下载了不代表会使用;活动拉新人数,因为拉新不代表留存和活跃,很可能都是羊毛党;产品曝光量,因为看了但不下载的用户很多。

    环绕北极星,为业务引路的伴随指标

    刚刚我们提到,北极星指标也叫作“关键指标”,这个概念对于团队理解战略方向,统一运营节奏,降低沟通成本是必要的,但是产品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为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教科书式刻板地只设定一个北极星指标,既不能体现用户价值,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更不能满足产品战略指向,所以北极星指标并非唯一

    北极星指标,其实是由多个指标组成的北极星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了核心北极星指标和伴随指标

    • 核心北极星指标,是指北极星指标体系中最核心的指标,满足“唯一关键指标”的要求,有且只能有 1 个;

    • 围绕核心北极星指标,有 1~3 个伴随指标,通常是由核心北极星指标拆分出来的二级关键业务指标,即 OKR 中的关键结果 KR。

    注意:天文学中有主星和伴星的概念,北极星指标和伴随指标即来之于此。

    那么核心北极星指标与伴随指标,到底是如何相辅相成,共同为业务引路的呢?如果我就只设定一个核心北极星指标会怎样?下面,我们看一个关于 DAU 指标的案例。

    【DAU 指标家族】

    某产品当前以提升活跃作为当前产品阶段的战略方向,通常情况下会设定 DAU 作为北极星指标,继而制定 DAU 的经营策略,并监控 DAU 的变化,来持续优化策略直至达成 DAU 目标。

    这个逻辑上完全没有问题,很多产品/运营也是这么做的,但我把它叫作常识或方法论,意思是“纸上谈兵”似的论述一个闭环逻辑,但实际却无法落地。

    因为作为北极星指标的 DAU,其组成结构非常复杂,不仅分为新客 DAU、老客 DAU,还可分为沉默唤醒等细分客群 DAU。如果你将 DAU 作为一个整体去经营,势必造成会对 DAU 的各个组成客群一视同仁,形成“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局面。

    而实际上,你应该将整体 DAU 作为核心北极星指标,将新客 DAU、老客 DAU,以及沉默唤醒 DAU 等细分客群的 DAU 作为伴随指标,并分别制定提升活跃的策略,同时根据这三个细分客群对整体 DAU 的贡献来针对性申请和投放营销资源。

    注意:在大厂的运营架构中,新客、老客、沉默等客群也都是由不同团队负责,基于整体 DAU 设定核心北极星指标和伴随指标也能理清团队分工,有效协调团队资源,保持同一个步调和节奏。

    我在《01 | 指标体系,思考业务逻辑的第一步》提到的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便是这点的体现。

    小结

    这一讲,我提到了注册类指标、活跃类指标和留存类指标作为北极星指标的意义。

    所以,下一讲我将聊聊这些“最熟悉又最陌生”的 3 大类指标:注册、活跃和留存,和你一起深入探讨它们背后的核心逻辑和运营特点。

    那么关于指标体系以及刚刚说的这 3 大类指标,你有什么疑问、困惑,或者经验感悟吗?欢迎你在留言区讨论,我在下一讲时一定会展开回答。

    我是磊叔,下次课见~~~

    Lark20210115-095947.png


    精选评论

    **生:

    1.北极星指标分为核心北极星指标和伴随北极星指标2.在产品的不同时期,北极星指标不同3.不同类型的产品北极星指标差异大4.可以把用户分群后,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定义不同的北极星指标,做到精细化运营5.虚荣指标的特点只增不减,避免把虚荣指标做为北极星指标。

        讲师回复:

        Great!说的很透

    **仁:

    看来一定要多学习,给老师提升内容指标啊

    **晴:

    磊叔好,看了您的讲解,发现时长类指标是一些行业的非虚荣指标,但是时长如何统计呢?感觉这个是一大统计难点,例如M站中一个用户对一篇文章的阅读时长,如何统计?

        讲师回复:

        时长的统计,基于页面埋点。APP或Web产品都是由很多页面组成,每个页面都会设置页面埋点。当用户进入A页面时,A页面的页面埋点就会启动计时器,当用户离开A页面,或在A页面无任何操作超过阈值,计时器停止,那么就计算出了A页面的停留时长。

    **煌:

    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是产品诞生期更关注质量类指标,产品发展阶段关注规模性指标。产品诞生期也就是冷启动阶段,工作重点主要在于模式验证,那么这个阶段不是应该重点关注质量类指标,比如次留,至于积累用户,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投放买量、内容引流等方式来实现。产品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产品完成冷启动,实现模式验证后,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应更加关注用户规模的增长,所以应以规模性指标作为北极星指标。

        讲师回复:

        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说的诞生期,实际上是产品生命周期开始前的pre阶段,就是所谓的验证模式。在这个阶段,产品并不会正式投入市场(例如不通过app store发布,仅走test flight),而是通过种子用户来验证业务能否跑通,模式是否符合逻辑等。等过了pre阶段,产品正式对外了,才正式进入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

    **4719:

    "不论何种类型,处于何种生命周期的产品,都有各种各样的客群,所以我们需要划分不同的客群,分别制定北极星指标,以达到精细化用户运营的目的"磊叔好我是科少,对于上面这句话有点疑问,前面讲到一个产品在一个阶段内定唯一一个北极星指标,那么对于分客群定北极星指标的思想,是否就是将该产品在当前阶段的每个客群都当作一个产品运营?

        讲师回复:

        没错啦。事实上我们就是把每个子客群当做一个业务线来运营的,自然有自己的专属北极星指标。

    *敏:

    磊叔你好,我们公司是做灵活用工行业的招聘平台,我现在负责做岗位标签这块,关于北极星指标的选择我有些困惑,如果单从产品中抓取一部分项目出为做北极星指标该如何选择?还有就是关于岗位标签我选择的北极星指标体系是:标签的准确率、商户的使用率、用户的浏览时常、用户的报名率和收藏率这几个指标,请您帮忙看下我选的指标对吗?

        讲师回复:

        第一个问题,2021Q1你们的战略方向是啥?可以根据这个来做。标签,除了准确率,业务的覆盖率。另外,北极星体系内部联系要比较紧密,这五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啥?

    **阳:

    o2o产品的北极星指标是什么呢?是不是和工具类类似,活跃度+复购率吗

        讲师回复:

        这个要看具体是哪类o2o产品,一般而言,活跃和付费都是核心北极星指标。

    *钢:

    请问老师,电商业务中,GMV被认为是虚荣性指标,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GMV反映了实际的成交,似乎也算是实际形成转化的数据指标了啊?是因为GMV可以刷吗?

        讲师回复:

        因为gmv在非常多公司里面的定义中,没有排除退单退款,以及下单未支付的情况,显然会出现虚高的情况。你说的刷单可以在下单未支付的场景中出现,也会在完整购买流程的场景中出现。第二种涉及欺诈,需要用复杂的模型开判断。

    **笑:

    如何定义为老客?老客的留存率应该怎么定义?

        讲师回复:

        没有统一定义,就根据自己看的业务来定,某些产品将注册超过三个月的用户就定义为老客,有的产品将未达成业务目标的都叫做老客。老客的留存一般比较稳定,更多要关注的是老客的流失。

  • 相关阅读:
    git使用说明
    spring推断构造函数
    K8S集群再搭建
    Git——IDEA集成GitHub详细操作
    微服务的拆分策略
    Gitlab+P3C-PMD(阿里云插件)标准化你团队的代码和提交信息
    NLP 自古以来的各预训练模型 (PTMs) 和预训练任务小结
    如何使用HTTP代理爬虫,防止对网站造成负面影响
    低代码平台
    [ 常用工具篇 ] 解决kali英文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 kali 设置中文界面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fegus/article/details/12686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