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是晕厥、失去了意识,虽然会瘫倒在地,但心跳、呼吸、消化等功能并不会立即停止,因为它们受潜意识控制,除非物理死亡,否则潜意识永远不会消失。
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
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解释了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
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
你知道了“元认知”,就知道了该如何反观自己;
知道了“刻意练习”,就明白了如何精进自己;
知道了“运动改造大脑”,就清楚了如何激发自己的运动热情……领域内的精英无不是比其他人了解的知识更多, 他们的盲区更小,认知更清晰,因而也更有影响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
想拥有清晰的逻辑,就坚持一点:凡事不要凭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
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
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1]
1、对于认知,不要说好像是,拿出证据和出处。
2、对于事情,要有详细的规划,而不是大致的。要计划好我在早上起来看哪本书的多少页,哪一章节,而不是说早上起来看书。
3、对于情绪,想清楚,一层层的深挖进去,相通,得到答案,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