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3)


    目录

    6.5  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

    6.5.1  与设备无关(Device Independence)软件的基本概念

    6.5.2  与设备无关的软件

     6.5.3  设备分配

    6.6  用户层的I/O软件

    6.6.1  系统调用与库函数  

    6.6.2  假脱机(Spooling)系统


    6.5  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



      为了方便用户和提高OS的可适应性与可扩展性,在现代OSI/O系统中,都无一例外地增加了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以实现设备独立性,也称为设备无关性。其基本含义是:应用程序中所用的设备,不局限于使用某个具体的物理设备。为每个设备所配置的设备驱动程序是与硬件紧密相关的软件。

    6.5.1  与设备无关(Device Independence)软件的基本概念

     
    1. 以物理设备名使用设备
      在早期OS中,应用程序在使用I/O设备时,都使用设备的物理名称,这使应用程序与系统中的物理设备直接相关。

    2. 引入了逻辑设备名
      为了实现与设备的无关性而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两个概念。逻辑设备是抽象的设备名。

     3. 逻辑设备名称到物理设备名称的转换
      在应用程序中,用逻辑设备名称使用设备虽然方便了用户,但系统却只识别物理设备名称,因此在实际执行时,还必须使用物理名称。为此,在系统中,必须具有将逻辑设备名称转换为某物理设备名称的功能。

    6.5.2  与设备无关的软件


    1. 设备驱动程序的统一接口
      为了使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有着统一的接口,一方面,要求每个设备驱动程序与OS之间都有着相同的接口,或者相近的接口,这样会使添加一个新的设备驱动程序变得很容易,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开发人员对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制。另一方面,要将抽象的设备名映射到适当的驱动程序上,或者说,将抽象的设备名转换为具体的物理设备名,并进一步可以找到相应物理设备的驱动程序入口。此外,还应对设备进行保护,禁止用户直接访问设备,以防止无权访问的用户使用。

    2. 缓冲管理
      无论是字符设备还是块设备,它们的运行速度都远低于CPU的速度。为了缓和CPUI/O设备之间的矛盾、提高CPU的利用率,在现代OS中都无一例外地分别为字符设备和块设备配置了相应的缓冲区。缓冲区有着多种形式,如单缓冲区、双缓冲区、循环缓冲区、公用缓冲池等,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3. 差错控制
      由于设备中有着许多的机械和电气部分,因此,它们比主机更容易出现故障,这就导致I/O操作中的绝大多数错误都与设备有关。错误可分为如下两类:
      
    (1) 暂时性错误。
      
    (2) 持久性错误。

    4. 对独立设备的分配与回收
      在系统中有两类设备: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对于独占设备,为了避免诸进程对独占设备的争夺,必须由系统来统一分配,不允许进程自行使用。每当进程需要使用某(独占)设备时,必须先提出申请。OS接到对设备的请求后,先对进程所请求的独占设备进行检查,看该设备是否空闲。若空闲,才把该设备分配给请求进程。否则,进程将被阻塞,放入该设备的请求队列中等待。等到其它进程释放该设备时,再将队列中的第一个进程唤醒,该进程得到设备后继续运行。

    5. 独立于设备的逻辑数据块
      不同类型的设备,其数据交换单位是不同的,读取和传输速率也各不相同,如字符型设备以单个字符()为单位,块设备是以一个数据块为单位。即使同一类型的设备,其数据交换单位的大小也是有差异的,如不同磁盘由于扇区大小的不同,可能造成数据块大小的不一致。设备独立性软件应能够隐藏这些差异而被逻辑设备使用,并向高层软件提供大小统一的逻辑数据块。与设备无关软件的功能如图6-16所示。

     6.5.3  设备分配


      系统为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必须在系统中配置相应的数据结构。


    1. 设备分配中的数据结构
      在用于设备分配的数据结构中,记录了对设备或控制器进行控制所需的信息。在进行设备分配时需要如下的数据结构。
      
    1) 设备控制表DCT
      系统为每一个设备都配置了一张设备控制表,用于记录设备的情况,如图6-17所示。

     2) 控制器控制表、通道控制表和系统设备表
      
    (1) 控制器控制表(COCT)。系统为每一个控制器都设置了用于记录控制器情况的控制器控制表,如图6-18(a)所示。 (2) 通道控制表(CHCT)。每个通道都有一张通道控制表,如图6-18(b)所示。
      
    (3) 系统设备表(SDT)。这是系统范围的数据结构,记录了系统中全部设备的情况,每个设备占一个表目,其中包括有设备类型、设备标识符、设备控制表及设备驱动程序的入口等项,如图6-18(c)所示。

     2. 设备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系统在分配设备时,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 设备的固有属性
      设备的固有属性可分成三种,对它们应采取不同的分配策略:
      
    (1) 独占设备的分配策略。
      
    (2) 共享设备的分配策略。
      
    (3) 虚拟设备的分配策略,虚拟设备属于可共享的设备,可以将它同时分配给多个进程使用。

    2) 设备分配算法
      对设备分配的算法,通常只采用以下两种分配算法:
      
    (1) 先来先服务。
      
    (2) 优先级高者优先。

    3) 设备分配中的安全性
      从进程运行的安全性上考虑,设备分配有以下两种方式:
      
    (1) 安全分配方式。
      
    (2) 不安全分配方式。

    3. 独占设备的分配程序   
      1) 基本的设备分配程序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设备分配过程。当某进程提出
    I/O请求后,系统的设备分配程序可按下述步骤进行设备分配:
      
    (1) 分配设备。
      
    (2) 分配控制器。
      
    (3) 分配通道。

    2) 设备分配程序的改进
      在上面的例子中,进程是以物理设备名提出
    I/O请求的。如果所指定的设备已分配给其它进程,则分配失败。或者说上面的设备分配程序不具有与设备无关性。为获得设备的独立性,进程应使用逻辑设备名请求I/O

    6.5.4  逻辑设备名到物理设备名映射的实现


    1. 逻辑设备表LUT(Logical Unit Table)
      在逻辑设备表的每个表目中包含了三项:逻辑设备名、物理设备名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入口地址,如图6-19(a)所示。

     2. 逻辑设备表的设置问题
      在系统中可采取两种方式设置逻辑设备表:
      第一种方式,是在整个系统中只设置一张
    LUT
      第二种方式,是为每个用户设置一张
    LUT

    6.6  用户层的I/O软件



    6.6.1  系统调用与库函数  


    1. 系统调用
      一方面,为使诸进程能有条不紊地使用I/O设备,且能保护设备的安全性,不允许运行在用户态的应用进程去直接调用运行在核心态(系统态)OS过程。但另一方面,应用进程在运行时,又必须取得OS所提供的服务,否则,应用程序几乎无法运行。为了解决此矛盾,OS在用户层中引入了一个中介过程——系统调用,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它间接调用OS中的I/O过程,对I/O设备进行操作。

     

     2. 库函数
      在C语言以及UNIX系统中,系统调用(read)与各系统调用所使用的库函数(read)之间几乎是一一对应的。而微软定义了一套过程,称为Win32 API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程序员利用它们取得OS服务,该接口与实际的系统调用并不一一对应。用户程序通过调用对应的库函数使用系统调用,这些库函数与调用程序连接在一起,被嵌入在运行时装入内存的二进制程序中。

    6.6.2  假脱机(Spooling)系统


    1. 假脱机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缓和CPU的高速性与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引入了脱机输入、脱机输出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先将低速I/O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或者相反。这样当处理机需要输入数据时,便可以直接从磁盘中读取数据,极大地提高了输入速度。反之,在处理机需要输出数据时,也可以很快的速度把数据先输出到磁盘上,处理机便可去做自己的事情。

    2.  SPOOLing的组成
      如前所述,SPOOLing技术是对脱机输入/输出系统的模拟,相应地,如图6-21(a)所示,SPOOLing系统建立在通道技术和多道程序技术的基础上,以高速随机外存(通常为磁盘)为后援存储器。SPOOLing的工作原理如图6-21(b)所示。

     SPOOLing系统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 输入井和输出井。
      
    (2) 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3) 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4) 井管理程序。

    3.  SPOOLing系统的特点
      (1) 提高了I/O的速度。
      
    (2) 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
      
    (3) 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4. 假脱机打印机系统
      打印机是经常用到的输出设备,属于独占设备。利用假脱机技术可将它改造为一台可供多个用户共享的打印设备,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也方便了用户。共享打印机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多用户系统和局域网络中。假脱机打印系统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 磁盘缓冲区。
      
    (2) 打印缓冲区。
      
    (3) 假脱机管理进程和假脱机打印进程。

    5. 守护进程(daemon)
      前面是利用假脱机系统来实现打印机共享的一种方案,人们对该方案进行了某些修改,如取消该方案中的假脱机管理进程,为打印机建立一个守护进程,由它执行一部分原来由假脱机管理进程实现的功能,如为用户在磁盘缓冲区中申请一个空闲盘块,并将要打印的数据送入其中,将该盘块的首址返回给请求进程。另一部分由请求进程自己完成,每个要求打印的进程首先生成一份要求打印的文件,其中包含对打印的要求和指向装有打印输出数据盘块的指针等信息,然后将用户请求打印文件放入假脱机文件队列(目录)中。

  • 相关阅读:
    arm64-v8a和armeabi-v7a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视频太大怎么压缩变小?三分钟学会视频压缩
    KunlunBase MeetUP 等您来!
    在 SAP Fiori Gateway 系统配置一个指向 SAPGUI 事务的 tile
    MySQL优化(三)回表详解
    天润融通:AI助手助力Klarna实现多语言客户服务革新
    【python】Django——连接mysql数据库
    前端框架BootStrap
    「MySQL」MySQL面试题全解析:常见问题与高级技巧详解
    冰冰学习笔记:二叉树的进阶OJ题与非递归遍历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53342789/article/details/1264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