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创建完Linux系统并登陆之后,会自动登陆到用户的家目录中。而root用户则登陆在根目录下的root目录中。
查看root目录中文件,可以看到有三个文件anaconda-ks.cfg、install.log、install.log.syslog。
安装完Linux系统生成的这三个文件都是日志文件,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文件。
/root/install.log:存储了安装在系统中的软件包及其版本信息。
执行命令[root@192 ~]# cat -n install.log
一行就是一个软件包,一共有704行,就证明系统中安装了704个软件包。
/root/install.log.syslog:存储了安装过程中留下的事件日志的数据,比如添加了哪些用户,添加了哪些用户组等。
执行命令查看日志:[root@192 ~]# cat install.log.syslog
/root/anaconda-ks.cfg:以Kickstart配置文件的格式记录安装过程中设置的选项信息
这个日志文件的作用,是用来做服务器批量安装的(以后说)。每一个单独安装的Linux系统都会生成这个日志文件。如果每个系统都单独安装,那这个文件就是个日志文件。如果批量安装Linux系统,这就是一个批量安装的模板。
1、磁盘分区定义
磁盘分区是使用分区编辑器(partition edlitor)在磁盘上划分几个逻辑部分。碟片一旦划分成数个分区(Partition),不同类的目录与文件可以存储进不同的分区。
是不是看不太明白,其实就是把一块大硬盘,按照你的需求,把它分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小硬盘,这个过程就是分区。(并没有把硬盘掰成几瓣,所以不是物理上的分区)。为了存储和读取数据的方便。
2、两种分区表形式
注意:这个分区表格式,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都是一样的。因为分区在操作系统的底层,先要进行分区,在分区之上在安装操作系统。
关于MBR分区表说明:
是每块硬盘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如果你电脑里有两块硬盘,最多就支持8个主分区。
3、MBR分区类型
扩展分区的作用是突破只有4个主分区的限制。
并不是非要分配三个主分区之后才能分扩展分区,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分区是主分区。
有了分区之后,还不能直接在分区里写数据,因为要需要进行一步格式化。
1、格式化定义
格式化又称逻辑格式化,它是指根据用户选定的文件系统(如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在磁盘的特定区域写入特定数据,在分区中划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录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盘空间。
说明:
格式化的目的不是为了清空数据,格式化的目的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windows系统中常用的文件系统为FAT16、FAT32、NTFS。
linux系统中常用的文件系统为EXT2、EXT3、EXT4。在Red Hat 7中使用的是XFS,Red Hat 6中用的是EXT4。
文件系统之间具体的区别,不用过细的了解,你要知道的是越先进的文件系统,支持越大的分区,支持越大的单个文件,读写速度越快,越安全。
以后会详解介绍格式化的具体原理。
那么在这里我也精心准备了上述大纲的详细资料在下方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