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从众,还是唯一?


            想要取得成就,就会面临竞争,几乎所有的成就,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的。理解了这样的评价与竞争关系,想要取得成就,出类拔萃,就意味着你要做出选择:选择从众、随大流,还是选择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不同的选择,意味着面临的竞争水平不同,付出的努力自不相等。

    众争

            有时,我们会下意识不自觉地选择从众,随大流;这样的选择往往给人更安全的感觉,但这样的选择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随大流,属于众争之路,感觉是安全的,看上去也是热闹的,但竞争是激烈的,而且竞争所处的水平并不高,属于中等平均水平。比如:作为一名职业的普通程序员,你的任何一次求职、晋升或加薪,都面临类似水平的竞争,这样的竞争规模局限于一个局部市场,比如公司或部门内,规模不大,但人数不少。

            在这样水平的竞争层面,其实最顶尖的那部分程序员已被排除在外了,因为这类人在市场上其实供不应求,而且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方法。处在这样的众争之地,如果你永远都在看周围的人在做什么,和他们保持类似,那么你就很可能处在这群人中的一个平均水平区间。

            其实,在这样的竞争水平下,你只需要稍微付出一些努力,就能超越平均水平;即使想要脱颖而出,也只需要持续地多付出一些努力。

            有一句流行的话是这么说的:“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就是众争层面竞争关系的本质。

            先努力拉开差距,再去找到少有人走的适合自己的路。

    稀少

            2% 的人创造内容,而 98% 的人消费内容;写作,就是这么一件少有人走的路。

            写作的竞争,其实就比职场的竞争高了一个层次。因为职场求职、晋升的竞争都是局部区域性质的,而写作不受地域的限制,最厉害和成功的写作者可以直接与你竞争。然而,写作也可以通过专业化和差异化来划分领域,从而缩小你的竞争范围。但即使是这样,你仅仅是成为你所在的小集体组织(如:部门或班级)中写作水平最高的人,也不足以赢得竞争,而是需要成为该领域最优秀的写作者之一。

            正因为写作所处竞争维度的残酷性,所以才会只有这么少的人在长期写作。我的写作之路,一开始本是因为有兴趣,偶尔有了感触或灵感就写写,属于灵感事件触发的兴趣写作。但这种没有约束感的兴趣写作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年下来也没写出多少东西来,灵感这么飘忽的东西,似乎总也不来。后来,觉得需要增加点限制,保底平均每月至少写一篇,就像有人每月要去健一次身、跑一次步一样。

            就这样带着个限制,持续写了五年,从灵感触发的兴趣写作,到主动选择的规律写作,也算是写出了点东西。再后来,我把这个约束提高到了每周一篇,虽说这会带来更大的消耗,但我逐渐想清楚了它的意义:这就是一个 2% 的选择,少有人走的路。

            持续写作并不是为了写而写,它是为了满足自身。一开始即使写完一篇文章没人读,也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价值,于我,即是每周一次的思维训练。就像每周健身一次,肯定比每月去一次效果更好。而一个写作者只需要持续去写对自己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就好,从一、两篇到一百、两百篇,也许其中某篇就和更多的人产生了共鸣,让写作和文字有了更大的意义。

            曾在和菜头的公众号看到有人留言:“菜头叔,我可以写,但是没人看,就非常难受……都大半年了,看的人还是二十几个……心累啊!”和菜头的回复是:“我写了十年的时候,也只有 400 人看,半年时间很长么?”

            当你写完一篇文字,把它推向这个世界的文字海洋,然后扑咚一声,便安静了下去,没有掀起一朵浪花。没必要纠结于此,继续写,继续改进,直到终于能掀起一丝涟漪,那么浪花也就不远了。

            当然,也并非一定要选择写作,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这么说的:

            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

            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活动,而值得写的东西,本来也是稀少的。选择少有人走的路,通常也意味着你要大量地尝试,考虑自己的长处加上刻意的练习,虽不能保证成功,但却在创造可能性。

    稀缺

            稀少的事情,你可以有计划地去持续做;但真正稀缺的东西,比如:机会,却不会随时有。

            在前面 “计划” 系列的文章中,分享了我会采用计划清单来安排时间,每天其实早就做好了计划。计划得满满当当的,一件接一件地划去待办事项列表(TO-DO List)上的条目,成就感满满的。但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了问题,虽然有计划,但总是有变化,计划得太满,变化来了就总会让计划落空;计划得不到执行,就会产生懊恼与愧疚感。

            一开始我以为是计划得太满,缺乏弹性,所以无法应对变化。如果在计划里留出弹性空间,那么这些空间就是空白的,但如果一天下来没有太多变化发生,那这些留出的空白空间我又该做什么呢?这么一想,我突然就明白了,原来所有的日常计划都应该是备用的 B 计划( Plan B),而真正的 A 计划(Plan A)就是变化,那种让你产生 “哇~噢~” 的惊叹感觉的变化。

            我们大多数人,对太多的东西做出了过度承诺。这些东西通常就是一些日常计划,都是些小而平庸的事情,它们填满了我们的生活。但问题是,偶尔遭遇到“哇~噢~,我的天!”这样的变化,一些事情发生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注意它们,因为满脑子都在想着那些还没完成的日常计划。

            当一件事情来到你面前,决定是否需要去做时,如果你觉得不能让你产生 “哇~噢~” 的感觉,那么就可以坚决地说 “不”。这为你的生活留下了空间,然后当真正稀缺的 “哇~噢~” 时刻来临时,才可能有机会注意到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哇~噢~” 的稀缺时刻不会经常出现,所以才需要备用计划,既然是备用的,也是可以随时抛弃的。

            平时,计划做一些少有人做的事,然后等待稀缺的 “哇~噢~” 时刻与机会出现,这样的时刻或机会是没法规划或计划出来的,否则它就不是稀缺的。而能否让你碰到 “哇~噢~” 的稀缺选择机会,这好像有点运气。如果没碰到也就算了,但如果碰到了当时却没注意到,好几年后回过头来才发觉,那留下的将是 “哦~哎…”了。

    独一

            独一无二的路,要么是没有竞争的,要么是别人没法竞争的。

            瓦叔就曾走过独一无二的路,那瓦叔是谁?你多半熟悉,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跟他有关的标签有:健美先生、终结者、美国加州州长。看过他的一个采访后,才明白:这看起来傻傻的大块头真有大智慧。

            他在自己发展的路上,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How can I carve myself out a niche that only I have?

            这句话怎么理解?Niche 这个词的原意是 “壁龛”,如果你参观过像千佛洞这样的地方,应该对山壁上放佛像的凹洞有印象,那就是 “壁龛”。而 Carve out 的原意是“雕刻”,所以比较形象的理解就是:如何在崖壁上雕刻出一个凹洞,把我这尊佛放进去。后来 Niche 引申为“职业生涯中合适的位置”,所以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我如何为自己谋得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这是他从健美先生转型进军好莱坞时问自己的问题。所以,在好莱坞他从不去试镜:“我才不会去尝试走这些常规路径,因为你知道我看起来长得就不像是一个常规的家伙。”因此,他没有急着去试镜一个角色,然后赚租金养家糊口。

            作为之前的全美乃至全球健美先生,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去支撑他等待一个合适的稀缺选择机会,然后他等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终结者。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要是没有施瓦辛格,我可能不会拍《终结者》这部电影,因为只有他像个机器人。”

            独一,可遇不可求;遇,也先得有遇的基础,它包括:异常的努力,不错的运气,非凡的能力,也许还有特别的天赋

            可惜,我们很多时候都选择了随大流。

            最后,总结提炼下今天的内容:

    走众争之路,拼的是努力,只能成为平均的普通人;

    走少有人走的路,拼的是选择、勇气和毅力,可以让你遇见独特的风景,为稀缺的机会创造可能性;

    走独一无二的路,真的是要拼天赋了。

            那么,现在你正走在哪条路上?

  • 相关阅读:
    在C#中通过groupby组织List对象成为多级别Json数据
    SpringBoot整合MinIO
    LFSR和PRBS是什么关系?prbs怎么产生?
    JVM核心知识体系
    【web开发】10、数据统计(echarts)--柱状图、折线图、饼图
    前端框架学习之 搭建vue2的环境 书写案例并分析
    AIGC扫盲和应用场景探究
    各类值得收藏的开源项目推荐介绍
    spring5.3 十:推断构造方法源码分析
    webpack5学习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yangrendong/article/details/1264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