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带你深入浅出C语言动态内存分配


    目录

    前言

    ⭐1. 内存分区(粗略)

    ⭐2. 为什么存在动态内存分配

    ⭐3. 动态内存函数

    ⭐3.1 关于malloc和free

    ⭐3.1.1 malloc()

    ⭐3.1.2 free()

    ⭐3.1.3 使用示例

    ⭐3.1.4 可能问题

    ⭐3.2 关于calloc()

    ⭐3.3 关于realloc()

    ⭐3.3.1 函数介绍 

    ⭐3.3.2 内存不够要扩大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3.3.3  使用示例

    ⭐3.3.4 内存太大要缩小时

    ⭐4. 常见动态内存错误

    ⭐4.1 对NULL指针的解引用操作

    ⭐4.1.1 示例 

    ⭐4.1.2 修正

    ⭐4.2 对动态开辟空间的越界访问

    ⭐4.3 对非动态开辟内存使用free释放

    ⭐4.4 使用free释放一块动态开辟内存的一部分

    ⭐4.5 对同一块动态内存多次释放

    ⭐修正

    ⭐4.6 动态开辟内存忘记释放(内存泄漏)

    ⭐4.6.1 例1

    ⭐4.6.2 例2

    ⭐5. 几个经典的笔试题

    ⭐5.1 题目一

    ⭐5.1.1 主要问题

    ⭐5.1.2 修正

    ⭐5.2 题目二

    ⭐5.2.1 主要问题

    ⭐5.3 题目三

          ⭐  5.3.1 主要问题

    ⭐5.4 题目四

    ⭐6. C/C++程序的内存开辟

    ⭐7. 柔性数组

    ⭐7.1 柔性数组是什么 

    ⭐7.2 柔性数组的特点

    ⭐7.3 如何使用柔性数组

    ⭐7.4 柔性数组的柔性体现在哪

    ⭐7.5 柔性数组的优势

    ⭐敬请期待更好的作品吧~


    前言

            本文分享一波C语言中动态内存相关知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纰漏,读者各取所需即可。

    给你点赞,加油加油!

    1. 内存分区(粗略)

    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动态内存开辟是在堆区申请的。

    2. 为什么存在动态内存分配

            在学到这一部分之前,我们掌握的内存开辟方式可能是这样:

    1. int i;//在栈空间上自动开辟4byte
    2. char arr[100];//在栈空间上开辟100byte

            int i 根据数据类型自动分配内存,char arr[100]则为显式指定分配内存,char占1byte,根据用户设定为100个元素而分配100byte。

            上述开辟空间方式有两个特点

            1.空间开辟大小是固定的。

            2.数组在声明时,必须指定数组长度,而它所需要的内存在编译时分配。

            但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空间大小事先无法准确判断,得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能知道,那么上述开辟内存的方式就不能满足需求了。

            这个时候就只能试试动态内存开辟了。

    3. 动态内存函数

    3.1 关于malloc和free

    所在头文件:

    1. void*malloc(size_t size);//参数为申请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参数为20则申请20byte
    2. void free(void*ptr);//参数为指针,用来释放回收动态内存

    3.1.1 malloc()

    void* malloc (size_t size);

            该函数向内存申请一块连续可用的内存空间,并返回这块空间的指针。

            如果开辟成功,返回一个指向对应空间的void*指针,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返回值的类型是 void* ,所以malloc函数并不知道开辟空间的类型,具体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自己来决定。

            如果开辟不成功,则返回一个NULL指针,因此malloc返回值必须检查

            如果参数为0,则malloc的行为是标准未定义的,得取决于编译器。

            开辟的内存如果未初始化的话为垃圾值

    3.1.2 free()

    void free (void* ptr);

            free函数用来释放动态开辟的内存(回收内存)。

            free()根据参数指针找到对应动态开辟的内存,回收空间,其实回收的是权限,指针的内容不变,指针仍可以指向那段内存,也就是指针没有真正地被清除,需要手动把指针置为NULL。      

            如果参数指针指向的空间不是动态开辟的,那么free()的行为就是未定义的。

            如果参数指针是NULL指针,则函数什么也不做

            要注意:当程序退出时,系统会自动回收动态内存。

    3.1.3 使用示例

    1. int main()
    2. {
    3.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一般都用sizeof
    4. //返回值检查
    5. if(p == NULL)
    6. {
    7. perror("Error"); // void perror(const char *str)把一个描述性错误消息输出到标准错误, 首先输出字符串 str,后跟一个冒号,然后是一个空格。所在头文件
    8. return 1; //返回0代表返回正常,返回1就不正常(针对main函数)
    9. }
    10. int i = 0;
    11. for(i = 0; i < 10; i++)//使用动态内存
    12. {
    13. p[i] = i + 1;
    14. }
    15. //回收内存
    16. free(p);
    17. p = NULL;
    18. return 0;
    19. }

            返回值检查还可以用strerror()函数搭配errno,如果不是main函数的话可以直接用return;结束函数调用。

            或者if(p != NULL)然后在块中使用空间,反正p要是为NULL的话就不作为。

    3.1.4 可能问题

    内存泄露:动态开辟了内存但没有及时释放,也就是申请了内存既不用又不释放。

    内存丢失:动态开辟空间的指针在动态内存尚未释放时改变了值,比如:

    1. int a;
    2. int *arr = (int *)malloc(10*sizeof(int));
    3. int *p = &a;
    4. arr = p;

            把p的值赋给arr,导致原先动态开辟的内存的地址丢失,则再也无法找到那块动态内存,也就无法释放内存,使得内存丢失。

    3.2 关于calloc()

    所在头文件:

    void*calloc(size_t num, size_t size);//参数一个是元素个数,另一个是元素所占字节大小

           函数的功能是为 num 个大小为 size 的元素开辟一块空间,并且把空间的每个字节初始化为0。
            类同malloc(),不同点有:

            与函数 malloc 的区别在于 calloc 会在返回地址之前把申请的空间的每个字节初始化为全0。

            参数不同。

    3.3 关于realloc()

    3.3.1 函数介绍 

            有时我们会发现之前申请的空间太小或太大了不合理,这时我们可以使用realloc()对动态开票内存大小做灵活的调整。

    所在头文件:

    void*realloc(void*ptr, size_t size);//ptr时要调整的内存地址,size是调整之后新的内存大小

            返回值为调整之后的内存起始位置

    3.3.2 内存不够要扩大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拓展型:动态开辟的空间后面有足够的空间,则直接将原空间向后拓展,返回地址与原地址相同。

            寻新型:动态开辟的空间后面空间不够,则在堆区另外寻找一块合适大小的连续空间开辟内存,将原空间内的数据拷贝到新空间去,并释放回收原空间内存,返回新空间的地址。

            NULL型:即无法直接拓展,也找不到合适空间,这时返回NULL指针。

    注意:因为有可能返回NULL,所以不要拿原指针来接受realloc()返回值否则可能使得内存丢失!

    3.3.3  使用示例

    1. //malloc()开辟动态内存
    2.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一般都用sizeof
    3. //返回值检查
    4. if(p == NULL)
    5. {
    6. perror("Error"); // void perror(const char *str)把一个描述性错误消息输出到标准错误,首先输出字符串 str,后跟一个冒号,然后是一个空格。所在头文件
    7. return 1;
    8. }
    9. //使用开辟的内存
    10. int i = 0;
    11. for(i = 0; i < 10; i++)
    12. {
    13. p[i] = i + 1;
    14. }
    15. //realloc()拓展内存
    16. int *ptr = (int*)realloc(p, 20*sizeof(int));
    17. //返回值检查
    18. if(ptr == NULL)
    19. {
    20. perror("Error");  void perror(const char *str)把一个描述性错误消息输出到标准错误,首先输出字符串 str,后跟一个冒号,然后是一个空格。所在头文件
    21. return 0;
    22. }
    23. p = ptr;
    24. //回收内存
    25. free(p);
    26. p = NULL;

    3.3.4 内存太大要缩小时

            在原开辟动态内存空间处从后向前释放内存直至满足内存大小要求。

    某些时候,realloc()还可以当成malloc()使用:

    int*p = (int*)realloc(NULL, 10*sizeof(int));

    4. 常见动态内存错误

    4.1 NULL指针的解引用操作

    4.1.1 示例 

    1. int main()
    2. {
    3. int *p = (int *)malloc(40);
    4. *p = 20;//如果p的值是NULL,就会有问题
    5. free(p);
    6. p = NULL;
    7. }

    4.1.2 修正

    1. int main()
    2. {
    3. int *p = (int *)malloc(40);
    4. if(p == NULL)
    5. {
    6. printf("%s\n", strerror(errno));
    7. return 1;
    8. }
    9. *p = 20;
    10. free(p);
    11. p = NULL;
    12. return 0;
    13. }

    4.2 对动态开辟空间的越界访问

    1. int main()
    2. {
    3. int i = 0;
    4. int *p = (int *)malloc(10*sizeof(int));
    5. if(NULL == p)
    6. {
    7. return 1;
    8. }
    9. for(i=0; i<=10; i++)
    10. {
    11. *(p+i) = i;//当i是10的时候越界访问
    12. }
    13. free(p);
    14. p = NULL;
    15. }

    4.3 对非动态开辟内存使用free释放

    1. int main()
    2. {
    3. int a = 10;
    4. int *p = &a;
    5. free(p);//ok?
    6. }

            不行,这里的p指针是在函数内创建的临时变量,是在栈区上开辟内存的,不是在堆区动态开辟的,就不能使用free()释放。

    4.4 使用free释放一块动态开辟内存的一部分

    1. int main()
    2. {
    3. int *p = (int *)malloc(100);
    4. if(NULL == p)
    5. {
    6. return 1;
    7. }
    8. int i = 0;
    9. for(i = 0; i < 10; i++)
    10. {
    11. *p = i;
    12. p++;
    13. }
    14. free(p);//p不再指向动态内存的起始位置
    15. p = NULL;
    16. }

            此时指针不再指向动态开辟的内存的起始位置,若要释放会出错。

    4.5 对同一块动态内存多次释放

    1. void test()
    2. {
    3. int *p = (int *)malloc(100);
    4. free(p);
    5. free(p);//重复释放
    6. }

            free()是C语言中释放内存的主流函数。他的实质是修改一块内存的标记为"空闲“,仅此而已。既不会清零内存也不会对内存链表做修改,仅仅是修改标记。

            如果申请一块内存,释放2次,那么就会导致这块内存的”空闲“标志累加。如果再次申请内存的话,虽然得到一个内存,但是这块内存原生就是“空闲”的,也就是操作系统给你的时候就是未加保护的了,就有可能发生内存踩踏事件。

    修正

    1. void test()
    2. {
    3. int *p = (int *)malloc(100);
    4. free(p);
    5. p = NULL;
    6. free(p);//即使再次释放也不会发生什么
    7. }

            所以呢,释放后将指针置为NULL是个好习惯,实际上free释放后原指针就是一个野指针,就像一条野狗,逮人就咬危险的很,对付它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拴起来——也就是指针置为NULL。

    4.6 动态开辟内存忘记释放(内存泄漏)

    4.6.1 例1

    1. void test()
    2. {
    3. int *p = (int *)malloc(100);
    4. if(NULL != p)
    5. {
    6. *p = 20;
    7. }
    8. }
    9. int main()
    10. {
    11. test();
    12. return 0;
    13. }

             虽然说p变量会随着函数test的栈帧销毁而销毁,但是动态开辟的内存并没有被释放,同时也无法再释放了,因为找不到了,原来指向那块内存的指针被销毁了,就丢失了它的地址,所以无法释放。

    4.6.2 例2

    1. void test()
    2. {
    3. int *p = (int *)malloc(100);
    4. if(NULL == p)
    5. {
    6. return;
    7. }
    8. int flag = 0;
    9. scanf("%d", &flag);
    10. if(5 == flag)
    11. return;
    12. free(p);
    13. p = NULL;
    14. }
    15. int main()
    16. {
    17. test();
    18. return 0;
    19. }

            万一输入的是5就会跳过释放,就会造成内存泄漏。

            忘记释放不再使用的动态开辟的空间会造成内存泄漏。

            切记:动态开辟的空间一定要释放,并且正确释放。

    5. 几个经典的笔试题

    5.1 题目一

    1. void GetMemory(char *p)
    2. {
    3. p = (char *)malloc(100);
    4. }
    5. int main()
    6. {
    7. char *str = NULL;
    8. GetMemory(str);
    9. strcpy(str, "hello world");
    10. printf(str);
    11. return 0;
    12. }

            请问运行Test 函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程序能运行,但是打印失败。

    5.1.1 主要问题

    内存泄露

            动态内存开辟了一块空间,把地址交给了p指针,但是p指针是在GetMemory函数中创建的,随着函数栈帧的销毁而销毁,在函数中没有及时释放动态内存,等到该函数调用完以后就再也无法释放了,因为指针已经被销毁,找不到那块内存了,造成了内存泄漏。

    传值调用,实参没有改变

            看得出来,代码在设计的时候意图用str接收开辟的动态内存块的地址,但是函数传参传的是指针的值,在调用的函数中修改的是另一个新建的指针了,若要修改str的话传参得传地址也就是一个二级指针char**类型的。

    访问了零地址

            既然str没有被修改到,那么其内容仍是初始值NULL,把它传入函数strcpy中会出错,因为零地址不能被我们访问使用。

    5.1.2 修正

    1. void GetMemory(char **p)
    2. {
    3. *p = (char *)malloc(100);
    4. }
    5. int main()
    6. {
    7. char *str = NULL;
    8. GetMemory(str);
    9. strcpy(str, "hello world");
    10. printf(str);
    11. free(str);
    12. str = NULL;
    13. return 0;
    14. }

    5.2 题目二

    1. char *GetMemory(void)
    2. {
    3. char p[] = "hello world";
    4. return p;
    5. }
    6. int main()
    7. {
    8. char *str = NULL;
    9. str = GetMemory();
    10. printf(str);
    11. }

            请问运行Test 函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5.2.1 主要问题

            临时变量p数组随函数栈帧的销毁而销毁,所以在调用完GetMemory函数后p数组被销毁,而该数组的地址作为返回值传给了str指针(原来被销毁的数组的内容此时还没变,所谓的销毁只是回收权限,内容是否改变不一定,得看后续是否会占用这块内存以覆盖其内容),再调用printf()函数,就占用了原来开辟给GetMemory函数的空间,所以此时要通过str找到之前的数组并打印的话打印结果就会改变,因为放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5.3 题目三

    1. void GetMemory(char **p, int num)
    2. {
    3. *p = (char *)malloc(num);
    4. }
    5. void Test(void)
    6. {
    7. char *str = NULL;
    8. GetMemory(&str, 100);
    9. strcpy(str, "hello");
    10. printf(str);
    11. }

            请问运行Test 函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5.3.1 主要问题

            内存泄漏

            没有及时释放动态开辟的内存,其他方面倒没有问题。

    5.4 题目四

    1. void Test(void)
    2. {
    3. char *str = (char *) malloc(100);
    4. strcpy(str, "hello");
    5. free(str);
    6. if(str != NULL)
    7. {
    8. strcpy(str, "world");
    9. printf(str);
    10. }
    11. }

            请问运行Test 函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free释放后之前开辟的动态内存块被回收,此时已经没有访问权限,但是str指针的内容没有改变,被回收的内存块的内容也没有改变,strcpy把字符串"world"拷贝到了str所指向空间,造成非法访问。

            所以要在释放内存后将指针置为NULL。

    6. C/C++程序的内存开辟

    C/C++程序内存分配的几个区域(粗略了解):

    1. 栈区(stack):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栈区主要存放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函数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

    2. 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3. 数据段(静态区)(static)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 代码段:存放函数体(类成员函数和全局函数)的二进制代码。

    7. 柔性数组

    7.1 柔性数组是什么 

            也许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柔性数组(flexible array这个概念,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

            C99 中,结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允许是未知大小的数组,这就叫做『柔性数组』成员。

    例如:

    1. typedef struct st_type
    2. {
    3. int i;
    4.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5. }type_a;

    有些编译器会报错无法编译可以改成:

    1. typedef struct st_type
    2. {
    3. int i;
    4. int a[];//柔性数组成员
    5. }type_a;

    7.2 柔性数组的特点

            结构中的柔性数组成员前面必须至少有一个其他成员,也就是说,柔性数组成员总是结构中最后一个成员。

            sizeof 返回的这种结构大小不包括柔性数组的内存。

            包含柔性数组成员的结构用malloc ()函数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并且分配的内存应该大于结构的大小,以适应柔性数组的预期大小。

    例如:

    1. typedef struct st_type
    2. {
    3. int i;
    4.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5. }type_a;
    6. printf("%d\n", sizeof(type_a));//输出的是4

    7.3 如何使用柔性数组

    例子:

    1. typedef struct st_type
    2. {
    3. int i;
    4.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5. }type_a;
    6. int main()
    7. {
    8. int i = 0;
    9. type_a *p = (type_a*)malloc(sizeof(type_a)+100*sizeof(int));
    10. if(NULL == p)
    11. {
    12. return 1;
    13. }
    14. //业务处理
    15. p->i = 100;
    16. for(i=0; i<100; i++)
    17. {
    18. p->a[i] = i;
    19. }
    20. free(p);
    21. p = NULL;
    22. return 0;
    23. }

            这样一来,柔性数组成员a相当于获得了100个整型元素的连续空间。

    7.4 柔性数组的柔性体现在哪

            还记得动态内存函数中有一个realloc可以调整动态开辟的内存吗?对于动态内存的调整都是从“尾巴”处开始的,因为把柔性数组作为结构体最后一个成员,那么在调整动态内存大小时,就相当于调整柔性数组的大小。

    例如:

    1. typedef struct st_type
    2. {
    3. int i;
    4.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5. }type_a;
    6. int main()
    7. {
    8. int i = 0;
    9. type_a *p = (type_a*)malloc(sizeof(type_a)+100*sizeof(int));
    10. if(NULL == p)
    11. {
    12. return 1;
    13. }
    14. type_a *ptr = (type_a)*realloc(sizeof(type_a)+80*sizeof(int));
    15. if(NULL != ptr)
    16. {
    17. p = ptr;
    18. ptr = NULL;
    19. }
    20. free(p);
    21. p = NULL;
    22. return 0;
    23. }

    7.5 柔性数组的优势

            有人可能会想到:结构体最后一个成员不用柔性数组,而是用一个指针存放动态开辟内存的地址,这样行不行呢?

    试试看:

    1. typedef struct st_type
    2. {
    3. int i;
    4. int *p_a;
    5. }type_a;
    6. int main()
    7. {
    8. type_a *p = (type_a *)malloc(sizeof(type_a));
    9. if(NULL == p)
    10. {
    11. return 1;
    12. }
    13. p->i = 100;
    14. p->p_a = (int *)malloc(p->i*sizeof(int));
    15. if(NULL == p->p_a)
    16. {
    17. return 1;
    18. }
    19. //业务处理
    20. for(i=0; i<100; i++)
    21. {
    22. p->p_a[i] = i;
    23. }
    24. //释放空间
    25. free(p->p_a);//要先释放指针再释放结构体
    26. p->p_a = NULL;
    27. free(p);
    28. p = NULL;
    29. return 0;
    30. }

            无论柔性数组还是指针都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但是柔性数组的实现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方便内存释放

            如果我们的代码是在一个给别人用的函数中,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内存分配,并把整个结构体返回给用户。用户调用free可以释放结构体,但是用户并不知道这个结构体内的成员也需要free,你不能指望用户来发现这个事,这样一来就容易发生内存泄漏。

            然而,如果我们把结构体的内存以及其成员要的内存一次性分配好了,并返回给用户一个结构体指针,用户做一次free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存也给释放掉。

    第二个好处是:这样有利于访问速度

            多次开辟动态内存会让内存碎片化。连续的内存有益于提高访问速度,也有益于减少内存碎片。


    敬请期待更好的作品吧~

    感谢观看,你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阁下何不成人之美,点赞收藏关注走一波~ 

  • 相关阅读:
    vue3面试题
    041:vue中 el-table每个单元格包含多个数据项处理
    WebPack 打包工具的使用
    Flink CDC 菜鸟教程 -环境篇
    数字化门店| 美甲美睫店管理系统| 小程序教程
    Java注解与反射知识梳理
    【云原生】Secret敏感信息存储
    C#操作INI文件
    20221107 今天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合规性管理如何帮助产品团队按时交付?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61561736/article/details/12441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