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 戴志康 整理 | 小雨青年
出品 | CSDN云原生
2022年6月28日,在CSDN云原生系列在线峰会第11期“低代码峰会”上,伙伴云CEO戴志康从低代码与研发、IT人员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使用低代码提升研发和IT效能。
代码少就是低代码吗?
当然不是,低代码归根结底要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
在国外,企业通过采购低代码服务解决了程序员的生产力问题。与国外零代码厂商不同的是,中国的低代码厂商承担着双重使命:一方面作为企业数字化的第一步,构建企业数字化系统;另一方面又要承担先进企业或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力提升的工作。
有人说低代码会取代程序员,我认为低代码的本质是在编程语言之上构建出新的平台,这种做法在国外被称为PaaS。
PaaS实际上能够帮助程序员避免大量繁琐的CRUD工作,使其变得更幸福。程序员应该去做更有创造力的事情,而低代码首先赋能的就是程序员。
低代码存在的意义首先在于服务于研发团队和IT人员,其次是与程序员、计算机生态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最终实现提升研发和IT的效能,可以分为三部分:
内部赋能,帮助产业内部更高效地研发;
外部赋能,帮助IT更好地与业务部门协作;
更多的空间,Serverless和低代码给更多场景带来想象力。
产研团队作为矩阵型团队,在开发迭代、排期上线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如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