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分布式缓存--三种集群的搭建之二 哨兵模式及原理(三)


    一、Redis哨兵

    redis提供了哨兵(Sentinel)机制来实现主从群的自动故障修复。

    1.1 哨兵原理

    1.1.1 集群结构和作用

    哨兵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哨兵的作用如下:

    • 监控:Sentinel会不断的检查master和slave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 自动故障修复:如果master故障,Sentinel会将一个slave提升为master。当故障实例恢复后也以新的master为主
    • 通知:Sentine充当Redis客户端的服务发现来源,当集群发生故障转移时会将新信息推送给Redis的客户端

    1.1.2 集群监控原理

    Sentinel基于心跳机制检测服务状态,每隔1秒向集群的每个实例发送ping命令:

    • 主观下线:如果某Sentinel节点发现某实例未在规定时间响应,则认为该实例主观下线
    • 客观下线:若超过指定数量(quorum)的sentinel都认为都认为该实例主管下线,则该实例客观下线.quorum值最好超过Sentinel实例数量的一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3 集群故障恢复原理

    一旦发现master故障,sentinel需要在slave中选择一个作为新的master,选择依据是这样的:

    • 首先会判断slave节点与masterj节点断开时间长短,如果超过指定值(down-after-millieconds * 10)则会排除该slave节点
    • 然后判断slave节点的slave-proprity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如果为0则永不参与选举
    • 如果slave-proprity一样,则判断slave节点的offset值,越大说明数据越新,优先级越高
    • 最后是判断slave节点的运行id大小,越小优先级越高。

    当选出一个新的master后,该如何实现功能呢?
    流程如下:

    • sentinel给备选的slave1发送laveof no one 命令,让该节点成为master
    • sentinel给所有其它slave发送slaveof 192.168.253.105 7002 命令,让这些salve成为master的从节点,开始从新的master上同步护具
    • 最后,sentinel将故障节点标记为slave,当故障节点恢复后会自动成为新的masterd的slavej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4 小结

    Sentinel的三个作用:

    • 监控
    • 故障转移
    • 通知

    Sentinel如何判断一个redis实例是否健康呢?

    • 每隔一秒钟发送一次ping命令,如果超过一定时间没有相同则认为是主观下线
    • 如果大多数sentinel都认为实例主观下线,则判定服务下线

    故障转移步骤有那些?

    • 首先选定一个slave作为新的master,执行laveof no one
    • 然后让所有节点都执行laveof 新master
    • 修改故障节点配置,添加laveof 新master

    1.2 搭建哨兵集群

    1.2.1 集群结构

    我们搭建一个三节点形成的Sentinel集群,来监管之前的Redis主从集群。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三个sentinel实例信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2 准备实例和配置

    要在同一台虚拟机开启3个实例,必须准备三份不同的配置文件和目录,配置文件所在目录也就是工作目录。

    我们创建三个文件夹,名字分别叫s1、s2、s3: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创建目录
    mkdir s1 s2 s3
    
    • 1
    • 2
    • 3
    • 4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然后我们在s1目录创建一个sentinel.conf文件,添加下面的内容:

    port 27001
    sentinel announce-ip 192.168.253.105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50.101 7001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5000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60000
    dir "/tmp/s1"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253.105 7001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5000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60000
    dir "/tmp/s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解读:

    • port 27001:是当前sentinel实例的端口
    •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50.101 7001 2:指定主节点信息
      • mymaster:主节点名称,自定义,任意写
      • 192.168.150.101 7001:主节点的ip和端口
      • 2:选举master时的quorum值

    然后将s1/sentinel.conf文件拷贝到s2、s3两个目录中(在/tmp目录执行下列命令):

    # 方式一:逐个拷贝
    cp s1/sentinel.conf s2
    cp s1/sentinel.conf s3
    # 方式二:管道组合命令,一键拷贝
    echo s2 s3 | xargs -t -n 1 cp s1/sentinel.conf
    
    • 1
    • 2
    • 3
    • 4
    • 5

    修改s2、s3两个文件夹内的配置文件,将端口分别修改为27002、27003:

    sed -i -e 's/27001/27002/g' -e 's/s1/s2/g' s2/sentinel.conf
    sed -i -e 's/27001/27003/g' -e 's/s1/s3/g' s3/sentinel.conf
    
    • 1
    • 2

    1.2.3 启动

    为了方便查看日志,我们打开3个ssh窗口,分别启动3个redis实例,启动命令:

    # 第1个
    redis-sentinel s1/sentinel.conf
    # 第2个
    redis-sentinel s2/sentinel.conf
    # 第3个
    redis-sentinel s3/sentinel.conf
    
    • 1
    • 2
    • 3
    • 4
    • 5
    • 6

    启动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4 测试

    尝试让master节点7001宕机,查看sentinel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查看7003的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查看7002的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RedisTemplate

    在Sentinel集群监管下的Redis主从集群,其节点会因为自动故障转移而发生变化,Redis的客户端必须感知这种变化,及时更新连接信息。Spring的RedisTemplate底层利用lettuce实现了节点的感知和自动切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测试来实现RedisTemplate集成哨兵机制。

    1.3.1 引入redis的依赖

    >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
    >
    
    • 1
    • 2
    • 3
    • 4

    1.3.2 配置redis的地址

    然后在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中指定redis的sentinel相关信息:

    spring:
      redis:
        sentinel:
          master: mymaster
          nodes:
            - 192.168.253.105:27001
            - 192.168.253.105:27002
            - 192.168.253.105:2700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1.3.3 配置读写分离

    在项目的启动类中,添加一个新的bean:

    @Bean
    public LettuceClientConfigurationBuilderCustomizer clientConfigurationBuilderCustomizer(){
        return clientConfigurationBuilder -> clientConfigurationBuilder.readFrom(ReadFrom.REPLICA_PREFERRED);
    }
    
    • 1
    • 2
    • 3
    • 4

    这个bean中配置的就是读写策略,包括四种:

    • MASTER:从主节点读取
    • MASTER_PREFERRED:优先从master节点读取,master不可用才读取replica
    • REPLICA:从slave(replica)节点读取
    • REPLICA _PREFERRED:优先从slave(replica)节点读取,所有的slave都不可用才读取master
  • 相关阅读:
    安装独立版 Python
    华为昇腾云平台适配Baichuan2大模型记录
    微服务架构最佳实践:故障恢复和容错策略
    JS 多字段拼接为字符串,并处理掉 null 的情况
    【MicroPython ESP32】 触摸传感器使用示例
    Vue的详细教程--Vue路由与nodejs
    大数据之LibrA数据库常见术语(九)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任务八
    C# OpenCvSharp 去除文字中的线条
    携创教育:成人高考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45101736/article/details/1268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