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分析系列之类加载
1、JVM 分析系列之类加载 2、JVM 分析系列之内存结构(待写)
前言
JVM内部架构包含类加载器、内存区域、执行引擎等。日常开发中,我们编写的java文件被编译成class文件后,jvm会进行加载并运行使用类。本次仅对JVM加载部分进行分析,了解并掌握加载机制。
一、类加载是什么?
类加载是一种过程,是将class文件加载到jvm内存的过程。当代码逻辑中需要引用类时,通过类加载器加载引用类对象并存放堆中,以供代码调用。
二、类加载过程
注:类加载过程包含 加载、链接(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
1.加载
加载:将类的class字节码文件读到内存,将其存放到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然后在堆区生成class对象,封装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方法区-》数据结构,堆区-》class对象) 过程:java文件-》通过java c编译成字节码.class文件-》引导类加载器(装载核心类库)-》扩展类加载器(将指定目录jar包装载至工作库)-》系统类加载器(将指定目录的类和jar包装载至工作库,常用)-》自定义类加载器(实现加载指定类或自定义加密等操作) 缓存:类加载到jvm后,会缓存一段时间(不管是否被引用),待jvm执行垃圾回收时才会回收未使用的缓存类,释放空间。 类加载器: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由C/C++实现,嵌套在JVM中,java程序无法直接操作;负责加载Java核心类库($JAVA_HOME中jre/lib目录下或-Xbootclasspath参数指定的路径目录下,如java.*开头的类)的class文件。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由Java编写,由sun.misc.Launcher
E
x
t
C
l
a
s
s
L
o
a
d
e
r
实
现
。
加
载
j
a
v
a
平
台
扩
展
的
j
a
r
包
,
负
责
加
载
(
j
a
v
a
.
e
x
t
.
d
i
r
s
目
录
或
ExtClassLoader实现。加载java平台扩展的jar包,负责加载(java.ext.dirs目录或
E x t C l a s s L o a d e r 实 现 。 加 载 j a v a 平 台 扩 展 的 j a r 包 , 负 责 加 载 ( j a v a . e x t . d i r s 目 录 或 JAVA_HOME中jre/lib/ext目录,如javax.开头的类)的class文件。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由Java编写,由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实现。负责加载用户类路径(classpath)的class文件,java程序一般默认使用应用程序类加载器。 自定义类加载器:一般情况下java程序使用上面三种类加载器就满足了,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定义加载指定路径的类时,就需要继承java.lang.ClassLoader类,重写find Class或loadClass均可实现。(类隔离 实践中就采用此方案) 类加载机制
全盘负责:当加载器加载某个class时,该class所引用的其他class也一并被加载(自定义加载class除外); 缓存机制:所有加载过的class均被缓存,当程序中使用某个class时,优先从缓存区中获取,如果缓存区不存在,才会读取该class的字节码文件,加载为class对象,并存入缓存区,以便后续使用。(修改class后,需要重启jvm才会生效) 双亲委派:是一种类加载安全机制,当类加载器需要加载某个class文件时,会优先把加载委托给父类加载器处理,如果加载成功则返回,否则继续向上委托直至最顶层类加载器,当父类加载器在加载范围内均没有找到所需class文件,即表示无法完成加载,此时子加载器才会去加载。(先向上委托父类加载器处理,都失败后在自己再加载) 反向委派:主要是用于第三方包加载,第三方包的类不在jdk/lib目录,所以Bootstrap ClassLoader引导类加载器无法直接加载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服务提供者接口)的实现类,双亲委派机制中定义无法反向委托Application Classloader系统加载器加载,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ContextClassLoader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来加载第三方的类库。(*** 此处SPI接口后续文章分析 ***) 加载实现方式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ClassSegregationTest. class. getClassLoader ( ) ;
classLoader. loadClass ( "com.lgy.example.class_segregation.SegregationTestA" ) ;
Class. forName ( "com.lgy.example.class_segregation.SegregationTestA" ) ;
Class. forName ( "com.lgy.example.class_segregation.SegregationTestA" , false, classLoader) ;
2.链接
链接是将java二进制代码合并至jvm运行的过程。 链接过程可分为 验证、准备、解析 三个阶段。 验证
保证正确加载类,包括文件格式验证(Class文件格式的规范)、元数据验证(Java语言规范)、字节码验证(通过数据流和控制流分析)、符号引用验证。 准备
在方法区为静态变量(static修饰)分配内存,并设置类变量初始值(通常是数据类型默认的零值,如0,0L,null,false等)。 显示赋值是在类对象实例化时处理(即 public static int x=10,准备阶段初始值为0,在对象实例化时,才被赋值10) 解析
虚拟机中将常量池的符号引用(常量名)替换为直接引用(目标的指针地址)的过程; 符号引用的目标不一定在内存中,但常量名(或称字面量)是明确定义再jvm规范的class文件格式中。 直接引用是指向目标的指针地址、相对偏移量或间接定位到目标的句柄,是肯定在内存中。
3.初始化
执行每个类的构造方法init()的过程,init()方法是java编译器自动收集、合并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语句,完成初始化。 初始化步骤
类未被加载或链接,则程序先加载并链接该类 优先初始化直接父类,再执行子类初始化 依次执行类中的初始化语句 初始化条件(只有对类主动使用时才会初始化类)
创建类实例(new Class) 类或接口静态变量的引用或赋值 类静态方法的调用 反射加载(Class.forName(‘’)) 子类被初始化,其父类也会被初始化 jvm启动时被标记启动类的类,或直接java.exe命令运行指定类
class Parent {
public static int a = 10 ;
static {
System. out. println ( " 父类初始化 " ) ;
}
}
class Children extends Parent{
public static int a = 100 ;
static {
System. out. println ( " 子类初始化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 out. println ( Children.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System. out. println ( Children. a)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调试输出加载对象(VM options 中添加 -XX:+TraceClassLoading )
[Loaded com.lgy.example.class_segregation.Parent from file:/E:/dataway-demo/example/target/classes/] [Loaded com.lgy.example.class_segregation.Children from file:/E:/dataway-demo/example/target/classes/] 仅在首次主动使用才会被初始化。
总结
本文是针对于类隔离实现之自定义类加载器 的扩展,对于应用中类加载阶段的进一步分析。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类加载过程及涉及到的jvm中的模块,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有些细节还需要扩展,所以还尚未成功,还需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