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demo1: 年度盛典业务是wesing大型活动,涉及到的业务量大,高并发,针对购买礼物场景(创建订单号-购买礼物),相同账号登录多台设备购买礼物(模拟同一账号的高并发),不同账号购买礼物等场景进行分场景压测:创建订单号-凭借订单号购买礼物-金币扣除-金币购买等接口。
demo2: wesing转型商业化,直播间送礼打赏场景。用户手机设备性能偏差,摸底直播间大量刷礼物对手机性能影响。
1、确定待测手机型号(中低端机型几台)
2、挑选不同礼物动画类型的礼物作为待测对象;(帧动画、连击动画、飘屏、大额礼物)
3、确定压测数据量级(最大峰值的2倍),压测金币数量,持续时长;
4、准备环境(金币)
5、进行压测,选择监控设备性能数据方案(PerfDog和Instrument)
6、分析性能数据,输出报告。
可参考
6年测试经验,教大家测试~如何把控项目_软件测试凡哥的博客-CSDN博客
参考1
考虑从以下方面提升产品质量:
1,项目流程的规范程度,包括需求管理、开发流程、测试流程
2,测试资源的充分程度,包括人(质与量)、时间、环境、工具等
3,测试技术的高度,如测试计划的合理性,用例设计的全面性、粒度、效率,以及测试执行的充分性
参考2
对应软件的生命周期,我们要看看每个环节可以做哪些质量保障事项。
1.产品需求分析阶段-可以参与需求评审,从源头提出问题
2.开发设计阶段-参与设计评审,可以了解开发的实现逻辑,尽可能获取更多影响质量的因素
3.用例设计阶段-可以进行用例评审,增加用例的覆盖率
4.测试阶段-可以交叉测试
5.测试完成后-可以进行总结复盘,提炼过程问题并改善
6.上线后质量跟踪-搜集上线后的问题,补充完善测试环节的遗漏,提高后续版本的测试覆盖率;
参考3
1、建立完善的测试流程,每个流程阶段都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文档,既可提现工作量,跟产品及开发人员沟通时也有据可依;
2、尽早介入测试,最好从需求分析阶段就有测试人员参与,从而保证需求开始就是正确的,降低后期修复成本,然后从编码阶段进行单元测试,再到接口测试,尽可能的早期多暴露出来bug,到系统测试阶段问题就少了,从而有更多时间测试以及修复bug,提高版本质量;
3、能依据产品需求制定有效的测试策略,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等,测试用例的设计尽量100%覆盖需求,执行测试用例不遗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不轻易放过;
4、回归测试及大量重复性测试工作用自动化测试,既提高测试效率,也降低人工测试失误;
5、对线上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跟踪处理,分析漏测原因,及时补充用例,整理好测试环境,避免出现同样问题;
6、跟其它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信息同步,及时调整测试策略,指出产品存在风险;
7、提升自己的测试技能,除了手工测试外,学习自动化测试,接口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内容,提高测试效率,从多维度把控产品质量。
首先,测试仅仅是产品质量的一环。这个不是推诿,实事求是如此,所以才引出了SQA。
产品的质量是由整个研发团队共同保证,包括了产品、UI设计的质量、开发的质量、测试的质量以及运维等的质量,通过每一环做好质量工作,才能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所以,引出了QA工程师(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监控,来保证软件的开发流程按照指定的规程(或规范)进行,对于不符合项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从而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
软件测试在质量上的努力,主要就是保证测试工作质量了。这里就涉及到本职测试、测试的左移、右移,以及DevOps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