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自律性不够?猿辅导:计划表要注意“留白”给孩子更多掌控感


    自律性不够似乎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即使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各种“计划表“都无济于事。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周歆媛认为,影响孩子自律培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压力和掌控。因此,猿辅导建议家长们可以尝试用“记录表”代替“计划表”,孩子对事情的掌控感越强,自律性也会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猿辅导发现许多家长都希望能够通过计划表让孩子的执行力和自觉性更强,但有时候家长会面临一个问题:越是希望孩子在某方面形成自律,反而越需要推着他走。那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首先,在制作计划表时,孩子同意很重要。猿辅导建议家长要做一些孩子能做到的、趣味性的、有调动作用的计划。有家长问,那是不是就不给孩子压力比较好?也不是,在关于压力的经典曲线中可以看出,压力值适中时,学习水平是最高的。

     

    (压力水平和学习水平关联曲线图)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如果有的孩子已经做得很崩溃了,看到这份计划就很难受,那这时候就要调整了,猿辅导建议家长可以考虑减项或者给孩子划定一个大的学习框架就行。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可以接受,有的孩子韧性强,就像皮筋一样,有长有短,家长要观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压力,如果完全没有压力没有挑战性也是不行的。短时间的压力可以增强韧性,但长时间的压力会造成毒性压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点很重要,一是给予支持;二是有恢复时间。有压力没关系,每个人都有抗压能力,重要的是留白,需要有空隙和恢复时间,让孩子可以缓过来。同时家长要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理解。

    当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无论是孩子自己计划的还是家长计划的,在执行的当下,孩子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这时候掌控感就少了,而记录能带来成就感,家长让孩子每天记录下自己做的事,一定是很多的,很少有孩子一天只做一两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成就感,也能更多掌控自我。

    同时,记录也给孩子提供了反思的机会,从记录中看出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哪个方面花的时间多,哪些部分可以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有更多进步的可能。因为孩子自己记录下来了才能发现自己问题出在哪了,不能总是由家长帮他发现。所以,猿辅导也更推荐家长把“计划表”改成“记录表”。

    猿辅导认为,计划从记录开始,记录表是孩子成就感的开始,能够帮助孩子有更多反思,家长也能从中看出孩子的困难在哪里。等孩子长大一点,让他们多一点掌控,就可以慢慢形成适合自己的计划。

  • 相关阅读:
    【MySQL】索引
    从网页的canvas上保存渲染的图片
    推荐系统_各种方法的损失计算过程
    redis:内存穿透、内存击穿、内存雪崩以及各数据类型应用场景
    佳期投资专场——第321场LeetCode周赛题解
    【mmaction2 入门教程 04】训练 AVA 数据集中的自定义类别
    Unity中AssetBundle的变体(Varient)使用教程
    Power BI 矩阵总计放表第一列
    angular ag-grid api
    力扣刷题day46|1143最长公共子序列、1035不相交的线、53最大子序和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sendnews/article/details/12624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