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从变量定义处开始直到程序结束,而对于编写有多个返回值的C语言函数,我们可以考虑把要返回的多个值定义成全局变量。当函数被调用时,全局变量被更改,我们再把更改后的全局变量值应用于主调函数中。函数被调用后被更改后的全局变量值即为函数的数个返回值
//实例:自定义一个函数,依次分别返回两个数中较大的和较小的
#include
int max = 0;
int min = 0;
void max_min(int x, int y)
{
max = x;
min = x;
max = (x > y) ? x : y;
min = (x < y) ? x : y;
}
int main()
{
int a = 0;
int b = 0;
scanf("%d %d", &a, &b);
max_min(a, b);
printf("%d %d", max, min);
return 0;
}
我们都知道,设计函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内聚低耦合,函数设计出来最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内部的程序最好与外部减少纠缠,但是这种通过全局变量来实现多个return返回值的方法就严重破坏了函数的独立性,原因很简单,你想,全局变量在整个源程序都是可以使用的,如果你在函数内部使用了这个全局变量,但是这个全局变量也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被其他代码给改掉。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整个程序代码比较少的时候可以用用,如果程序很复杂,涉及多个函数多个文件的话,还是考虑一下下面的几种方法
对于函数参数的传递,我们知道有传值和传址这两种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两个方法的差异,传值的话,函数参数是形参,形参是实参的一份临时拷贝,对形参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传址的话,我们把实参的地址传过来,函数形参可以通过这个门牌号(地址)找到实参,因此也可以通过这个地址对实参进行修改。因此我们可以在主函数定义一个数组,将需要函数返回的值以变量的形式定义在这个数组里,然后把数组地址传给函数,通过数组地址找到数组并把返回值存放到数组里,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数组里看到多个返回值了
//实例:自定义一个函数,依次分别返回两个数中较大的和较小的
//
#include
void max_min(int arr[])
{
if (arr[1] > arr[0])
{
int tmp = 0;
tmp = arr[1];
arr[1] = arr[0];
arr[0] = tmp;
}
}
int main()
{
int arr[2] = { 0 };
int i = 0;
printf("请输入你要比较的两个数:>\n");
for (i = 0; i < 2; i++)
{
scanf("%d", &arr[i]);
}
max_min(arr);
printf("较大的数是: %d\n", arr[0]);
printf("较小的数是: %d\n", arr[1]);
return 0;
}
这种方法的缺陷就是要求返回值的类型必须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可以看看第三种方法(第一个方法也可以实现多个返回值类型不一致的函数,但是就是太危险了)
我们能够知道,结构体里能够定义多种类型的数据,但是存值方法却类似数组,所以利用结构体简直就是集上面两种方法之大成(存值形式类似数组的话,也就可以传址给函数,避免出现全局变量的尴尬情况,而结构体内多种数据类型又避免了数组只能存放一种数据类型的尴尬,真的棒!!!)。。但是初学者难以理解结构体这个知识点
//实例:自定义一个函数,用户能输入学生的姓名,班级,总成绩和排名,并将这些数据返回给主函数进行调用
#include
#include
struct stu
{
char name[20];
int class;
float score;
int rank;
};
void scanf1(struct stu* ps1)
{
char name1[20] = { 0 };
int class1 = 0;
float score1 = 0.0f;
int rank1 = 0;
scanf("%s%d%f%d", name1, &class1, &score1, &rank1);
strcpy(ps1->name, name1);
ps1->class = class1;
ps1->score = score1;
ps1->rank = rank1;
}
int main()
{
struct stu s1;
scanf1(&s1);
printf("口腔医学210%d班的%s同学,你的总成绩是%f,在该专业排名第%d", s1.class, s1.name, s1.score, s1.rank);
return 0;
}
这个代码是集1.2两种方法的大成,但是这里难点特别多,比如结构体的定义,结构体的赋值,结构体的引用等等
这里是壮壮的学习之路,感谢大家的浏览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