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问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传习录·上·徐爱录》
译
:徐爱说:“比如侍奉父亲的孝道,辅佐君王的忠心,结交朋友的诚信,治理百姓的仁义等等,这当中有很多的道理存在,恐怕也不能不去考察的。”先生慨叹说:“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因为此种说法蒙蔽人们很长时间了。姑且就你问的这些来说,侍奉父亲,不能从你父亲身上找个孝的理;辅助君王,不能从君主身上找个忠的理;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也不能从朋友或者百姓的身体上探寻到信和仁的道理。这些孝、忠、信、仁的道理都只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说心就是理。当人心还没有被个人私欲所蒙蔽,那不需要从外面添加一丝一毫,人的内心就是天理
。凭着这种合乎天理的心,用心侍奉父亲便是孝,用心辅佐君王便是忠,用心交友、治民便是信和仁。只需要用功去除心中的私欲、存养天理就行了。”
“存天理,去人欲”是什么意思?
王老师一记棒喝,把你彻底敲醒:晕死,原来王阳明老师五百年前写下的那句话——“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每个人心中都有用之不尽的宝藏,却偏偏要像乞丐一样,拿着钵盂去乞讨),说的就是我啊!
我忒傻了我!你嘿嘿一笑,抓起支票扭头就走。
“且慢!”王老师叫住你,很慈祥地拍了拍你的肩膀,说,“若想兑现支票,必须符合一个条件。”
你大为紧张:“什么条件?”
“很简单,六个字——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
完了!这不是要哥当太监吗?!你两眼一翻,当场晕倒。
许多年来,中国人对宋明理学的了解,基本上都停留在这六个字上。一看到这几个字眼儿,大家脑中立马会闪过这样的镜头:一个头戴瓜皮帽的清朝遗老,一边拼命咳嗽,一边挥舞手杖棒打鸳鸯(鸳鸯通常是一对穿着学生装、追求新文化的五四青年)。所以,今天大多数中国人都对理学超级反感,甚至深恶痛绝,觉得理学就是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代名词,而证据就是上面那六个字。
其实,这是个误会,天大的误会!理学固然强调存天理、去人欲,但这并不意味着理学完全否定人欲存在的合理性。
事实上,朱熹本人更强调人欲是一种本然存在,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遏制。他说:“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所谓“饮食”,指的就是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男女”指的是人的性需求。这都属于人的合理欲望,不但不应禁绝,反而应该予以一定程度的满足。例如,孔子有一次到卫国,看见当地人烟稠密,弟子就问他,现在卫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孔子说:“富之(让他们富起来)。”弟子又问,富了以后呢?孔子说:“教之(教化他们)。”可见孔子也主张,在教人追求人格完善之前,必须先满足人的物质欲望(这就是“先富后教”
的思想)。既然从孔子到朱熹,都没有完全否定人的欲望,那么理学所谓的“去人欲”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里的“人欲”,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的“超出合理范围、违背正当原则的欲望”
。虽然这种“合理”与“正当”很难在学理上进行界定,却不难在生活中观察到。比如每个人活着,都必须通过工作换取服装、食物、房子等生活必需品,这样的行为都是合理正当的,不属于理学要“去”的人欲范畴。但是,如果你非要像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他老婆那样,拥有3000双鞋子、2000副手套、1700只手提包、5000条内裤、500个胸罩、200双袜子,以及数百件欧洲大师亲自设计制作的时装(所有这些当然全是世界名牌),那就很不靠谱儿了,我只能送你“物欲横流”
四个字。
再来说正当性。你一天吃三顿饭,那叫正当,可你要一顿饭吃掉三万元钱,那就是人欲;你省吃俭用买个LV(路易·威登),这也算正当,可你要是左手LV右手爱马仕,还微博炫富说你“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那就是人欲;你已经有了老婆可还是喜欢看美女,这没什么不正当,可你要是在外面养二奶三奶四奶五奶,而且跟那些贪官一样,“工资基本不花、老婆基本不用”,那就是人欲。你喜欢钱,这很正当,可你要是用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牛肉膏、染色馒头去赚钱,那就是人欲。
简单地说,理学要灭的只是溢出道德堤坝、在社会上肆意横流的物欲,而不是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活动的人的正常欲望。
用朱熹的话说就是“欲则水之流而至于滥也”,不好的欲望,就是水流得过头而导致了泛滥。所谓“滥”,就是超出了合理范围、违背了正当原则的意思。至于人的一般生理和心理需求,那当然是正当的,同时也是合乎道德的。在朱熹看来,“须是食其所当食,欲其所当欲”,“乃不失所谓道心”。
总而言之,宋明理学被今日国人视为迂腐冬烘、不近情理,实在是很冤。假如国人都能懂得一点儿“存天理,去人欲”的道理,今日社会又岂会如此物欲横流?假如不把老祖宗的智慧全都弃若敝屣,今日国人又岂会陷入悲摧境地?
又何至于陷入一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语)?
当然,理学中也有糟粕
,比如男人不仅可以三妻四妾,还可以嫖妓,女人却必须从一而终恪守贞节,老公再坏也不能离婚,老公死了还不能改嫁,程颐程老夫子还为此振臂高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这种严重扼杀人性、无视女性权利的思想,并非理学主流。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用一句很滥俗的话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
。
唯一的成圣之道
在儒学的谱系中,从狭义而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是两个学派,但是从广义上说,宋明理学也包含了心学。所以,在“存天理,去人欲”这个命题上,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是完全一致的。换言之,阳明与朱熹的不同,主要是对本体认识的不同,以及由此引发的修学手段的差异。至于“存天理,去人欲”这个核心理念,则是整个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都始终遵循并践履的唯一的成圣之道。该理念之所以成为所有宋明理学家共同的精神指南,原因也很简单——若不去掉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连做人都不一定够格,何敢奢谈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