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 Leetcode 学习 Python 基础数据结构;
2、对理解不深的内容,先强行记忆,由点到面。
注册 CSND 和 Leetcode 账号;
1、必须记住相关的英语单词,掌握用法;
2、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3、需要较好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要有较好的耐力,不要一有难度就放弃!只要坚持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Python 1-01 环境搭建
Python 1-02 基础语法
Python 1-06 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 1-07 数字
Python 1-08 bool NoneType
Python 1-12 条件与循环语句
Python 1-13 运算符
知识点: return, max(), .min()
class Solution:
def computeArea(self, ax1: int, ay1: int, ax2: int, ay2: int, bx1: int, by1: int, bx2: int, by2: int) -> int:
a = (ax1 - ax2) * (ay1 - ay2)
b = (bx2 - bx1) * (by2 - by1)
w = min(ax2, bx2) - max(ax1, bx1)
h = min(ay2, by2) - max(ay1, by1)
c = max(w, 0) * max(h, 0)
return a + b - c
1、标识符: 只包含字母、数字、下划线(_),汉字也可以,但数字不能开头,自定义标识符不能使用关键字,如:min max if for 等,它们是留给系统用的。
2、变量: 事实上是一个地址,就象一个宿舍或几个宿舍,如:402 宿舍,这学期你住,下学期可能其他人住。地址是不变的,但内容是可变的。
3、=: 这里的等号不是指相等和数学中的概念不同,这里叫 赋值运算符,b402 = “应用3班”,表示现在 应用3班 在 b402 教室上课,用编程语言来讲,就是 “应用3班” 赋给 b402,前者是值(字符串),后者是变量。
4、==:双等于号是判断左右两边相等,是 比较运算符,相等结果为 真(True)、不相等为 假(False)。如:b402 == “应用3班”,如果 3班 不在 b402,为假,在为真。
5、min(a, b)、max(a, b) 内置函数,最简单的应用取两数的最小/大值。
a, b, c = 1, 2, 3
a = b = c = 10 # ▲ 等价于 a = 10; b = a; c = a
Python 可以按元组装包与解包赋值;简单的说就是一对一赋值。
class Solution: # 声明 Solution 类
def computeArea(self, ax1: int, ay1: int, ...) -> int: # 定义方法 computeArea
函数功能为取传入的多个参数中的最大值,或者传入的 可迭代对象 元素中的最大值。
max(iterable, *[, key, default])
max(arg1, arg2, *args[, key])
参数:
默认 数值型 参数,取值大者; 字符型 参数,取字母表排序靠后者。
key 可做为一个函数,用来 指定取最大值的方法。
default 用来指定最大值不存在时返回的 默认值。
arg1 字符型参数/数值型参数,默认数值型。
返回值:最大值。
max(1,2,3,4,5,6) # 1、传入多个参数取最大值(元组、列表、集合)。
max('12345') # '5' # 2、传入可迭代对象时,取其元素最大值。
max((), default = 1) # 3、传入可迭代对象为空时,必须指定参数 default,用来返回默认值。
max([]) # ValueError: max() arg is an empty sequence
# 4、传入命名参数 key,其为一个函数,用来指定取最大值的方法。
student = [{'name': 'li', 'age': 24},{'name': 'he', 'age': 45} ]
max(student, key = lambda x: x['age']) # {'name': 'he', 'age': 45}
知识点: boolean, , if elif else, for in
class Solution:
def lemonadeChange(self, bills: List[int]) -> bool:
five, ten = 0, 0
for i in bills:
if i == 5: five += 1 # 不用找零,直接 五元 + 1
elif i == 10: # 需要找一张五元
ten += 1
five -= 1
elif i == 20:
# 嵌套条件语句
if ten > 0: # 先找 10 元的
ten -= 1; five -= 1
else: five -= 3
if five < 0: return False # 说明五元的钞票不够找了,返回 False
return True
if 条件: # 条件成立(即为真)执行下面的代码,冒号结束。
语句块:用缩进表示
elif 条件:
语句块
else: # 上面的条件不成立(即为假)执行下面的代码
语句块
语句块:python 用缩进表示
基本用法有三种: ⑴ ⑵ ⑶ 、⑷ 是 Python 语言的特殊用法。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in 能够快速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序列中。
not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ist 是一种顺序存储的数据结构,是一种 数据类型,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就象一个列表,其中数据叫 元素。
range(10) 是一个对象 表示一个范围的数这里是 0 到 9,注意从 0 开始,不包含 10。
c += a 等效于 c = c + a
arr = [1,2,3,4,5,6] # 列表用 [] 表示,逗号分隔元素。
for i in range(len(arr)): # ⑴ i 是索引,对应元素 arr[i]
循环体
for i, e in enumerate(arr): # ⑶ 同时需要索引与元素
for e in arr: # ⑵ e 是元素, e 是引用类型,对 e 的修改会影响到 arr。
# ...
# break 终止当前层循环,也就是跳出本层循环。同时跳过 else 部分。
# continue 结束本次循环,相当短路操作。
else:
# ⑷ 不是通过 break 结束循环时执行。
python 0,“”、[]、()、set()、{},None 为 False,非零为 True。
第 i 个芯片的 位置 是 position[i],注意不是筹码数。
知识点: for, %, min(), +=
class Solution:
def minCostToMoveChips(self, position: List[int]) -> int:
# odd = even = 0
# for k in position:
# if k % 2: odd += 1
# else: even += 1
# return min(even, odd)
# d = [0, 0]
# for i in position: d[i%2] += 1
# return min(d)
return min(x := sum(i & 1 for i in position), len(position) - x)
知识点: 交换 sum
class Solution:
def distanceBetweenBusStops(self, distance: List[int], start: int, destination: int) -> int:
if destination < start: # 交换出发点和目的地距离相等
start, destination = destination, start
d = sum(distance[start : destination]) # 出发点到目的地距离
return min(d, sum(distance) - d)
% 模运算符,n % 2
& 位运算符 与,n & 1 # 位运算符 与(&)
切片指的是对序列进行截取,选取序列中的某一段。
切片的语法是: list[start:end:step]
以 冒号分割索引,start 代表 起点索引,end 代表 结束点索引。省略 start 表示以0开始,省略 end 表示到列表的结尾。注意,区间是左闭右开的!。分片不会修改原有的列表,可以将结果保存到新的变量。
如果提供的是负整数下标,则从列表的最后开始往头部查找。
切片过程中还可以设置 步长,以第二个冒号分割,例如 list[3:9:2],表示每隔多少距离取一个元素。
sum(iterable[, start]) # python 内置函数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list)、元组(tuple)、集合(set)、字典(dictionary)。
start – 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 0。
sum([1,2,3]) # in list
sum([1,2,3],5) # in list +start
sum((1,2,3)) # in tuple
sum({1,2,3}) # in set
sum({1:5,2:6,3:7}) # in dictionary key
sum(range(1,4)) # in range()
sum(i % 2 == 0 for i in position) # 生成器 偶数的个数
arr = [1,2,3,4,5,6]
max_ = -float("inf") # 注意初始化时取 arr 中最小数或更小的数,一般取无穷小 -float("inf")
sum_ = 0
for x in arr:
if x > max_: max_ = x
sum_ += x # 累加
print("最大值:", max_, "和:", sum_)
a, b = b, a # 右边取得的原来的值 注意和 a = b; b = a 不同。
知识点: while, /, %
class Solution:
def numWaterBottles(self, numBottles: int, numExchange: int) -> int:
res = rem = numBottles # 全部喝完,rem 为空瓶数
while rem >= numExchange:
numBottles, rem = divmod(rem, numExchange) # 可换酒 numBottles 瓶,剩余 rem 个空瓶。
res += numBottles # 全部喝完
rem += numBottles # + 空瓶
return res
d, r = divmod(a, b) <=> d = a // b, r = a % b
// 整除
/ 除,结果是浮点数。
while 条件:
# 循环体
else:
# break 终止循环时不执行
divmod(a, b) 函数把除数和余数运算结果结合起来,返回一个包含商和余数的元组(a // b, a % b)。
class Solution:
def smallestEqual(self, nums: List[int]) -> int:
for i, x in enumerate(nums):
if i % 10 == x: return i
return -1
class Solution:
def fizzBuzz(self, n: int) -> List[str]:
res = [''] * 列表包含 n # n 个 空串
# res = []
for i in range(1, n + 1):
if i % 15 == 0: x = "FizzBuzz" # 先处理 15 的倍数
elif i % 3 == 0: x = "Fizz"
elif i % 5 == 0: x = "Buzz"
else: x = str(i) # 转换成字符串
res[i - 1] = x
# res.append(x)
return res
# return ['Fizz'[i%3*4:]+"Buzz"[i%5*4:] or str(i) for i in range(1, n+1)]
class Solution:
def findClosestNumber(self, nums: List[int]) -> int:
ans = inf
for x in nums:
if abs(x) == abs(ans): ans = max(x, ans)
elif abs(x) < abs(ans): ans = x
return ans
知识点: 条件表达式
class Solution:
def dominantIndex(self, nums: List[int]) -> int:
# 方法一:最大值 >= 2 倍次大值
first = second = id = 0
for i, n in enumerate(nums):
if n > first:
first, second = n, first
id = i
elif n > second:
second = n
return id if first >= 2 * second else -1
# 方法二:求最大值
ans = max_ = -1
for i, x in enumerate(nums):
if x >= max_ * 2: ans = i # 当前的 max_ 对当前的 x 是满足条件的,先保存下来,但不一定是最终值。
elif x > max_ // 2: ans = -1 # 说明 max_ 不符合条件,先记 ans = -1
max_ = max(max_, x)
return ans
# 方法三:最大值函数
max_, ans = max(nums), -1
for i, x in enumerate(nums):
if max_ == x: ans = i
elif x > max_ // 2: return -1
return ans
# 方法四:离线排序
q = sorted(range(len(nums)), key=lambda i:nums[i])
return -1 if nums[q[-2]]*2 > nums[q[-1]] else q[-1]
结果 a if 条件 else 结果 b
class Solution:
def hardestWorker(self, n: int, logs: List[List[int]]) -> int:
ans = pre = most = 0
for i, t in logs:
dif = t - pre
pre = t
if most < dif or most == dif and ans > i:
ans = i
most = dif
return 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