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算法是一种暴力的递归,他解决的是无法用for循环嵌套完成的题目,他的优化方式是剪枝
回溯法能解决的问题大致如下特征:
回溯算法思想模板(只是伪代码,写的时候可以往这个方向靠,则可以考虑回溯)
void backtracking(params){
if(end){
收集结果
return;
}
for(集合元素集){
处理节点
回溯(backtracking(下一个过程))
弹栈,撤回上一个操作
}
}
提供两个解,一个是未剪枝,一个是剪枝
思路如下,当第一次push 元素1后,还有2、3、4可以选择,当选择了2,则满足条件(3、4同理),跳出并收集它
剪枝:当剩余的组合与stack中的长度加起来小于k,说明根本无法构成k那么长的组合,直接返回(节省的不只是一次计算量,还有这一枝上所有的递归)
//剪枝 ac后时间消耗:10ms
class Solution {
Stack<Integer> path = new Stack<Integer>();
List<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List<Integer>>();
public List<List<Integer>> combine(int n, int k) {
backtracing(n,k,1);
return result;
}
public void backtracing(int n,int k,int startIndex){
if(path.size() == k){
result.add(new ArrayList(path));
return;
}
for(int i = startIndex;i<=n;i++){
if(path.size()+n-startIndex < k-1){
break;//剪枝操作
}
path.push(i);
backtracing(n,k,i+1);
path.pop();//撤销操作
}
}
}
//未剪枝,消耗122ms
class Solution {
Stack<Integer> path = new Stack<Integer>();
List<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List<Integer>>();
public List<List<Integer>> combine(int n, int k) {
backtracing(n,k,1);
return result;
}
public void backtracing(int n,int k,int startIndex){
if(path.size() == k){
result.add(new ArrayList(path));
return;
}
for(int i = startIndex;i<=n;i++){
path.push(i);
backtracing(n,k,i+1);
path.pop();//撤销操作
}
}
}
索引可以由多种结构组成,如B+树,Hash表,位图等方式。
并可以维护一个物理上的连续
假设索引为B+树结构,则若column上一个值被设置了索引,则该列的value将会作为B+树上的节点进行排序并维护,下一次搜索时将会按照B+树进行查找,所以可以优化效率
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建立索引的,首先,对于主键和唯一键值,数据库将会建立唯一索引,这种索引不允许值重复,另外,由于索引需要进行维护,所以更适合写少读多的数据,即经常被用作查询、连接、需要排序的列,适合建立索引。当取值重复率很高的列被用作范围查询,则可以建立聚簇索引(一张表最多建立一个),聚簇索引可以建立在如性别等字段上(所以并不是说,男女就不能建立字段,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读取的时候,读取下一部分,可以跳过n个记录。
以任意顺序读取文件位置内容,可以使用一个hash函数实现
类似于索引(数据库)的方式进行访问,一般为数据库使用
目录可以看作一种符号表,将文件名作为条目(所以文件名是不能重复的),这种组织方式允许插入、删除
搜索命名条目以及列出所有条目
目录执行操作如下:
对于目录而已,不能修改文件内容,只能做文件内容上层的操作
磁盘结构分为以下几种:
不对目录分级,所有文件在同一目录中。限制很大,仅代码实现简单
这里两级,第一级固定的是用户级,为用户创建单独的一级,形成两级目录,这种方式可以形成用户隔离
在两级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扩展。可以让用户创建他的下级目录,并组织文件。
系统内的每一个文件必须拥有唯一的路径名
这里一定要注意,用户级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两级,也是考虑的用户层面,在做文件系统时,必须要把用户级放在第一位
如果文件需要共享,就可以形成图,树结构是无法形成图的,同一文件或子目录可以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目录中。(不是副本)
实现方式之一:创建一种新的条目:链接,这个条目被搜索时,真实文件的名称包括在了链接信息当中,通过采用该路径名的形式来定位真实文件。实质是一种间接指针,遍历时,操作系统将会忽略这些链接,故对操作系统来说还是在遍历一棵树。
在无环图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主要针对无环图必须确保没有环的问题。
使用垃圾回收(gc)机制,gc第一次遍历时,标记所有可以访问的文件,第二次遍历收集所有没有被标记的空间,用这种方式来确定何时最后引用被删除并重新分配磁盘空间。
gc的代价比较高,在遍历时避开链接依旧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概念基于文件系统在进程调用它之前,必须要先被挂载(安装),虽然这里翻译是按照,但是我觉得按照mount的英文翻译更加地道。挂在需要两点:
如/home /users 等,就是挂载点,然后在挂载点上加上文件名称,即可完成挂载
/home/jane /users/jane
若实现10-14到10-15的转换,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动作是不一样的,有的系统不允许在包含文件的目录上进行安装,或者隐藏原本的文件系统,当现在的系统卸载时,还原原来的文件系统。
信号量可以保证进程的同步,但是如果没有临界区保护信号量,信号量被多个进程读取时,可能会读到脏值,所以当进程在读取信号量时,需要让信号量处于原子性操作,也就是在内存中有一片区域,这个区域是互斥的,当一个进程进来后,其他进程不能进来,只能自旋等待。
临界区和信号量共同构成了进程锁的功能,临界区如果要可以完成对信号量的保护,必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这三个方面若缺少了一个,临界区就没有保护信号量的功能,首先来看两个例子:
int turn = 0;
while(turn == 1);
//do something...
turn = 1;
int turn = 1;
while(turn == 0);
//do something...
turn = 1;
可能出现的问题:当进程2turn变为1后,进程1仍然不会进入执行,不满足有空让进的条件
flag[0] = true;
while(flag[1]);//被另外进程占用
//do something...
flag[0] = false;
flag[1] = true;
while(flag[0]);//被另外进程占用
//do something...
flag[1] = false;
仅使用标记时,若出现如下顺序:
flag[0] = true;
flag[1] = true;
while(flag[1]);
while(flag[0]);
此时将会永远等待,不满足有限等待的条件
这两个例子,都没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所以无法保证原子性。
下面是几种解决方案:
让一个进程作为主进程,他需要更加主动的调用,从而保持有空让进
下面以丈夫 妻子买东西留条为例:
其中一个进程 如下所示,另一个为对称进程:
flag[0] = true;
turn = i;
while(flag[1]&&turn == i);//此时阻塞
//临界区 do something...
flag[0] = false;
flag[1] = true;
turn = j;
while(flag[0]&&turn == j);//此时阻塞
//临界区 do something...
flag[1] = false;
turn 改为 每次值++,选取最小的进行轮转
标记:一个为true,其他为false
choosing[i] = true;
num[i] = max(num[0],...,num[n-1])+1;
choosing[i] = false;for(j=0;j<n;j++){
while(choosing[j]);
while((num[j] != 0) && (num[i],i) < (num[j],j));
}
//临界区 do something
num[i]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