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a=1,b=2,c=3,d=4,e=5;
System.out.println(a++*b+c*--d*e++);
答案:1x2+3x3x5=42
int sum =0;
int ko[][]={{1,2,3,4},{5,6,7,8},{9,10,11,12},{13,14,15,16}};
for (int i = 0; i <=3 ; i++)
for (int j = 0; j <3 ; j++)
sum +=ko[i][j];
System.out.println("sum="+sum);
第一层循环是0,1,2,3 共四次;第二层循环是0,1,2 共三次;
1+2+3+5+6+7+9+10+11+13+14+15=16X3X2=96
byte、short、int、long、boolean、char、float、double
break: 此语句导致程序终止包含它的循环,并进行程序的下一阶段(整个循环后面的语句),即,不是跳到下一个循环周期而是退出循环。如果break语句包含在嵌套循环里,它只跳出最里面的循环。
continue:循环语句里有此语句时,程序运行到此语句时,不在执行循环体里continue后面的语句而是跳到下一个循环入口处执行下一个循环。
return:是表示从被调函数返回到主调函数继续执行,返回时可附带一个返回值,由return后面的参数指定。return后函数就结束了,后面的语句不再执行。
from
join
on
where
group by (开始使用select中的别名,后面的语句中都可以使用) :子句将中的唯一的值组合成为一组
avg,sum…
having
select
distinct
order by
limit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 查询语句都是从from开始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每个步骤都会为下一个步骤生成一个虚拟表,这个虚拟表将作为下一个执行步骤的输入。
第一步:首先对from子句中的前两个表执行一个笛卡尔乘积,此时生成虚拟表 vt1(选择相对小的表做基础表)。
第二步:接下来便是应用on筛选器,on 中的逻辑表达式将应用到 vt1 中的各个行,筛选出满足on逻辑表达式的行,生成虚拟表 vt2 。
第三步:如果是outer join 那么这一步就将添加外部行,left outer jion 就把左表在第二步中过滤的添加进来,如果是right outer join 那么就将右表在第二步中过滤掉的行添加进来,这样生成虚拟表 vt3 。
第四步:如果 from 子句中的表数目多余两个表,那么就将vt3和第三个表连接从而计算笛卡尔乘积,生成虚拟表,该过程就是一个重复1-3的步骤,最终得到一个新的虚拟表 vt3。
第五步:应用where筛选器,对上一步生产的虚拟表引用where筛选器,生成虚拟表vt4,在这有个比较重要的细节不得不说一下,对于包含outer join子句的查询,就有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到底在on筛选器还是用where筛选器指定逻辑表达式呢?on和where的最大区别在于,如果在on应用逻辑表达式那么在第三步outer join中还可以把移除的行再次添加回来,而where的移除的最终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学生表(班级,姓名)和一个成绩表(姓名,成绩),我现在需要返回一个x班级的全体同学的成绩,但是这个班级有几个学生缺考,也就是说在成绩表中没有记录。为了得到我们预期的结果我们就需要在on子句指定学生和成绩表的关系(学生.姓名=成绩.姓名)那么我们是否发现在执行第二步的时候,对于没有参加考试的学生记录就不会出现在vt2中,因为他们被on的逻辑表达式过滤掉了,但是我们用left outer join就可以把左表(学生)中没有参加考试的学生找回来,因为我们想返回的是x班级的所有学生,如果在on中应用学生.班级='x’的话,left outer join会把x班级的所有学生记录找回,所以只能在where筛选器中应用学生.班级=‘x’ 因为它的过滤是最终的。
第六步:group by 子句将中的唯一的值组合成为一组,得到虚拟表vt5。如果应用了group by,那么后面的所有步骤都只能得到的vt5的列或者是聚合函数(count、sum、avg等)。原因在于最终的结果集中只为每个组包含一行。这一点请牢记。
第七步:应用cube或者rollup选项,为vt5生成超组,生成vt6.
第八步:应用having筛选器,生成vt7。having筛选器是第一个也是为唯一一个应用到已分组数据的筛选器。
第九步:处理select子句。将vt7中的在select中出现的列筛选出来。生成vt8.
第十步:应用distinct子句,vt8中移除相同的行,生成vt9。事实上如果应用了group by子句那么distinct是多余的,原因同样在于,分组的时候是将列中唯一的值分成一组,同时只为每一组返回一行记录,那么所以的记录都将是不相同的。
第十一步:应用order by子句。按照order_by_condition排序vt9,此时返回的一个游标,而不是虚拟表。sql是基于集合的理论的,集合不会预先对他的行排序,它只是成员的逻辑集合,成员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对表进行排序的查询可以返回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包含特定的物理顺序的逻辑组织。这个对象就叫游标。正因为返回值是游标,那么使用order by 子句查询不能应用于表表达式。排序是很需要成本的,除非你必须要排序,否则最好不要指定order by,最后,在这一步中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使用select列表中别名的步骤。
第十二步:应用top选项。此时才返回结果给请求者即用户。
CREATE TABLE `tab_a`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regdat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REATE TABLE `tab_c` (
`id` int(11) NOT NULL,
`name2`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select count(*) as renshu, Date_format( a.regdate,'%Y-%m') from tab_a a group by DATE_FORMAT(a.regdate,'%Y-%m');
SELECT *from (SELECT COUNT(*) AS RENSHU,a.NAME FROM tab_a a group by a.`name` ) b where b.renshu > 1
select count(*),a.name from tab_a a group by a.name having count(*)>1;
insert into tab_c SELECT ID,NAME FROM tab_a WHERE NAME IN (select name from tab_a group by name having cou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