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函数的方法通过冒泡法实现对一个数组(乱序)到有序排序(由大到小排序)
对于初步接触冒泡排序的小白来说,冒泡排序是一个未知的概念!
什么是冒泡排序??笔者:下面引用百度百科的搜索结果,仅供大家参考!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顾名思义:简短来说:冒泡排序就是对相邻的两个元素按照顺序(比较大小,看个人意愿),一直行排序,直到按照某一顺序排列(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直至排序完成!
下面请看:实现对一个乱序数组的由大到小排序的过程!
这个是冒泡排序的第一趟,一共执行数组的大小减1趟
在这里面,(实现对乱序数组的由大到小排序)不懂得可以看着此图,结合定义来进行思考!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然后再结合笔者代码进行.......
已经到此地步,我想,读者应该对于冒泡排序有了大致的理解与认识!
下面请看笔者所写的:
用函数的方法通过冒泡法实现对一个数组(乱序)到有序排序(由大到小排序)的代码
//实现一个对整形数组的冒泡排序
//由大到小排序
- //实现一个对整形数组的冒泡排序
- //由大到小排序
- #include
- void maopao(int arr[], int sz)
- {
- int i = 0;
- int j = 0;
-
- ///确定冒泡排序趟数
- for(i=0;i<=sz-1;i++)
- { /*每一趟的冒泡排序进行几次(总趟数(次数)去掉沉底的)*/
- //int j = 0;
- for (j = 0; j < sz - 1 - i; j++)
- {
- if (arr[j] < arr[j + 1])
- {
- int tmp = arr[j];
- arr[j] = arr[j + 1];
- arr[j + 1] = tmp;
- }
-
- }
-
- }
- }
- int main()
- {
- int i = 0;
- int arr[10] = { 1,5,6,4,8,2,10,9,3,7 };
- int sz = 0;
- sz=sizeof(arr) / sizeof(arr[0]);
- //printf("sz=%d\n", sz); //计算得出sz=10
- for (i = 0; i < 10; i++)
- {
- printf(" % d ", arr[i]);
- }
- printf("\n");
- maopao(arr, sz);
-
- for (i = 0; i < 10; i++)
- {
- printf(" %d ", arr[i]);
- }
- }
在这个代码里面,一开始笔者将sz=sizeof(arr) / sizeof(arr[0]);放在了函数体部分来进行就值,但是完成整体代码调试之后发现,sz的值为1,但是通过计算可以得出sz的值为10,但是这又是为什么呢??
具体思考一会,笔者发现sz的值只能通过实参来传给形参,不能在函数体部分来求!
原因是:数组传参:是将数组的首元素地址通过实参传给形参,然后形参接收首元素地址(仅占四个字节,32个比特位)然后数组的第一个原始arr[0]也是四个字节(32个比特位),因此结果是1;所以出现了错误!
故,sz只能在main函数里面来求,通过实参来传给函数体部分!
- for(i=0;i<=sz-1;i++)
- { /*每一趟的冒泡排序进行几次(总趟数(次数)去掉沉底的)*/
- //int j = 0;
- for (j = 0; j < sz - 1 - i; j++)
- {
- if (arr[j] < arr[j + 1])
- {
- int tmp = arr[j];
- arr[j] = arr[j + 1];
- arr[j + 1] = tmp;
- }
-
- }
-
- }
在这个代码块中,需要着重注意一下,确定冒泡排序的趟数,及其每一趟,需要排序的次数(没执行一趟冒泡排序,需要进行排序的次数都在改变,细心的不难发现规律)!!
代码的运行结果请看:
到此为止,笔者想要表达的已经全部表达出来,对于没有提及的部分,请大家及时联系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