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约的10点,我9点到达楼下星巴克,得到老师通知因原因延后到11点,随11点我带了3杯星巴克到达。
- 11点后,等了几分钟姑娘到了,身着绿色旗袍,圆头皮鞋,亮色挎包,华为mate40手机,淡妆。对于迟到原因做解释,对于我带的咖啡表示感谢。
- 老师简单介绍后,留下2人独处
交流过程
一、 交流过程,未对姑娘个人情况做详细询问,以下总结
1.独子
2.家是本地的
3.周末娱乐方式和小姐妹一起逛街,商圈吃喝拍照
4.交流内容比较保守,表现出在这个年纪以谈恋爱为主,寻求交流契合
5.职业本地私立初中教英语,东北上的大学,在外漂泊认为在家乡工作生活更好
6.求偶标准,未来一定长期本地发展
二、对于姑娘主管提出的几个问题及答复
1.如果女朋友在本地,职业规划要如何打算
答:会回本地工作,但是需要做职业规划,工作市场调研,做好准备再回家。
2.中秋节后,明天就走了吧,这次回来没有和朋友聚一下,聚会的形式。
答:聚过了,平时聚会也没有什么好的项目,喝酒、逛商圈。
3.中秋节怎么过的
答:中午家宴,晚上我炒的菜,五花肉炒菜花,五花肉炒豆角,菜过水老人吃着比较软。
4.是否会有玩得好的异性同学
答:初中同学有异性,平时同学聚会有时候会叫着一起聚一下。
总体总结
交流过程顺畅,但有感整体气氛是在下降,过程中大部分我主导话题、切换话题,但是聊到话题最后以女方叹气结束:
总结个人情况短板:
- 家庭:离异家庭,原生家庭不好,家庭情况我主动提出
- 工作:北京工作没有社交短且短时间无回本地工作计划可能被迫异地。
- 工作:工作社会地位,他是老师,我是程序员,工作社交圈小,不利于小城人情社会。
- 婚姻观:对于结婚年龄没有达到一致认可,他认为25-26左右结婚,而我抛出的观点是,20-23岁或者29岁-32岁,但当时看姑娘没兴趣这个话题我就没有说明原因。
- 沟通交流:交流没有共鸣,例如不会调情,交流过于古板,姑娘互动性强的话题,无法延续,以我不再说话尬住结束。
- 学历:学历不好,我直接表述了我是中专、大专,然后出社会北漂的
- 其他来到世纪佳缘的原因,她是家里带着来的,而我是自己主动找来的,可能是因为自身缺陷问题而主动求偶
- 价值观:消费观念落差,我表达在北京自己做饭原因是省钱,在外吃好一顿要40元。
- 形象:外观印象差,有点秃头,坐像略佝偻,着装不够重视,我穿的黑色印深粉花朵背心,宽松休闲裤,黑色亚瑟士运动鞋
个人总结:
- 调研原生离异家庭对相亲市场打分占比。
- 再次相亲时参考面试一样,问一下相亲者本次打分情况,哪些不足。
- 个人身材、外形打理,减肥,培养衣品。
- 提高沟通技巧,于异性交流能力
相亲结果
相亲时间11点-11点30。
11点47收到老师相亲结果回复:不合适,姑娘介意离异家庭因素,不予考虑
结言
初次相亲失败原因主要是没有准备充分,交流节奏进度控制不熟练,未来如果从实战中学经验会浪费资源和精力,不如准备好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