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剖析foreach底层原理以及并发修改异常


    前言
    并发修改异常是指: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foreach循环其实是一种加强的for循环,相较于for循环更加简洁,可以用来遍历数组或者集合,它的底层原理其实是实现了迭代器的功能,所以本质上来说foreach可以遍历任何实现了Iterable接口的对象。
    一、foreach底层实现原理
    foreach本质上不过是编译器提供的“语法糖”包装。编译器在遇到for(Type item : arrayOrList) { }代码时,会进行代码的转译。
    1、当使用foreach对数组进行遍历时,会进行如下转译:
    源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转译后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发现转译后的代码其实就是我们平常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的方式,即:

    for(int i=0;i<array.length;i++) {
        Type item = array[i];
        System.out.println(item);
    }
    
    • 1
    • 2
    • 3
    • 4

    2、如果是遍历集合类型,则要求被遍历的集合类型必须实现java.lang.Iterable接口,在iterator()方法中返回一个Iterator迭代器。
    源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转译后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发现使用foreach遍历集合时,它会被转译为迭代器的方式去实现集合的遍历。即:

    Iterator iterator = strings.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String string = (String)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 1
    • 2
    • 3
    • 4
    • 5

    二、foreach使用限制
    1、foreach在遍历集合的过程中不能修改集合中元素的值。不过,如果遍历的是数组,则不受此限制。
    2、foreach在遍历过程中不能往集合中增加或删除元素,否则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即使在个别特殊情况下没有抛出这个异常,那也是因为巧合(下文会有说明)。
    3、遍历过程中,集合或数组中同时只有一个元素可见,即只有“当前遍历到的元素”可见,而前一个或后一个元素是不可见的。
    4、只能从前往后正向遍历,不能反向遍历。

    错误使用实例
    关于第2点,尝试在foreach遍历过程中,添加或删除元素: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final String toRemove = "2";
    final String toAdd = "1000";
    for (String item : list) {
        //item = "100"; //这句执行无效,仅仅改变迭代器中item的指向,并不会真正改变list中的元素
        if (toRemove.equals(item)) {
            list.remove(item); //仅当toRemove为"3"时,没有报异常。这是删除倒数第二个元素情况下的“巧合”。
            //list.add(toAdd); // 报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上述情况抛出并发修改异常的原因分析:
    1、ArrayList内部有一个成员变量modCount,用来记录list内部元素改变的次数。
    2、通过iter=list.iterator()返回一个新的迭代器对象的时候,iter内部会用expectedModCount成员变量记录下当时的modCount的值。在整个循环的遍历过程中,不管是iter.next()还是iter.remove()方法都会检查原ArrayList的modCount值是否与iter内部记录的expectedModCount值一致,一旦不一致就会抛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异常是在增减集合元素后,下一轮循环的iter.next()方法中抛出的。
    3、相关源代码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public E next() {
    	// 此处抛出异常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省略其他代码...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4、当toRemove为"3"时,没有报异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情况下,一旦remove之后,原ArrayList的size会减少1,下一轮通过iter.hasNext()(hasNext只是返回迭代器内部的迭代位置cursor是否已达到被迭代容器的size,本身不会抛异常)判断是否还有元素时,发现没有了,直接返回false,进而不会调用到iter.next()方法。当然也就不会有从这个方法中抛出的异常啦。

    正确使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在遍历集合的过程中需要删除或添加元素该怎么办?
    1、普通for循环

    for(int i=0;i<list.size();i++) {
        String item = list.get(i);
        if ("3".equals(item)) {
            list.remove(i);//为了效率,这里最好不要用list.remove(item)
        }
    }
    
    • 1
    • 2
    • 3
    • 4
    • 5
    • 6

    2、Iterator迭代器方式遍历,通过迭代器的remove方法进行删除。

    Iterator<String> ite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hasNext()) {
        String item = iter.next();
        if ("4".equals(item)) {
            iter.remove();
        }
    }
    
    • 1
    • 2
    • 3
    • 4
    • 5
    • 6
    • 7

    总结
    在 subList 场景中,高度注意对父集合元素的增加或删除,均会导致子列表的遍历、
    增加、删除产生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阿里巴巴Java开发规范(嵩山版)

  • 相关阅读:
    设计模式使用场景实现示例及优缺点(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
    useEffect 和useLayoutEffect 的区别
    三分钟了解JVM的垃圾回收和三色标记
    C++开发学习笔记3
    vue2使用国际化vue-i18n详解+ES6的import和export区别
    Flink CDC介绍和个人理解
    【Vue3教程】创建你的第一个Vue 3项目
    高级性能测试工程师面试必问十大问题
    JAVA代码实现文件下载,网络URL的下载到本地指定目录,删除。文件的上传
    C++核心编程:P15->STL----常用容器(上)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51358164/article/details/12666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