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技术分享】K8s中的external-traffic-policy是什么?
nginx 变量 $remote_addr:表示与nginx 直接相连的源ip 地址,但是可以被 realip 模块 重写。
nginx 变量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自动将$ remote_addr 追加到传入的 X-Forwarded-For。
http 协议 x-forwarded-for:以 逗号隔开的 ip 列表 ,每经过一层代理,在后面 追加一个ip
nginx 模块 realip:用于 从header头中 解析用户真实 ip,并写入 $remote_addr 变量。默认从x-real-ip解析
Remote Address 无法伪造
因为建立 TCP 连接需要三次握手,如果伪造了源 IP,无法建立 TCP 连接,更不会有后面的 HTTP 请求。
代表客户端的IP
,但它的值不是由客户端提供的
,而是服务端根据客户端的ip指定的
当你的浏览器访问某个网站
时,假设中间没有任何代理
,那么网站的web服务器
(Nginx,Apache等)就会把remote_addr设为你的机器IP
如果你用了某个代理
,那么你的浏览器会先访问这个代理
,然后再由这个代理转发到网站
,这样web服务器就会把remote_addr设为这台代理机器的IP
, 除非代理将你的IP附在请求header中一起转交给web服务器。
X-Forwarded-For: client, proxy1, proxy2
最开始的是离服务端最远的设备 IP,然后是每一级代理设备的 IP
HTTP 请求到达服务器之前,经过了三个代理 Proxy1、Proxy2、Proxy3
,IP 分别为 IP1、IP2、IP3
,用户真实 IP 为 IP0
,那么按照 XFF 标准,服务端最终会收到以下信息:
X-Forwarded-For: IP0, IP1, IP2
nginx
的realip
模块默认是从x-real-ip这个头中取数据
。x-forwarded-for
是每经过一层代理,在后面追加一个ip
。
而x-real-ip
的含义应当是:直接与用户连接的那个服务器
,即能拿到用户真实ip地址的服务器
,写入这个header的值,然后层层透传到后面,中间的服务器不可以更改这个值
,这适合于整个可控,信任的网络中。
能否获取真实ip,取决于下游服务器的配置
前端
与后端服务
之间存在很多中间节点
,如slb,nginx,kong,ingress
,这四个东西本质都是nginx
, 只有最边缘节点才能拿到用户真实ip
,这就需要边缘节点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到后面
在JSP
里,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的方法是:request.getRemoteAddr()
。但是在通过了Apache,Squid等反向代理软件
就不能获取到客户端的真实IP地址
了。
如果使用了反向代理软件
,将http://192.168.1.110:2046/
的URL反向代理
为 http://www.javapeixun.com.cn /
的URL时
用request.getRemoteAddr()
方法获取的IP地址是:127.0.0.1 或 192.168.1.110
,而并不是客户端的真实IP。
经过代理以后,由于在客户端和服务之间增加了中间层
,因此服务器无法直接拿到客户端的IP
。但是在转发请求的HTTP头
信息中,增加了X-FORWARDED-FOR
信息。用以跟踪原有的客户端IP地址
和原来客户端请求的服务器地址
。
当我们访问http://www.javapeixun.com.cn /index.jsp/
时,其实并不是我们浏览器真正访问到了服务器上的index.jsp文件,而是先由代理服务器去访问http://192.168.1.110:2046/index.jsp
,代理服务器再将访问到的结果返回给我们的浏览器
因为是代理服务器去访问index.jsp的,所以index.jsp中通过request.getRemoteAddr()的方法获取的IP实际上是代理服务器的地址
,并不是客户端的IP地址
Squid 默认 forwarded_for 项默认是为on
设置 forwarded_for 为 off 则:X-Forwarded-For: unknown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IpAddress(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tring ip = null;
//X-Forwarded-For:Squid 服务代理
String ipAddresses = request.getHeader("X-Forwarded-For");
String unknown = "unknown";
if (ipAddresses == null || ipAddresses.length() == 0 || unknown.equalsIgnoreCase(ipAddresses)) {
//Proxy-Client-IP:apache 服务代理
ipAddresses = request.getHeader("Proxy-Client-IP");
}
if (ipAddresses == null || ipAddresses.length() == 0 || unknown.equalsIgnoreCase(ipAddresses)) {
//WL-Proxy-Client-IP:weblogic 服务代理
ipAddresses = request.getHeader("WL-Proxy-Client-IP");
}
if (ipAddresses == null || ipAddresses.length() == 0 || unknown.equalsIgnoreCase(ipAddresses)) {
//HTTP_CLIENT_IP:有些代理服务器
ipAddresses = request.getHeader("HTTP_CLIENT_IP");
}
if (ipAddresses == null || ipAddresses.length() == 0 || unknown.equalsIgnoreCase(ipAddresses)) {
//X-Real-IP:nginx服务代理
ipAddresses = request.getHeader("X-Real-IP");
}
if (ipAddresses == null || ipAddresses.length() == 0 || unknown.equalsIgnoreCase(ipAddresses)) {
ipAddresses = request.getRemoteAddr();
if ("127.0.0.1".equals(ipAddresses) || "0:0:0:0:0:0:0:1".equals(ipAddresses)) {
//根据网卡取本机配置的IP
InetAddress inet = null;
try {
inet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
} catch (UnknownHos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ipAddresses = inet.getHostAddress();
}
}
//有些网络通过多层代理,那么获取到的ip就会有多个,一般都是通过逗号(,)分割开来,并且第一个ip为客户端的真实IP
if (ipAddresses != null && ipAddresses.length() != 0) {
ip = ipAddresses.split(",")[0];
}
return ip;
}
外部流量策略
k8s
的Service对象
(申明一条访问通道)中,有一个“externalTrafficPolicy
”字段可以设置
。有2个值可以设置:Cluster
或者Local
。
Cluster表示:流量可以转发到其他节点上的Pod。
Local表示:流量只发给本机的Pod。
存在这2种模式的原因就是
当前节点的 Kube-节点 在转发报文的时候,会不会保留 原始访问者 的 IP
默认模式,Kube-proxy 不管容器实例在哪,公平转发。
Kube-proxy 转发时会替换掉报文的源IP。即:容器收的报文,源IP地址,已经被替换为上一个转发节点的了。
原因是Kube-proxy
在做转发
的时候,会做一次SNAT (sourc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所以源IP
变成了节点1的IP地址
这种模式好处是负载均衡会比较好
,因为无论容器实例怎么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它都会转发过去
。当然,由于多了一次转发,性能会损失一丢丢
只转发给本机的容器,绝不跨节点转发。
Kube-proxy 转发时会 保留源IP 。即:容器收到的报文,看到 源IP地址 还是用户的
缺点是负载均衡可能不是很好
,因为一旦容器实例分布在多个节点上
,它只转发给本机,不跨节点转发流量
。当然,少了一次转发,性能会相对好一丢丢
前端服务 的 service.yml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spec:
externalTrafficPolicy: 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