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系列文章(5)——干预


    本节我们一起学习有关干预(intervention)的概念。首先,我们介绍一种更加完善而正规的因果图模型——结构因果模型(Structural Causal Model, SCM),然后引入干预的概念,介绍do运算的操作。最后,我们用干预的方式来解释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混杂现象——辛普森悖论

    参考资料:行为干预(Intervention)认知因果

    结构因果模型

    首先,我们给出结构因果模型的定义:结构因果模型包含两个变量集合 U 和 V ,以及一组函数 f ,该函数对变量集 V 中的每一个变量进行赋值。

    进一步地,因果关系也可以更加正式的被定义:变量 X 是变量 Y 的直接原因direct cause),如果 X 出现在对 Y 进行赋值的函数中。如果,X 是 Y 的直接原因,或者是 Y 的任何一个原因的原因,那么 X 就是 Y 的原因cause)。

    集合 U 中的变量被称为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意思是这些变量是在模型外部存在的,我们不关心它们的因是什么。集合 V 中的变量被称为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模型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都是至少一个外生变量的后代。外生变量不能是其他变量的后代,特别是不能是内生变量的后代,它们没有祖先,在图中外生变量就是根节点。如果我们知道每一个外生变量的值,那么利用 f 中的函数,我们就可以完全确定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值。

    每一个SCM都有一个图模型与之对应。图模型中的节点就代表SCM的集合 U 和 V 中的变量,图模型中的边就代表SCM中的函数 f 。一个SCM M 的图模型 G 中每一个节点表示 M 中的每一个变量,如果 M 中有关变量 X 的函数 fX 包含了变量 Y (也即 X 依赖于 Y 的值),那么在图模型 G 中 Y 与 X 之间就有一条边。在一个图形模型中,如果一个变量 X 是另一个变量 Y 的子节点,那么 Y 就是 X 的一个直接原因;如果 X 是 Y 的后代节点,那么 Y 就是 X 的潜在原因。

    【例1】图1所示的SCM模型反应了“工资”Z 与“教育背景”X 和“工作经验”Y 的关系。

    U={X,Y},V={Z},F={fZ}

    fZ:Z=2X+3Y

    图1:例1

    与之前几节的例子不同,我们假设这里的三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例如这个模型中, Z 代表了雇主付给一个员工的工资, X 代表这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 Y 代表这个人的工作年限。 X 和 Y 都出现在 fZ 中,所以 X 和 Y 都是 Z 的直接原因。如果 X 和 Y 有祖先,那么这些祖先就是 Z 的潜在原因。

    由于 Z 和 X 、 Z 和 Y 之间有边连接,所以我们仅通过观察图模型就可以得出结论:有某个函数 fZ 基于 X 和 Y 来对 Z 进行赋值。因此&

  • 相关阅读:
    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面试笔试总结——机器学习基础概念
    超越Postman,新一代国产调试工具Apifox,用起来够优雅
    (附源码)springboot水利机械厂仓储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091408
    功能测试进阶自动化测试如何摸清学习方向,少走弯路呢?
    自动排版与语种转换工具
    Java市场真的饱和了吗?
    一比一还原axios源码(八)—— 其他功能
    Adaptive AUTOSAR CM模块介绍(三)
    【精读Uboot】异常向量的设置
    浅谈用匈牙利算法寻找二分图的最大匹配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jiey0407/article/details/12664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