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给定一个单链表的头结点pHead(该头节点是有值的,比如在下图,它的val是1),长度为n,反转该链表后,返回新链表的表头。
如当输入链表{1,2,3}时,
经反转后,原链表变为{3,2,1},所以对应的输出为{3,2,1}。
以上转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输入:
{1,2,3}
返回值:
{3,2,1}
思路
刚接触链表的时候,由于它是同过指针进行元素链接的,超脱了常见数组的已经排列好的索引的构想。所以理解上有一些困难。需要通过指针的思维去思考。另外困扰我的是以下通过while循环的解体思路和逻辑。附上解题方式:
个人的思考过程:
①肯定是要将每个元素的指针倒转过来指向自已前面的元素(交换两个对象的被指向关系)
②如何通过遍历把所有的对象的指向关系调整成我们需要的。
PS:我就是在这个上面卡住的,思绪比较混乱,因为一直停留在数组的已知定长的思维中。而这里确是不知道定长的。
因此我在对象链的长度和遍历步进上出了问题。知道了这个之后就可以去理解代码思路了。
(如果想知道链表的定长,那就变成了LinkedList了,LinkedList记录了内部所含的节点长度,LinkedList是双向链表哈,感兴趣的可以去翻一下源码)
1. while循环可以不用在意遍历对象的长度
2. 通过定义pre(当前对象的前一个)和cur(当前对象)来控制链的步进
3. 通过最后判断cur是否指向为空判断是否遍历完成。
这两句代码是用于改变我们上述两个对象的被指向关系,也就是逆序。
上方完成逆序了之后,我们就要对目标链进行步进了。这里的步进就可以理解为:当前对象在下一轮逆序的时候应该变成前一个,
而当前对象的下一个就应该是变成下一轮逆序的当前对象。
有点绕哈,这就是个人的思路了。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些帮助。我个人是理解这个之后,后面一些复杂的东西就有着手点去理解了。
,