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数据恢复方法个人总结


    一、前言

    mysql具有binlog功能,可以记录对表进行过的操作、执行过的sql语句;

    以下主要是总结下binlog的开启方法、使用方法等

    如果误删数据库表中的某些数据、或者误删整个表、误修改表结构等,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进行恢复。

    二、步骤

    1.如果想使用MySql数据恢复功能,首先需要修改Mysql配置文件,开启binlog功能。(有些版本binlog默认是不开启的,因此需要手动修改配置文件开启)

    (1)windows环境
    配置文件名称为my.ini,可以安装软件everything搜索这个文件。路径样例如下:

    C:ProgramDataMySQLMySQL Server 5.7my.ini
    
    • 1

    (2)linux环境
    配置文件名称为my.cnf,可以使用find命令搜索文件所在位置:

    sudo find / -name my.cnf
    
    • 1

    位置样例如下:

    /etc/my.cnf
    
    • 1

    2.找到配置文件后(my.ini/my.cnf),新增以下配置即可(当然先看看配置文件是否已配置了这行,不要重复了):

    log-bin=mysqlbinlog
    binlog-format=ROW
    
    • 1
    • 2

    或者也可以指定binlog的位置(下方是linux下的路径):

    log-bin=/data/mysql/log/mysqlbinlog
    binlog-format=ROW
    
    • 1
    • 2

    注意,指定binlog在某个文件夹下时,必须自己创建文件夹,否则重启mysql会报错。

    3.配置完成后,重启mysql。

    4.现在,对mysql的数据库、表、数据等操作、执行增删改sql,都会记录到binlog中。(搜索mysqlbinlog就可以找到这个日志文件)

    5.进行测试,新建一个表binlog_test,列随意,然后写几行数据,然后清空表数据。(准备使用binlog还原数据)

    6.查看binlog的命令如下: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只查看第一个binlog文件的内容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mysqlbinlog.000002';#查看指定binlog文件的内容
    mysql> show binary logs;  #获取binlog文件列表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当前正在写入的binlog文件
    
    • 1
    • 2
    • 3
    • 4

    7.首先看当前使用的是哪个binlog:

    show master status;
    
    • 1

    本人执行后,发现当前使用的binlog是:mysqlbinlog.000004

    8.然后查看这个binlog的内容:

     show binlog events in 'mysqlbinlog.000004';
    
    • 1

    执行后,可以从查询结果的Info列中,找到刚才创建binlog_test表的sql(对应的Event_typeQuery);

    可以看到刚才清空表数据的记录行,Event_typeDelete_rows

    在上一些,可以看到创建表后、新增数据的Event_typeWrite_rows

    9.分析这个binlog,我们的目标是还原刚才被删除的数据,因此找到create table语句后的第一个Event_typeQuery的行,它的Pos460
    再找到Event_typeDelete_rows上面最接近的、Info中是COMMIT的行,它的Event_typeXidEnd_log_pos1199

    (每一行的End_log_pos对应下一行的Pos)

    10.现在找到了一个范围,从4601199之间的执行日志,就是给表binlog_test增加数据的日志,因此只要重复执行这之间的操作,就可以还原数据了。

    11-1.windows下,找到mysqlbinlog.exe的位置;
    linux下,找到mysqlbinlog的位置(这个是mysql的bin目录下的一个可执行文件);
    然后执行以下命令,即可还原数据

    mysqlbinlog --no-defaults --start-position=460 --stop-position=1199 "C:ProgramDataMySQLMySQL Sever 5.7Datamysqlbinlog.000004" -d test | mysql -uroot -proot test
    
    • 1

    其中,指定了开始位置为460,结束位置为1199,命令执行后就会读取日志中指定范围内的命令并重新执行。
    其它命令的含义为:

    "-d test"的意思是,指定数据库为test(binlog_test表在test数据库中)
    "|"是管道符
    "mysql -uroot -proot test"是mysql的账号密码、登陆目标数据库
    "-uroot":账号是root
    "-proot":密码是root
    "test":数据库是test 
    
    • 1
    • 2
    • 3
    • 4
    • 5
    • 6

    11-2.也可以把binlog日志中,指定范围内的日志导出,然后自己执行source命令还原数据,如下:

    mysqlbinlog "C:ProgramDataMySQLMySQL Sever 5.7Datamysqlbinlog.000004" -d test  --skip-gtids  --start-position=460 --stop-position=1199 > test.sql
    
    • 1

    执行这个命令后,指定范围内的日志被导出到test.sql中;
    然后登陆mysql,执行命令:

    mysql> use test; 
    mysql> source test.sql;
    
    • 1
    • 2

    这样就可以还原数据了。

    三、其它笔记

    1.如果使用truncate删除表的数据,binlog中也会新增几行记录,记录truncate操作,样例如下:

    mysqlbinlog.000004 | 3122 | Query | 1 | 3211 | use 'test'; TRUNCATE 'binlog_test'
    
    • 1

    如果想恢复数据,就需要找到最开始插入数据的Pos、到truncate之前的End_log_pos,然后重新执行这期间的命令。

    2.增删改操作会记录到binlog中,慢查询sql也可以记录到慢查询log中,不过也需要自己修改配置文件开启慢查询日志。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师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直到现在。深知大多数初中级java工程师,想要升技能,往往是需要自己摸索成长或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近万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率很低又漫长,而且容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止不前。因此我收集了一份《java开发全套学习资料》送给大家,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到想自学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添加下方名片,即可获取全套学习资料哦

  • 相关阅读:
    牛客网基础知识强化巩固-周结03
    现在的AI大模型,业已进入到泛滥成灾的发展阶段
    Vue源码学习(六)- 实例方法
    客观看待mybatis 中使用 where 1=1
    学习笔记7--系统功能与信息安全概述
    SpringBoot JavaBean对象拷贝 orika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搭建自己的MQTT服务器,实现设备上云(Ubuntu+EMQX)
    Spring源码下载步骤
    昔日的资本宠儿为何沦落成“欠薪”的主角?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drhrht/article/details/12607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